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英报认为利比亚美国关系改善使美得益匪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9:53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最近3年,在利比亚对外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之后,美国同利比亚的关系出现了重大变化。

  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卢格一行19日至20日对利比亚进行了访问。美国白宫女发言人佩里诺就此对新闻界表示,这是美国为实现与利比亚外交关系正常化而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22日,美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称,美国同利比亚的关系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彼此
之间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他说,如果利比亚能够按照美国的要求继续做下去,美国将再次对利比亚的“真诚行动”给予回应。

  英国《耶路撒冷报》22日就利美关系的变化发表文章说,这些变化被认为是利比亚在30多年来所坚持的一些价值观和原则上的退让,表明利比亚已走上了美国铺设的轨道。但利比亚的这些变化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很多疑问。

  这篇题为《利比亚政治转变的原因和后果》的文章说,利比亚在“9·11”事件后宣布完全支持华盛顿的政策;在洛克比危机结束后恢复了同英法等欧洲大国的关系;2003年12月19日,卡扎菲宣布利比亚核设施准备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从而表明利比亚放弃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文章还就利比亚对美态度转变的原因和美国从中可能的得益作了评述:

  导致卡扎菲政治行为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1992年联合国安理会做出的决议,美国和国际社会对利比亚实行了封锁,导致利比亚处于政治和经济的孤立之中,对利比亚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从1991年制裁开始到1999年4月,利比亚财政损失约达330.6亿美元,货币(第纳尔)大幅贬值,社会服务水平下降,由此出现了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

  对于卡扎菲对外政策的转变,不能忽略伊拉克局势的影响,特别是在美国“先发制人”的理念出台后。这种理念意味着美国不可能坐等它的敌人对它进行军事攻击。

  卡扎菲很明白,美国很可能对利比亚动武,这种可能性一直存在,因为美国一直指责利比亚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支持恐怖活动。

  利比亚政治风向的转变将使美国得到哪些利益?

  1、进一步控制了世界产油区和产油国。毫无疑问,这将使美国获得足够的石油,而且价格低廉。这是美国在阿拉伯地区的主要目的。因此可以说,美国在利比亚的目标之一就是控制利比亚石油。据估计,利比亚石油储量约达295亿桶,利比亚是非洲第二大产油国,仅次于尼日利亚。

  2、改善美国总统在世界面前的形象,因为美国总统的信誉开始被质疑,特别是在伊拉克问题上。

  3、把人们的视线从伊拉克战争转移开。据美国统计,由于伊拉克的抵抗活动日益升级,美国部队已有1800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4、利比亚的转变是美国对付它所认定的那些邪恶国家的一个成功标志。无疑,这种成功将对美国继续实行“先发制人”原则产生实质性影响,美国总统布什已决定把这一原则作为对待那些威胁美国政策和利益的国家的一种机制或方式。

  5、如果美国与利比亚的关系发展到利比亚成为美国在北非的军事和后勤基地的地步,那么华盛顿将会利用它在利比亚的存在向埃及施加压力,因为埃及被以色列指责为领导着一个由沙特和叙利亚等国组成的、抵制以色列制定的新中东方案和计划的阿拉伯联盟。

  6、冷战结束使美国萌生了重新审视对非洲大陆政策的想法。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美国的盟友(法国、英国等)变成了它的竞争对手,因此美国的目标也变成了阻止威胁美国在各大洲利益的任何国际力量的出现,其中包括非洲。在冷战期间,促使美国重视非洲大陆的原因是美国的欧洲盟友特别是英国和法国在非洲大陆有巨大的利益,美国希望以此遏制苏联在非洲大陆的扩张。

  因此,美国和利比亚的接近也许会导致利比亚成为美国寻找新的可控制国家和地区并加强在其他地区存在的活动基地,以此作为抵制法国等一些竞争对手在非洲存在的手段。

  7、利比亚的转变将使美国进一步向埃及和叙利亚施加压力,迫使这些国家签署禁止生化武器扩散条约。该条约是在1993年1月份由164个国家签署的,其中包括以色列。没有签署该条约的阿拉伯国家有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和利比亚。

  在伊拉克被占领和利比亚投降后,现在只剩下埃及和叙利亚了。美国向埃及和叙利亚施压的目的是让这些国家缴械投降,并对它们进行遏制,以此保证该地区军事、战术和经济力量的对比继续有利于以色列。(完)(/参编)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