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以色列加沙撤离行动专题 > 正文

美专家分析以撤离加沙后巴以局势发展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14:30 新华网

  美国两位中东问题专家24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分析以色列撤离加沙之后,巴以局势将向何处发展。认为明年是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美国的选举年,各方都不大可能采取大胆的行动。沙龙和阿巴斯有很多应该去做而又不会去做的工作,包括迅速展开最终地位谈判,解除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的武装、停止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等。然而,拖沓而缓慢的外交活动势必会导致新一轮的对抗。各方必须付诸努力,将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保留双方选择一套两国并存的可行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这两位专家分别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阿拉伯-以色列事务特别助理、国际危机研究组织中东问题负责人罗伯特·马利和美国国务院前中东谈判代表兼阿拉伯-以色列事务顾问阿伦·米勒。

  文章说,以色列撤离加沙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但对于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来说,它将很快成为历史。甚至在清空最后一个定居点之前,人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下一步将会出现的情况上来。2006年是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美国的选举年,因而各方都不大可能采取大胆的行动。然而,拖沓而缓慢的外交活动势必会导致新一轮的对抗。

  文章认为,两大挑战限制了未来几个月内的可行方案。

  第一大挑战是预期结果的巨大差异

  。以色列总理沙龙的鹰派出身和矛盾言论令人难以确定他的意图。不管沙龙的用意何在,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眼下他只打算采取极少的行动,而且是缓慢地采取行动。在他看来,撤离加沙并不是为了迎接一项他并不相信的停止冲突协议,也不是为了让以色列退回到一条近似于他所反对的1967年分界线的边界以外。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的行动依照的则是一份截然不同的政治时间表。巴勒斯坦人相信沙龙将放弃加沙地带而坚守约旦河西岸地区。他们将提出恢复最终地位谈判的要求,而以色列入则会犹豫不前。一旦开始谈判,巴勒斯坦入会要求谈判结果与2000年和2001年协商的构想保持一致,而以色列入则会坚持要求达成一项长期的临时协议,而且有可能单方面付诸实施。总而言之,在撤离行动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战略上的根本分歧是无法忽略的,这种分歧很难得到解决,但连试都不试一下则是草率的。

  第二大挑战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选举

  。甚至在2006年11月的全国大选之前,沙龙就将面临党内一场激烈斗争,而且这场斗争很可能会提前很长时间到来。以色列

财政部长内塔尼亚胡辞职后,沙龙的对手们多了一位老练的领导人。在未来几个月里,沙龙将会向右翼而不是中间派系靠拢,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安抚自己的支持者,而不是巴勒斯坦人身上。撤离加沙定居点的另一面很可能是增加西岸和耶路撒冷的定居点。阿巴斯也面临自己的政治挑战。至关重要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定于明年1月举行。随着处于主导地位的法塔赫运动陷入混乱,民众对于不法行为和腐败活动的不满情绪不断高涨,加上与伊斯兰好战组织哈马斯之间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阿巴斯不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采取重大行动。阿巴斯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战略来抚慰西岸居民的失望情绪,而哈马斯可能有。沙龙需要暂时的停顿以确保自己的政治前途,而这恰恰有可能对阿巴斯的政治前途构成威胁。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伊斯兰极端组织和其他好战分子在加沙保持冷静,同时就释放囚犯的进程停滞不前、以色列入继续修建定居点、巴以冲突缺乏全面的解决方案等问题向巴勒斯坦当局提出质疑。接下来,他们将以当局的这种麻木不仁为借口,加剧在西岸的袭击活动。总而言之,快速行动将削弱沙龙的地位,而行动缓慢则会有损阿巴斯的威望。两人都不大可能自毁政治前程。沙龙和阿巴斯有很多应该去做而又不会去做的工作,包括迅速展开最终地位谈判,解除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的武装、停止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等。

  文章认为,各方必须付诸努力,应对由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预期结果不同而即将带来的战略冲突,将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保留双方选择一套两国并存的可行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以色列需要时间来消化令人痛苦的撤离行动。巴勒斯坦人需要它证明这只是第一步。一条可行的中间路线需要快速、切实地改善西岸的状况,例如以色列从其占领的城市撤军、取消检查站并释放囚犯,而巴勒斯坦也要相应地加强安全工作。这样一条路线还需要避免预先判决最终地位问题从而将其解决方案排除在外的举动。以色列开拓性的撤离行动应该得到物质上和政治上的充分支持。但赞同撤离行动不等于赞同伴随而来的结果和随后可能出现的结果,特别是以色列巩固它对耶路撒冷及其周围广大地区的控制权的努力,因为这将排除建立一个可行的巴勒斯坦国的可能性。(完)(来源:参编)

  相关专题:以色列加沙撤离行动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