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专题 > 正文

布什政府救灾不力遭炮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14:41 扬子晚报
  美联社9月2日报道,在卡特里娜袭击新奥尔良之后的第4天,几乎陷入绝望的市民们等来了援救的地面部队。美军带着饮用水、食物还有武器,声称要将已经陷入无政府状态的城市重新整顿。不过布什政府失败的救援行动、作秀般的低空视察、最糟糕的救灾讲话和辩解已成为媒体和民主党人炮轰的对象,无奈之下,布什只好说出一句道歉,并于2日亲赴灾区以示同情。

  市长情急出恶言

  新奥尔良的黑人市长纳金发出了“绝望的紧急呼救”,他在美国有线电视上发表讲话说,“我们的市民生死悬于一线,时间已经没有了。我
们能够依靠谁呢?只有上帝知道”。纳金说,“我总是听到他们说,救援要来了,马上就来了。可是我今天倒想问问,牛肉在哪里呢?”

  纳金把炮口直接指向曾乘坐“空军一号”专机鸟瞰灾区的布什,他在电视访问中说:“他们在灾难发生两天后才搭飞机来到这里,带着电视摄影机、美联社记者等XX东西,很抱歉不该说粗话,但我实在气炸了。”该市紧急事务管理局局长艾伯特对联邦政府指责道,“这是一个国家的紧急状况,这是一个国家的耻辱。”他的这句话几乎被所有的美国媒体所引述。

  布什说话语无伦次

  据称布什赶赴灾区之前表情严峻,在接受采访时有点语无伦次。在离开华盛顿之际他说,“我急于赶赴那里。”而在随后的采访中又说,“我对这样的访问并不期待。”他抵达新奥尔良后,承认政府在阻止灾区失去法律控制方面和向新奥尔良绝望的市民提供帮助方面是失败的。布什还表示,目前的救灾结果“无法令人接受”。

  美联社报道说,布什在对阿拉巴马、密西西比和路易斯安那灾区进行视察后,在新奥尔良机场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这是一场现在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风暴,我明白这场破坏需要不止一天的关注,它可能需要这个国家更长时间的注意。”布什还表示,国会已通过了105亿美元的救灾款,他将很快就会签署它。布什还告诉新奥尔良市民,国民卫队已经进入新奥尔良市恢复秩序。布什说,聚集在新奥尔良会展中心的数万名难民,他们的安全已经得到保证。

  布什先乘直升机视察了导致洪水泛滥的两个决口处。在靠近庞恰特雷恩湖于17街的决口处,布什看到直升机正在把巨大沙袋扔到缺口处。随同布什一起视察的国会议员表示,很明显,布什已被自己亲眼所见的一切震惊了。

  媒体炮口直指政府

  9月1日,纽约时报发表的社论称美国“正在等待一个领导人”,一个能关心普通老百姓性命的领导人,一个能领导美国走出困境的领导人。然而,布什在8月31日返回白宫后所发表的全国电视讲话,对全美的悲伤和所需要的安慰与智慧来说,都是他一生中所发表的最糟糕的一次,他空洞的讲话和姗姗来迟的视察已经无法让美国满意。

  纽约时报9月2日再发表题为《人为的灾难》的最新社论说,这次美国无法及时向灾区提供援救,是由于路州的国民卫队已被派到了伊拉克,是好战的布什政府制造出来的一场灾难。社论指出,已经对伊战的失败一直表现得谦逊的美国人,现在已经看到政府无法迅速妥善处理一场发生在国内的自然灾难,因为三分之一的路易斯安那州的国民卫队,目前正在7000英里以外的伊拉克战斗着。而许多国民卫队队员都是全职警察、消防队员或从事其它的类似工作。

  除了纽约时报“炮轰”布什外,美国几大电视台也都在追踪报道新奥尔良危机时,对布什政府的表现感到“非常的气愤”,就连一直支持布什的福克斯新闻网,也在主页上的头条新闻中引用新奥尔良灾民指责政府的话,来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从9月1日下午1时,美国有线新闻网的几个主持人和赴现场采访的记者,除了拉里·金外,几乎个个“义愤填膺”,无论是采访哪级政府官员,都会尖刻地提出无数个为什么,用主播安德森·库坡的话说,因为他们在现场看到的“是已经和正在死去的美国人”。

  民主党人称布什乘飞机视察灾区举动让人感觉到“皇帝高高在上”,而受苦受难的灾民却在他的下面挣扎着。来自新泽西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劳腾伯格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总统只坐在专机向窗外看看并说声“多么惨重的破坏啊”,这是远远不够的。

  不少美国人都把此次飓风袭击与“9·11”相提并论,一些博客指出,尽管“9·11”一开始布什有些“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但紧接着还是表现出了一个领导人应该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领导力。而这次飓风袭击,布什却表现“相当沉着”,沉着得有点冷酷和不近人情,从而错过了拯救众多生命的最初两天的宝贵时机。钟和
布什政府救灾不力遭炮轰(图)
布什安慰两位灾民。

  

  相关专题: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