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伊核嘴仗趋于白热化 伊朗会否跨过红线引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01:38 国际在线

  在反美国及反以色列的旗帜下,一队伊朗共和国卫队女兵英姿飒爽。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近日以强硬的姿态再次表明捍卫开发利用核能的立常内贾德俨然是一位平民化的总统,他在伊朗核问题中将如何驾驭形势,无疑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

  伊朗核问题谈判代表阿里·拉里贾尼虽然经常处于漩涡中心,但儒雅斯文的气质一成不变。“结束没有结果的谈判”高举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画像和标语是伊朗很多民众现在
的心态。

  伊朗核问题最近又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伊朗的立场变得强硬,美国的警告也毫不含糊。事实上,无论美国、伊朗还是欧盟都十分清楚,谈判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那么伊朗究竟握有什么底牌?伊朗核问题将何去何从?伊朗会成为新的核国家吗?伊朗上届哈塔米政府卸任前的“进”,换来了本届政府“退”的余地,为新总统创造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空间。在大选中以“黑马”姿态胜出的伊朗新总统内贾德能否借此机会表现出驾驭复杂形势、处理危机的能力,将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

  最后七天的角逐

  9月3日是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席巴拉迪提出的伊朗核问题报告提交的最后期限,目前有关各方正为此展开最后的外交角逐。伊朗新内阁的态度空前强硬。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4日宣布:“伊朗军队、革命卫队和民兵有能力抵御任何外来入侵”。伊总统内贾德宣布,伊朗将在近日提出解决核问题的新建议,甚至准备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再度派人到伊朗察看核设施,以证明伊朗“无辜”。

  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克马克表示:“美国鼓励伊朗与欧洲三大国间的严肃和建设性谈判”。同时,美国又秘密组织院外集团到维也纳游说国际原子能机构多数成员国,一旦伊朗在9月3日前不停止其离心机生产和铀浓缩,美国将推动该机构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对伊实施全面经济制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美伊间的“核嘴仗”愈演愈烈之时,德国总理施罗德也参加了这个“大辩论”,施罗德总理在近日举行竞选演说时强烈表示,“动用武力无助于解决伊朗核问题,”公开与美国唱对台戏。虽然法国没有像德国那样发表声明“助战”,但看得出,无论是法国总统希拉克,还是总理德维尔潘,他们内心与德国的观点始终是一致的,只不过不愿意像德国表现得那样露骨、走得太远罢了。

  国际能源分析家们此时又不断提出警告,称伊朗恢复铀浓缩行动和美国总统的战争威胁可能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突破70美元一桶大关,并将引发世界能源供应的危机,近日,国际原油价格始终居高不下,据说主要是受了美伊之间核危机的影响,国际舆论也对此惊呼不已,担心新的石油禁运和油价失控。这一连串的角逐回合搞得整个世界目不暇接、不知所措,一会儿为布什总统的战争威胁所震惊,一会儿又为伊朗无所谓的态度所担心,一会儿又被整个世界出现灾难性的石油危机所困扰。

  2

  盘根错节的恩怨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美国与伊朗关系的历史。伊朗自1943年到1978年35年间,是美国在中东的主要盟国,是美国操纵的中央条约组织的核心成员,美国不仅对伊朗前国王巴列维倾注了大量经济援助,并帮助伊朗前王室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和庞大骇人的警察系统。然而,一个被美国苦心经营35年的盟国一下子突然爆发了伊斯兰革命,不仅使得美国在伊朗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35年的心血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还成了美国在中东的头号对立面,这种奇耻大辱美国当然不会善罢甘休。里根总统上台伊始,公开而明确地对伊朗采取敌视政策,为了打击伊朗,美国政府甚至秘密资助和军事支持自己并不喜欢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对伊朗发动了八年战争,甚至美国商船在波斯湾被伊拉克海空军击沉,美国也是哑巴吃黄莲,一声不吭,因为美国不惜借助伊拉克削弱和打击伊朗。

  美国认为,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解决伊朗问题的时机似乎正在逐渐成熟。从2003年到2005年,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对骂已不计其数,美国多次表示要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来制裁伊朗,而伊朗又多次表示要坚持自己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核计划,决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美国一方面支持欧洲三大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与伊朗谈判,希望在谈判桌上要伊朗屈服,放弃核计划,而伊朗则利用谈判桌玩老鼠逗猫的游戏,强硬和灵活外交手段并用,每当谈判接近“山穷水颈的时候,又总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欧洲三大国希望通过谈判来显示欧盟直接处理复杂国际问题的能力,扩大欧洲在伊朗乃至对整个中东的国际影响,同时也是希望避免美国在中东或中亚发动第三次军事打击行动,保护欧洲在世界能源心脏地带的广泛利益。但欧洲盟国提出的条件,伊朗不能接受,欧洲说,只要伊朗放弃核计划,欧洲就会提供核反应堆,并以对伊朗提供技术援助作为交换;而伊朗则宣称,只要欧洲为伊朗提供安全保障,并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伊朗将保证不生产核武器,但欧洲必须接受伊朗拥有“合法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美国多次表示,伊朗是个富油国,实际上并不缺少什么能源,没有必要开发核能发电,所谓用核能解决伊朗电力供应短缺问题不过是掩盖伊朗利用开发核能最终生产核武器的借口;伊朗方面对此坚决否认,他们甚至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派人前来核查,两年过去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尚未查出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来表明伊朗正在生产核武器。而美国和以色列坚持认为伊朗正在研制生产核武器(原子弹)。

  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有夺取石油重地的成分,也有扩大美国霸权的含义。但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矛盾除了利益冲突外,还更多的表现在意识形态冲突。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在扶持伊朗在海外的持不同政见者对伊朗进行渗透,希望培植“健康力量”,并逐渐形成气候以推翻伊朗的现政权。但今年2月伊朗国内倾向伊斯兰革命的保守派阵营大获全胜,紧接着,主张推行更加强硬政策的内贾德在总统大选中,战胜务实派领导人、老资格的政治家拉夫桑贾尼,并取代有改革色彩的温和派总统哈塔米,成为伊朗新总统后,使得伊朗的政治倾向更加保守,这对美国当然是最坏的消息,因此,美国已对短时间通过伊朗领导层内部结构的改造软化这个国家的可能性不抱有任何希望。于是美国再次开始对伊朗采取越发强硬的政策。美国决不会放弃对伊朗的敌视政策,即使核问题消停了,美国也还会寻找其他借口对伊朗发难。

  老鼠和猫的游戏

  目前的核危机雷声大,雨点小,不太可能出现核战争的危险,或再来一次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翻版。伊朗与美国之间的龃龉已经历了大约26年,只不过最近四年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矛盾增加“核色彩”,美伊双方的“核嘴仗”愈演愈烈,但明眼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美伊间尽管针尖对麦芒,但双方似乎都没有做好应对突然事件的准备。

  从美国的角度看,伊朗既然已恢复铀浓缩,又在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内部煽风点火,鼓动反美情绪,拆美国的墙角,美国再不做点强硬表示就在盟国面前尤其是以色列人面前丢了脸,这对美国在中东推行霸权、树立国际权威不利,也容易被误认为是“姑息养奸”,因此,必须表现强硬。但美国又担心盟国“误解”美国有对伊朗的“开战意图”,因为美国并没有作好发动战争的准备,弄得不好,若真要是伊朗在伊拉克及其周边地区掀起什叶派穆斯林的反美狂热情绪,就不只是伊拉克2500万人,而是9000多万人口的两伊什叶派穆斯林与美国的对峙,这是美国绝对不希望看到的,也是绝对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

  因此,在布什发表完措辞强硬的声明后,美国政府又立即通过其国务院降低了调门,美国务院发言人多次表示,“美国与德国之间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分歧正在缩小,美国将继续支持英国、法国和德国与伊朗谈判,支持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意思是,美国对伊朗的威胁只不过是不得已说说而已,并不一定真要对付伊朗。

  而伊朗方面,一面对布什带有战争威胁性的讲话表现出不屑一顾,伊朗政府的一位官员戏谑地说,“伊朗早已经习惯了一些大国的战争威胁。”而另一方面伊朗官员则表示,只要不让伊朗关闭“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设施”,伊朗愿意与欧洲达成双赢的协议,并暗示伊朗需要得到美国的“安全保障承诺”。换句话说,你要想让我俯首帖耳,那办不到,但你要想给我点实惠,我才能让一点儿步。

  然而伊朗和美国之间猫捉老鼠,猫哭老鼠和老鼠逗猫的游戏已经使欧盟感到厌倦了。德国作为欧洲三大国中最主和的一方,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已与美国产生了明显的分歧,无论是伊拉克,还是联合国改革(美国已经明确宣布不支持德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新常任理事国),美国和德国之间的分歧已经表面化了。

  德国在欧洲三大国当中与伊朗的关系最融洽,双方从未发生过利害冲突,而且德国在伊朗有广泛的经济利益。德国认为,一旦欧洲三大国与伊朗有关核问题的和谈破裂,德国和欧盟的国际威信将受到重大打击,欧盟在伊朗的利益也将蒙难,这是德国实际上也是法国所不愿意看到的,英国政府的态度虽没有德国那样坚定,但也已与布什拉开了距离,英国无意在中东再卷入和承受新的战争。欧洲三大国的主导思想是:反对单边主义,赞成多边主义,需要美国的核保护,但不接受美国主宰世界秩序,如果能在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冲突上斡旋成功,则既可以提高欧盟的国际地位,又为欧盟单独处理区域外国际冲突创造了成功的范例,并使得欧盟在利益分配上获得更多的筹码。因此,德国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法国的态度,也大体上反映了英国的基本立常

  至于国际原子能机构,他们曾在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对整个国际社会“有过误导”,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萨达姆总统不愿意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并由此怀疑伊拉克有生产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倾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份份厚厚的报告对美国选择攻击伊拉克的决策实际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至少是为美国所利用,尽管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的最后关头,国际原子能机构似乎希望从原来的立场上退缩,但为时已晚,已很难改变布什总统发动战争的决定,当时这种“误导”遭到全世界的谴责,这一次,国际原子能机构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上,为了避免承担另一嘲错误战争”的责任,避免自己的报告再度被“错误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始客观地“洗刷”伊朗背的“黑锅”。

  其实人们现在还有一个重要担心,就是尽管伊朗核危机几经波折,都没有酿成战争,似乎太多地谈论狼来了,但比狼更凶猛的石油猛虎早就“虎视眈眈”、跃跃欲试,翻来覆去的伊朗核危机的紧张气氛很可能导致新的世界能源危机,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如果伊朗与美国的核纠纷僵持不下,伊朗作为世界上第四大产油国就有可能拿起石油武器,通过急速增产和突然限产来左右国际市场的能源价格;如果美国对伊朗发动经济制裁,则国际原油的总量供应将因此受到巨大冲击。1973年,西方国家早已尝到了中东战争导致世界能源市场价格飞涨和石油禁运的苦果,至今还记忆忧新,现在国际能源安全已成了各国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谁还敢轻易地在美国伊朗之间乱下赌注呢?

  3

  伊朗成为核国家了吗

  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就把伊朗定性为“无赖国家”,是美国着力打击的对象。

  首先,伊朗不是大国利益的交汇点,目前与伊朗接壤的没有任何全球性大国,因此伊朗的核问题对大国关系的触动不如朝鲜核问题那样敏感,美国也比较能无所顾忌地对伊朗发出战争威胁。

  其次,伊朗所在的中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血库,是世界能源的心脏地带,其重要性对美国来说不言而喻。

  再次,伊朗近7000万穆斯林什叶派对所有的周边国家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美国虽然打下了伊拉克和阿富汗,但这两个国家都与伊朗接壤,美国在那里所支持的政权都不稳定,美国十几万大军陷在那里始终不能自拔,如果伊朗伊斯兰革命再次输出,不仅有可能调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美力量的情绪,甚至产生新的中东反美链条,使得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打击产生违背美国政治意愿和战略意志相反的效果。

  第四,伊朗是中东、南亚、中亚、欧洲各大地区的枢纽地带,其地缘战略价值自不必说,如果伊朗真正拥有核武器,哪怕是具备生产核武器的能力,那将对美国的欧洲政策、中东政策、南亚政策、中东政策和独联体政策都是重大打击,美国将需要增加更多军事力量到中东,来保卫美国及其盟国以色列的利益,甚至还需要整个欧洲的参与,因此,美国是绝对不能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的。而伊朗多次声明自己没有发展核武器的愿望和能力,发展核能是为了和平目的,没有军事目的,美国却始终不依不饶,一口咬定伊朗就是要准备生产核武器,美国对两国的核态度明显不同,反映出伊朗和朝鲜在美国战略利益和核天平上的不同分量以及对大国关系触动的不同程度。

  这也反映出美国对伊朗出手强硬更无所顾忌,反过来美也认为若伊朗拥有核武器对美国利益的打击会更大和更直接。

  伊朗是拥有将近7000万人口的中东大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伊朗就已经开始发展核技术,但无奈伊朗的国际处境孤立,获取现成核技术的能力不强。去年曾经传出伊朗通过国际黑市购买了巴基斯坦著名核物理学家卡迪尔·汗泄露出去的核机密。以后又有传闻说,伊朗参与中东核技术黑市的活动。两年前,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正在进行的离心机生产和铀浓缩工程项目进行了核查,迄今为止,没有找到伊朗具备生产核武器能力或正在生产核武器的证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只是根据国际核科学家的说法,判定伊朗可以通过铀浓缩具备每年生产4-5枚核弹的能力。虽然目前在伊朗政府已撕开了纳瓦兹的离心机生产厂被国际原子能机构张贴的封条,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朗正在生产核武器,国际原子能机构为伊朗的“洗刷”又恰恰使得美国对伊朗的任何动作缺乏有利的根据。

  其实鉴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加上伊朗高技术核科学家的匮乏,伊朗要获得生产核武器的能力谈何容易。从伊朗宗教领袖们的心理看,伊朗既希望在拥有核威慑力量,使得自己在美国面前不仅有骨气,而且又有实力抗争美国的战争讹诈;另一方面,伊朗对发展核技术又要小心翼翼,因为弄得不好,会给美国提供进攻伊朗的口实。尽管伊朗一直在标榜伊斯兰教革命,并支持世界各国的反美力量,但真要让伊朗下决心与美国对抗,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伊朗毕竟经历了长达17年的和平年代,准备战争对伊朗的大毛拉们来说未见得是个好事。因此,我估计伊朗目前虽然具备生产核武器的一些必要条件,但还缺乏一些关键技术和制造核武器的最佳时机。现在,美国利用欧洲三大国唱白脸,自己唱红脸的格局没有变,美国一直在密切观察伊朗的动向,伊朗任何试图获取核武器核心技术的企图都不可能逃避美国监控,因此,说伊朗已经成为核国家的结论还不能下。

  危机将何去何从

  目前的国际核形势是这样的,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和中国等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上得到“合法承认”的有核国家,而且都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美国虽然拥有巨大的核武库,俄罗斯至今还拥有世界第二的核打击能力,但鉴于英国和法国是美国的盟国,俄中与美国之间的大国互动、沟通、谅解和默契都比较好,美国并不担心这些核大国会对美国或者世界构成核威胁。也没有把这些国家当作美国的核敌人。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两个后起的核国家,印度于1974年爆炸核装置,而巴基斯坦于1998年爆炸核装置,印巴核试验主要是由于相互之间的敌对。美国至今始终不接受印度和巴基斯坦为有核国家,但分别与两国结成了“面向21世纪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印度)和“非北约反恐盟国关系”(与巴基斯坦),美国的目标是,尽管这两个国家尚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但美国要两国把他们的核试验降低到可控制的范围内,至少要他们暂时终止核试验,巴基斯坦和印度为了各自与美国盟友或伙伴关系,也基本接受了美国的要求。美国认为,只要印巴之间的和平进程能够在美国的监制下继续顺利发展,只要巴基斯坦核电钮不掌握在宗教极端势力手里(即不能允许巴基斯坦宗教极端势力掌权),印巴之间的“核僵局”就可以最终打破。

  以色列已被国际舆论公认具备了生产核武器的能力,但以色列本身并没有承认,美国对以色列拥有生产核武器能力抱有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美国需要以色列成为自己推行中东政策,维护中东利益,抵御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狂潮的桥头堡,因此以色列越是强大,对美国越是有利,美国在对以色列的军事技术转让方面是从不吝啬的。

  另一方面,美国又不希望以色列真正拥有核武器,美国认为,如果以色列拥有核武器,那么中东其他大国如埃及、土耳其甚至沙特阿拉伯都会纷纷仿效,竞相发展,而伊朗就会借机大做文章,浑水摸鱼。整个中东就会出现比印巴更加危险的局面。因此,美国对以色列发展核技术争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但至于是否允许以色列成为有核武器国家,还要视美国全球利益的需要而定。

  但是伊朗就不同了,美国认为上述这些国家都对美国的战略利益不构成致命威胁,而伊朗是惟一的例外,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把伊朗的核武器生产计划扼杀在摇篮中则将后患无穷。至于伊朗是否真的生产核武器,或者有无此种技术,已不是最重要的了,美国首先要做的是不给这个伊斯兰教革命政权以丝毫拥有核技术的可能和机会,美国认为,只有伊朗不具备威慑他国核威慑能力,中东才会太平,美国才有可能真正地孤立伊朗,才能更无所顾忌地对伊朗施加政治压力、实施经济制裁、发出军事威胁,才能重新策划伊朗国内健康因素的力量重组,以达到推翻伊朗现政权,实现从地中海到帕米尔、从哈萨克斯坦到印度洋的欧亚大陆结合地带“美国化”的梦想。

  撰文 吉戈来源:新京报

  4(来源:国际在线)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