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伊拉克制宪暂告段落政治进程仍然迷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12:09 新华网

  新华网巴格达8月29日电(记者 冉维 蒋晓峰)  在人们的漫长等待中,经过数次的“加时”,伊拉克的制宪“马拉松”似乎终于跌跌撞撞地到了终点。伊拉克宪法起草委员会28日签署了宪法草案的最终版本,委员会成员在过渡议会上宣读了草案全文。伊拉克总统塔拉巴尼随后宣布,将在10月15日之前对宪法举行全民公决。然而,由于各方对宪法草案仍存在严重分歧,伊拉克政治进程一片迷茫。

  严重分歧犹存

  尽管制宪工作结束,各派围绕宪法草案的主要分歧仍然没有解决。宣读宪法草案仪式之后,宪法起草委员会的15名逊尼派成员立即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反对。他们强调各方未能就分歧达成一致,将举行会议讨论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宪法起草委员会中的逊尼派成员穆特拉克对新华社记者说,尽管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成员在宪法草案最后版本上做了一些修改,但“这些改动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拒绝在草案上签字”。目前的主要分歧是:一,国家政体问题。逊尼派坚持认为必须将“联邦制”的字眼彻底从宪法草案中删除,将这个问题留给年底大选后产生的新议会来解决;二,国家性质表述问题。逊尼派反对宪法草案中“伊拉克的阿拉伯人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的措辞,他们认为“整个伊拉克都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三,前萨达姆政权时期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地位问题。逊尼派反对在宪法中提及“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对于这些分歧,什叶派、库尔德人以及美国政府都力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认为无论如何不能再议而不决了。总统塔拉巴尼说:“有分歧很正常,各派都有自己的意见,如果公决中宪法没能通过,我们可以从头再来。”

  全民公决定乾坤

  伊拉克过渡政府将印制500万份宪法(草案)副本在民众中散发,让全民了解宪法草案内容。由于宪法草案是在未经过渡议会表决的情况下出台的,又受到逊尼派的强烈反对,能否在全民公决中通过还是个未知数。

  从29日开始到10月中旬公决的这段时间内,各个党派,不管是支持宪法的还是反对宪法的,都将动用它们的所有资源,以最后一搏来决定宪法草案命运。根据伊拉克临时宪法,伊拉克18个省中任何3个省三分之二以上的投票者反对宪法草案,宪法草案即被否决。目前逊尼派阿拉伯人在至少3个省占多数。

  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就宪法草案届时能否通过下定论还为时太早,因为逊尼派阿拉伯人和什叶派都不是铁板一块。虽然宪法起草委员会中的逊尼派成员没有在宪法草案最终文本上签字,但还是有一些逊尼派的重要政治人物对宪法草案表示认可,其中包括签署宪法草案的伊拉克逊尼派副总统亚瓦尔。

  同样,什叶派内部也有分歧:并非所有什叶派人士都赞同现在的宪法草案,其中包括领导“迈赫迪军”反抗美国占领的什叶派武装领导人萨德尔。他坚决反对伊拉克实行“联邦制”。前不久,萨德尔的支持者还和什叶派主要政党伊拉克伊斯兰最高革命委员会下属的武装组织发生冲突,造成数人死亡。甚至伊拉克什叶派的最高精神领袖西斯塔尼也发表声明说,“我们不赞同联邦制,我们希望产生一个民选的中央政府来保持伊拉克的整体性,以此保证它的自由”。如此看来,宪法能否通过,将取决于在公决中真正投下反对票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人士的多少。

  政治进程荆棘丛生

  全民公决预计将在10月15日前举行,其结果将成为伊拉克政治进程的分水岭。如果宪法被否决,伊拉克将面临一场政治灾难。根据临时宪法,倘若宪法被否决,过渡议会将被解散,然后重新举行大选。伊拉克的政治进程将回到今年1月大选前的状态,年初以来的所有努力将前功尽弃。届时,伊拉克将难免陷入更加混乱的状态。如果再来一次浩繁的制宪过程,那么任何人可能都难以忍受,对于身陷伊战泥潭难以自拔的美国人来说更是沉重打击。

  即使宪法草案在公决中获得通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未来政治进程就一帆风顺。在制订宪法草案的过程中,各方为求得最大一致,实际上将很多矛盾搁置了起来,留待未来解决。例如,宪法草案规定,将在年底大选之后建立专门的“机制”来具体界定和实施“联邦制”。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伊拉克未来权力和财富分配等关键问题,还可能牵涉到邻国的利害关系,到时候各方又免不了进行一番新的争斗。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