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制宪演变成危机 五大分歧关系三派别命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08:27 环球时报 | |||||||||
一部宪法草案彻底搅乱了伊拉克,搅乱了中东,甚至搅乱了美国总统布什的假期。8月28日,伊宪法起草委员会的大多数成员虽然签署了宪法草案,但该草案三次推迟表决使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上升。布什一周内连续三天公开发表演讲,宣传美国的伊拉克政策;与此同时,他亲自给伊什叶派领导人打电话,要求什叶派在制宪关键问题上向逊尼派让步……伊拉克制宪如同一场“马拉松”式的政治角逐,也是美国至今在伊拉克“轮盘赌”上押下的最大赌注。
“制宪关”是伊政治重建的真正开始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伊政治重建设计了这样一条路线:成立临时管理委员会(2003年7月)———签署临时宪法(2004年3月)———举行过渡国民议会选举(2005年1月)———组成过渡政府(2005年4月)———提交伊拉克永久宪法草案(2005年8月)———对永久宪法草案进行全民公决(2005年10月15日之前)———根据永久宪法举行大选,产生正式的议会和政府(2005年年底前)。从这一程序不难看出,伊各派目前争论的这部宪法虽然只是草案,但首次摆脱了“过渡”、“临时”等字眼,它将成为伊拉克的最终政治框架,并直接影响到权力和利益的最终分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伊拉克目前经历的“制宪关”是伊政治重建的真正开始。 由于事关重大,伊拉克政府在宣传上下足了工夫。巴格达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张贴着宣传海报,伊全国的各大报纸每天都以最显著的标题和最重要的版面宣传讨论即将出台的新宪法。面对记者的采访,伊拉克人却说这是一部“自欺欺人的宪法”,“不包括库尔德人,不是全体人民的宪法”。记者一位信仰基督教的朋友开玩笑说:“宪法如果不包括我们,就给我们资金,我们离开这里,到收留我们的地方去”。在伊拉克的众多派别中,逊尼派的反应最为激烈。8月26日,5000多名逊尼派穆斯林在巴古拜游行示威。他们高举着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头像和各种标语牌,标语牌上写着“复兴党永不倒”、“你们的宪法得不到支持”、“用我们的生命,用我们的鲜血捍卫您萨达姆,用我们的生命,用我们的鲜血捍卫您伊拉克”。由于场面“火爆”,警察和安全部队不得不向天鸣枪以驱散示威群众。 五大分歧关系各派命运 伊拉克宪法草案之所以一拖再拖,并引起社会动荡,主要是因为伊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在宪法问题上存在五大分歧: 一是联邦制问题。这是各派争论的焦点。库尔德和什叶两派坚持在伊推行联邦制政体,库尔德人要求宪法在确认北部3省高度自治的同时,再将盛产石油的摩苏尔省基尔库克地区划为库尔德所有。什叶派则提出了南9省自治的设想。但这样一来,伊拉克南北12个产油省均被瓜分,逊尼派只能在中、西部6个贫油省里过“穷日子”,逊尼派因此深感愤怒。此外,占全国石油储量40%的基尔库克地区是逊尼派的聚居区,在南部什叶区的迈桑等地也有大量逊尼派民众居住,逊尼派担心一旦实行联邦制,这些地区的本派民众将受到驱逐与迫害。因此,逊尼派坚决拒绝联邦制政体。二是全国资源分配问题。伊拉克石油储量达1200亿桶,居全球第二,各派均想从中获利。在宪法草案谈判中,库尔德人要求北部3省“石油自治”,其境内的石油探测、开采、生产、出口权都归地方所有,什叶派也有类似想法,但遭到逊尼派反对。三是追究伊复兴社会党的问题。很早以前,什叶派即要求彻底清算前复兴党成员对什叶派民众犯下的“滔天罪行”。库尔德人在此问题上态度相对宽松,但逊尼派坚决反对这么做。主要原因是,原复兴党成员多为逊尼派人士,许多人至今仍在政治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逊尼派担心大规模报复复兴党会变成一场针对本派的政治清算运动。因此,逊尼派只同意将复兴党问题提交司法程序,按个案审理。四是伊拉克的国家属性。逊尼派要求宪法规定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成员,但库尔德人坚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地区是阿拉伯国家的组成部分,此举意在为今后的独立定下“名分”。什叶派在该问题上态度模糊,主要是因为该派与伊朗这个由波斯人组成的国家关系极深,对伊拉克属阿拉伯还是属波斯,未做最终确定。而中东阿拉伯国家对此事却极为关注。五是伊斯兰教的政治作用。宗教色彩较浓的什叶派和逊尼派要求将伊斯兰教义作为国家立法基础,什叶派甚至要求确定本派最高领袖在政治中的作用。但世俗化较深的库尔德人反对这一提议,逊尼派也对什叶派宗教领袖政治作用的扩大化心存不满。 伊拉克三大派别分歧严重,既是伊内部政治矛盾长期积蓄的总爆发,也是外部势力在伊暗中争夺的结果。从内部看,什叶派与库尔德人在政治、经济利益上趋于一致,伊拉克政治几乎变成了这两派的舞台,虽然在美国平衡下,逊尼派部分政治人物得以参政,但逊尼派大权旁落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制宪这样触及根本利益的关键问题上,逊尼派不能再袖手旁观了,他们寸土必争,于是导致了今天的僵局。从外部看,美国将伊拉克政治重建作为其推行中东“民主”的试金石,而制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人们可以看出,在宪法草案中有许多西方联邦制民主的痕迹,但伊拉克的现实情况毕竟与西方不同。西方联邦制国家建立在国民的共同信仰,共同政治、经济利益和共同的历史联系之上,但伊拉克民族多样,政治多头,经济利益分布不均,历史上各派恩怨复杂,在伊拉克这样的国家里强行推行西方民主,注定要碰壁。此外,伊朗因素也不容忽视。除语言不通外,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在宗教信仰、历史关系和经济联系上与伊朗同出一脉,在制宪问题上,伊朗发挥的作用仅次于美国。从某种意义上讲,伊拉克南部自治是伊朗借助美式民主向美国发起的最强大挑战。 从“场外指导”到“下场参赛” 在伊拉克制宪过程中,美国先是充当“场外指导”,后来干脆“下场参赛”。8月上旬,美国国防部长突访伊拉克协调各派立场,美驻伊大使更是多次前往制宪会场“督阵”,并向制宪委员会提交了美国版的伊拉克宪法。在各方压力下,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为避免两方占主体的议会和政府垮台,匆匆达成初步一致。但逊尼派最大政党伊斯兰党却多次发出否决宪法的威胁,一些逊尼派激进分子甚至开始叫喊起义。伊拉克制宪问题陷入僵局使美国国内的政治气氛发生了微妙变化。美国批评政府对伊政策、要求撤军的声音日益壮大,而前国务卿基辛格以及共和党参议员哈格尔等人公开称伊拉克战争是“越战翻版”的言论也在持续发酵,使失败主义情绪迅速蔓延。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伊战政策的美国民众还不到40%,这使布什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回应指责,布什不得不中断他在克劳福德农场的休假,一周内连续3天发表公开演讲,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争取选民的支持。但布什22日在犹他州的盐湖城发表演讲时,连盐湖城的市长也加入了抗议者的行列。25日的《纽约时报》惊呼,美国仿佛回到了2004年的总统竞选时期。美国主流媒体、许多专家学者甚至高级官员都对伊拉克局势信心不足。连日来,美国主要报纸、电视、杂志充斥着有关伊战政策的辩论,一再延期提交的新宪法更是焦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福克斯电视台的记者每次都问伊拉克领导人同样的问题:“这次,新宪法草案会通过吗?”27日的《华盛顿邮报》赫然把逊尼派民众抗议的画面放在头版,标题是“伊拉克政治骚乱横行,第三次宪法期限错过”。在国内的强大压力下,布什亲自打电话向什叶派施压,要求什叶派在制宪关键问题上让步。于是,什叶派于26日宣布在宪法草案有关联邦制与复兴党两个问题上做出“最后的让步”,甚至于27日要求美军释放了近千名阿布格莱布监狱的在押囚犯(其中大部分属逊尼派),以此向逊尼派示好。 最新宪法草案至今未被公开,但多方报道透露,主要内容可能是:1、原则上宣布伊拉克是联邦国家,但不规定自治区域的具体划分,同时用某种表述推迟什叶派自治区的建立。2、石油资源归国家所有,但地方政权在石油生产和销售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3、除几个重要人物外,前复兴党员在接受招安的前提下,可确保其本人不受司法制裁。4、伊拉克中南部逊尼派与什叶派地区属阿拉伯国家的组成部分。5、伊斯兰教法是制定国家法律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此看来,与其说以上内容是宪法,不如说它是各派妥协的政治合同。 伊拉克政治向何处去 伊拉克制宪已演变为一场危机,未来的伊拉克面临两种选择:其一,在美国的压力下,逊尼派部分政治势力最终接受宪法草案,美国因此逃过一劫。但制宪问题已埋下了伊拉克宗教、种族分裂的种子,备受排挤的逊尼派中的激进势力极可能走上武装反抗之路,前复兴党成员与外来武装分子的武装袭击活动也将被冠以“维护民族统一”的正义光环,未来伊安全形势将更加恶化。此外,伊拉克临时宪法规定,在18个省中只要有3个省的2/3民众在全民公决时投反对票,宪法草案即无法通过。目前,逊尼派占多数的省份共有4个。其二,如果美国处理不慎,逊尼派拒绝接受宪法草案,伊拉克必将走上分裂之路,这将被阿拉伯国家视为推行美国“民主”的恶果,从而更加坚决地拒绝美式“民主”。而分裂带来的内战与内乱,更会让美国的伊拉克政治重建前功尽弃,美国的伊拉克行动只能落个黯然收场的结局。目前看来,出现第一种局面的可能性较大,但无论如何,伊拉克的乱局仍会继续,美国仍会被各种矛盾绞在其中。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29日 第十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