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我的孩子为什么而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00:14 新京报

  “我的孩子为什么而死”?这个三十多年前被用来质问约翰逊总统的话,如今经由“反战母亲”辛迪·希恩之口,再次成为家喻户晓的问题,而布什的得克萨斯之夏也注定要为回复这些问题而大费周章了。(昨日《新京报》)有着很好生活习惯的布什总统原本希望在老家的农场过上一个平静的夏天,但辛迪和她的支持者们的到来却打乱他的计划。让布什多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以往十分管用的“转移话题”、派员(包括国家安全顾问斯迪芬·哈德利这样的高官)安抚以及“媒体自然降温”的应对之策,似乎都不再起作用了,不但辛迪没
有妥协的意思,媒体也依然保持了相当的关注力度,有的甚至还辛辣地为布什“计数”———布什钓鱼时,又有82个士兵死了。

  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人,辛迪的抗议行动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确实耐人寻味。是什么使辛迪被冠以“反战母亲”的称号,使之得到全国性的响应呢?

  伊拉克的形势发展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伊拉克战争两年半后,美国极力在伊拉克推动“民主”和政治进程,这似乎已成为布什政府惟一可以让民众信服的发动战争的“理由”,但伊拉克形势的持续动荡,美军伤亡人数的不断上升,伊拉克宪法草案的“难产”,都使得辛迪的“问题”更具针对性和代表性,容易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应。

  媒体的呼应也不可小视。在布什成为强势总统之后,美国媒体就一直在寻找机会改变与白宫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而伊拉克战争显然就成为了这样一个“出口”。事实上,去年的总统选举之战就已经为媒体回归其本来面貌创造了条件,而此番辛迪对布什的挑战则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一边是布什的不断辩解和表白,一边是辛迪为代表的反战力量的质询连连,媒体也乐得在其间“穿针引线”。

  但更重要的因素是民意的变化。对于辛迪满怀辛酸的质问,一个越战时期在弗吉尼亚军校就读的军人———他的许多同学都莫名地阵亡在越南———这样“帮助”布什和切尼(也许还有沃尔福威茨)的回答辛迪,“他们不为什么而死”,如果一定要说出个政治或外交的理由的话,就是为“政权更迭而死”,或者说“为石油而死”。

  为使自己的“回答”更具说服力,这位热心读者用了洋洋万言细述了自己在越战期间从战争的支持者到反对者的心路历程,而这种心态和观念的变化,又岂止是他一个人的感受。仅仅是在一年前,辛迪在受到布什总统接见时,还认为总统先生是真心诚意想帮助伊拉克人获得自由的,使她改变的,是伊拉克土地上流血不止的呻吟声,是作为母亲对年轻的孩子们不明不白地离开人世的感伤,更是越战的惨痛记忆带给像她这样千千万万普通美国人的警醒———如果可以有选择的话,相信辛迪宁愿默默无闻地继续(阵亡了的)凯西的母亲,而不愿以这种方式轰轰烈烈地成为“反战母亲”。

  □张国庆(社科院研究员)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