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美国高官感受中国能源威胁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16:54 世界新闻报

  高官不了解中国情况  企业派专机争取订单

  张沁 程卫文

  8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2005年国家能源法》。根据这项法案,美国将对中国的能源战略需求进行调查和 评估。近来,美国媒体上“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在能源领域
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前不久,我们随一个官方能源代表团访 问了美国,通过接触各类人士,真实地感受到了美国各阶层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态度。

  官方、媒体主观臆断

  我们首先拜访的是美国能源界的官方人士。他们态度友好,但均认为

油价高涨是因为中国消耗了大量石油。

  在午餐会上,中方代表问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贵方知不知道这个事实?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第五大石 油生产国,中国94%的能源需求立足于国内供给。此外,中国每年出口9000万吨煤,供给世界需求56%的焦炭,而中 国进口的石油仅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听了这番详尽的表述,美方代表有些尴尬,只好连连说:“真是不清楚。”

  其实,不清楚的岂止是官员。国会议员虽然嚷嚷着“中国能源威胁论”,但据美方官员说:“很多国会议员也不知道 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很多人甚至没出过国,只凭主观臆测,这是民主的一大缺陷啊。”

  在政府的误导下,美国媒体对中国能源报道大多也是负面的。媒体对中国代表团非常感兴趣,几乎是走到哪儿跟到哪 儿。他们最关心的是中国的石油储备,对中海油收购一事更是刨根问底。

  面对媒体的一再追问,我们的回答是:应该看到,美国在中国参与能源和资源开发的大公司有几十个之多,在中国发 现大规模储量油田的公司也不在少数。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商务合作,没有人觉得奇怪,更不会感觉受 到威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不及世界1/25的人口消费了超过世界总消费量1/4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报界 对此却没有任何评价。在商务合作方面,中海油的收购条件远远优于雪佛龙公司,最终却被迫放弃,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公司。

  美国企业摇摆不定

  我们这次访美会晤了多家美国能源企业,其中有世界首屈一指的油气公司,也不乏与能源相关的制造企业。

  代表团事先计划和两家美国公司见面。哪知见面当天,航班被临时取消。这可急坏了美国公司。一个小时内,两家公 司派出了3架公务机,专程到芝加哥来接我们,其迫切的心情可见一斑。

  在与美国公司的会谈中,我们听不到“中国能源威胁”的论调。这些公司都希望尽快与中国合作,利用中国广大的市 场、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为公司赢得利润。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对中国能源的态度很微妙。

  一方面,为了公司的利益,他们会替中国“说话”。例如,在核电领域,在美国行政当局限制对中国出口高新技术产 品时,他们会积极做政府的工作,游说美国政府批准核电站的设计标准,批准向中国出口核电技术。在这一点上他们与美国行 政当局的看法是矛盾的。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中国在能源方面与自己竞争,从而失去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垄断地位。在这 一点上他们与政府的态度高度一致。

  所以,政府有时是公司利益的代言人,有时又成为其与中国合作的阻碍。他们对“中国能源威胁论”的态度是迷惘的 ,对中国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公司利益是其评价一切事务的根本出发点。

  民众我行我素

  尽管媒体到处宣扬能源市场供不应求、油价居高不下,美国各大饭店、

写字楼,甚至居家的空调仍然保持着21摄氏 度的恒温。这个夏天,中国号召节约能源,政府机关已经实行空调最低不低于26摄氏度的规定。因此,我们在美国颇不习惯 ,很多场所都让人冻得直打哆嗦。

  美国的高速公路上跑着数不清的豪华轿车、运动型多用途车(

SUV)、甚至赛车,难怪美国会成为当今世界当之无 愧的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再看看中国,在很多边远地区,还有很多人用不上电、煤气,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到 能源紧缺带来的紧迫感。

  而在美国,民众中很少有人感受得到能源短缺的威胁。尽管媒体上把“中国能源消费”这个话题炒得沸沸扬扬,然而 美国老百姓中几乎没人在意中国的能源消费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消耗着“用之不竭”的各种能源。

  软硬两手应对“能源威胁论”

  为什么美国要将矛头对准中国,认为中国构成“能源威胁”呢?

  意识形态不同、文明差异、地缘争夺态势、发展进程矛盾等因素,起着不小的作用。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调整,中国 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话语权的加大,中国的一举一动更多地受到关注,也因而成为美国的打压对象。

  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各国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势必把能源看成必争的战略物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控制了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油气资源。他们担心丧失垄断地位,不愿意看到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上与其他国家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所 以往往利用“政府干预”、“不平等竞争”等理由造势,渲染中国能源威胁。

  笔者认为,当前,美国民众中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中国构成威胁。我们应当加强与美国民间团体和民众的沟通与交流 ,争取他们的支持;对于一小撮自始至终制造反华言论的势力,我们应当予以反击;对于利益受损的垄断集团,我们和他们的 矛盾是新兴力量与既得利益者博弈过程中产生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这需要运用智慧、采取策略,以利益均衡为杠 杆,以竞争实力为后盾,创造双赢局面。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