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发现”号成功背后的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02:25 新晚报

  赵艳燕

  “‘发现’号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什么,它只证明了NASA有能力解决技术问题。但在文化方面,NASA花的时间还不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副院长、战略管理学教授吉姆·费舍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近日在加拿大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多伦多星报》上撰文,质疑NASA的“载人航天文化”。

  重拾“载人航天文化”

  他曾做出过惊人之举。2003年“哥伦比亚”号发射后,外油箱一块“公文包”大小的绝缘泡沫脱落,砸中航天飞机的左翼。NASA工程师发现后,推举罗卡向主管部门报告,要求查看损伤部位。

  罗卡发出第一封邮件,石沉大海;第二封邮件也“夭折”了,罗卡又写了第三封邮件,但因NASA规定“工程师不准发送越级邮件”而最终没有发出。

  后来,“哥伦比亚”号在返航中不幸解体。它失事的原因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NASA“载人航天文化”的彻底崩溃。文化问题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的“挑战者”号失事事件。

  当时有工程师提出,气温条件过低会影响发射,而瑟奥科尔公司高层仍向NASA做出“可以发射”的建议。最后,“挑战者”号在升空后第73秒爆炸。2003年“哥伦比亚”号惨剧表明,NASA并没有吸取“挑战者”号的教训。

  在“哥伦比亚”号失事两年半后,“发现”号重新出发,它的任务不仅是检查安全性能和从事空间站的物资运输,更重要的是背负着NASA重拾支离破碎的“载人航天文化”的使命。

  飞行项目副主任黑尔经常谈到“哥伦比亚”号的失事。他是最早接到罗卡的警告的人之一。他说:“这是我永远的耻辱,我的名字出现在调查报告的第6章。过去和现在截然不同。现在我们做事都要从事实出发,而非依靠主观判断。”

  当年的核心人物罗卡在一次采访中承认,他希望在今后的会议中工程师享有更多的话语权。

  幸运背后的隐患

  面对“发现”号的成功,各国的航天专家和管理学家们仍然提出了质疑。

  “他们并没有从根子上改变管理问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告诉记者,“首先在发射前,他们修改了安全规则。原先宇航局规定要四个传感器正常才能上天,最后规则改成只要两个传感器正常工作就行了。其次,泡沫材料的问题没有解决。NASA曾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检查泡沫材料的质量问题,可是没有具体实施,留下隐患。”

  宇航局原先确信不会有超过13.6克的碎片脱落,这次脱落的最大碎片重达408克,将近限制的30倍。

  总装备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吴国兴教授认为“发现”号这次还是很幸运的。“碎片是在航天飞机出大气层时脱落,因为当时空气比较稀薄,碎片未受到空气的反弹而砸伤航天飞机。”

  NASA的工程师中有一种无形的“传统”,为此次“发现”号的幸运背后增添了一份隐忧。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费舍尔教授揭示了工程师中一个特别的现象:“工程师的圈子非常奇怪,他们就像机器,只听主管吩咐行事。在NASA有一种传统:你可以提出问题,但若上司不听,你就得闭嘴,这种不成文规定的力量非常强大。”就像2003年NASA一位管理人员所说的,NASA的管理是“silencenotalk no reference nothing”(沉默,不说,不提,万事大吉)。

  自苏联解体后,NASA的财政支出大量缩水,国会不愿再贴钱,而是按任务拨款。一次飞行就要耗费几十亿美元,以及数以万计的人力。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利益的世界里,重拾“载人航天文化”举步维艰。但是,美国曾一度拥有良好的航天文化。

  “在早期的NASA,如‘阿波罗’登月计划,有专门研究人文科学的人,团队合作特别融洽,人们列举出很多问题一起交流。可是,随着NASA的载人上天取得大量成就,就愈加受到商业化的腐蚀,现实意义让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关系丧失了。”费舍尔教授说。

  费舍尔教授最后强调,建立载人航天文化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早期的“阿波罗”计划中,美国想赶在苏联之前把人送上月球,目的是为了美国的尊严,所以钱不是问题,也相当重视安全。而现在的目的性非常模糊。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不断地反问:“既然航天飞机很快要退休,那为什么还要千辛万苦地发射‘发现’号?他们把航天飞机发射上去,然后把垃圾拉回来。这个工作根本不值几十亿美元。空间站用来做什么?如果是为了科学研究,谁可以证明一定要放人上去?如果空间站只是为了满足知识分子对我们太阳系探索的好奇心,值得花费这么多钱吗?”

  现在,空间站的组装和维修,还远不能靠机器人来完成,所以载人上天是必要的。这种冒险是人类的探索精神的体现。历史证明,任何的新发现都无法逃避危险。庞之浩说,“但前提是,发射之前应该排除所有可预见的危险,而不应该擅自修改安全规则,任务第一。”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