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恐怖活动本土化防范任重道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04:37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今天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四周年。

  四年前的今天,恐怖分子劫持两架客机撞击纽约的世贸中心,象征美国光荣与梦想的世贸中心双子塔轰然倒塌,3000多无辜生命消失在爆炸、烈火和废墟中。

  “恐怖”和“反恐”,从四年前的这一天起成为国际生活中的一条主线。

  令美国人悲哀的是,空前的飓风灾难和迟缓不力的救援行动给“9·11”四周年纪念日蒙上了一层阴影。

  本报综合消息“9·11”恐怖袭击事件已经过去四年了,在国际社会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全球反恐斗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反恐斗争总体形势并不容乐观,恐怖组织在严厉打压下仍蠢蠢欲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举世震惊的恐怖主义活动仍时有发生。较之以往,全球恐怖主义活动又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文字:邱旭

  恐怖分子本土化行动更诡秘

  马德里“3·11”爆炸案、伦敦“7·7”爆炸案等恐怖事件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欧洲现在已经成了恐怖活动的多发地,而且现在已不仅仅是外国极端分子潜入欧洲,且还出现了恐怖分子本土化问题。恐怖组织的网络已遍布整个欧洲,无论是在鹿特丹和哥本哈根烟雾弥漫的咖啡馆,在汉堡和布鲁塞尔的临时礼拜殿,还是在伯明翰和伦敦的书报亭,或是在马德里、米兰和马赛的监狱,许多人都自愿为打着“圣战”旗号的恐怖组织效命。

  根据研究表明,在欧洲和美国的恐怖分子名单中,有大约1/4是欧盟成员国公民。一些反恐怖专家惊叹,欧洲不但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甚至成为恐怖分子对其他地方发动袭击的策源地。

  原因

  欧洲国家长期以人权和宗教自由为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恐怖组织在本国的活动持默许甚至是纵容的态度。如英国和丹麦就屡次不顾俄罗斯的强烈抗议,允许车臣分裂分子和一些恐怖分子在其境内召开所谓世界车臣人大会,而对俄罗斯要求引渡车臣匪首扎卡耶夫的要求置之不理。一些被我国政府宣布为恐怖组织的东突分裂组织也在德国获得了合法注册。在英国伦敦“7·7”爆炸案发生之前,就有分析家不无担心的提出,英国已经成为恐怖分子合法避难的天堂。

  绑架爆炸频频袭击更难防

  “9·11”以来,恐怖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爆炸案和大规模绑架人质成为恐怖分子习惯采取的伎俩,而公共交通工具则成为恐怖分子最喜欢袭击的对象之一。纵观近几年的重大恐怖活动,几乎每一次都离不开炸药的影子;民航客机、火车、地铁、公共汽车都曾遭到过恐怖分子的袭击。

  原因

  一是造成的影响巨大,震撼效果强。这种针对公共交通工具的大规模爆炸袭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大,对普通民众的心理震撼也最强。因此这种方式自然成为恐怖分子的首选。

  二是防范难度大。由于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人员流动快,人流量大,各国执法部门很难监控。事实上,近几年,无论是俄罗斯也好还是英国也好,一直非常重视对公共交通工具的反恐,但是却屡屡发生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防控难度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三是爆炸物的获取比较容易。恐怖分子可以从网上很容易地了解到爆炸物的制造知识,而制造爆炸物的原料也非常容易获得。在马德里爆炸案中,恐怖分子所使用的爆炸物就是用大麻从工地看门人的手中轻易换来的。

  互联网联络形踪更难寻

  随着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垮台”和“基地”组织的机构和训练基地被破坏,网络变成了恐怖分子一个重要的聚集地和训练场。一方面,恐怖分子利用当前国际互联网所无不在、传播范围广泛、传播速度极快的特点,通过新闻媒体设立的网站,发表声明、提供音、视频资料,宣传其主张、扩大其影响。同时,利用当前新闻媒体对恐怖活动的报道本身,起到彰显存在、扩大其知名度的目的。另一方面,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恐怖组织几乎都利用互联网设立其主题的网站或是主页,宣扬主张、提供各种思想宣传、恐怖活动训练等方面的资料,供组织内部成员及对此有兴趣的同情者学习。此外,恐怖分子还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工作便捷、隐蔽的优势,依托互联网进行沟联。特别是在一些重量级恐怖头目曾因使用卫星电话暴露行踪而被捕或击毙后,恐怖分子更加依赖互联网这一通信工具。

  根据美国从事恐怖主义分析研究的机构分析,当前恐怖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指导性训练已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

  原因

  国际互联网对恐怖组织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宣传交流工具。它高速、低成本,尤其是它的匿名性和难于监控管理使恐怖分子对其十分青睐。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可修复性强等特点,各国的执法部门和反恐专家无法彻底关闭这些宣扬恐怖主义思想、提供恐怖活动训练和其他专业知识的网站,因为它们很快会重新出现在新的服务器上。互联网还有助于招募人员和募集资金,当“基地”需要招募更多的新成员和训练有素的恐怖分子时,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

  随着各国对恐怖活动打击力度的不断增强,恐怖分子需要不断转移,而互联网则为他们提供了“边转移边训练”的可能。恐怖分子利用网络传播恐怖活动战术,如秘密特殊任务的谋划、城镇战争的调兵技巧、通讯安全和密码使用、监视和秘密侦察技术、情报搜集、伪装和隐蔽技术、安全房屋的使用等,甚至绑架指导,包括各种绑架人质的方法、如何寻找潜在目标、谈判的技巧。

  飓风中迎来“9·11”纪念日

  据新华社电美国“9·11”事件四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刚刚遭受了空前飓风灾难的美国民众现在对这个纪念日有着更多的感触。最令他们感到困扰的是,4年后的今天,美国究竟有没有做好应对一场重大灾难的充分准备?

  横扫美国南部沿海地区的“卡特里娜”飓风和迟缓不力的救援行动给“9·11”事件四周年纪念日蒙上了一层阴影。

  数千人可能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新奥尔良的灾民在混乱和疏漏中等着救援部队和物资,整个场景显示了一种美国自“9·11”以来没有出现过的脆弱。

  与“9·11”一样,飓风后的美国民众也在开始反思政府的所作所为。

  “反恐战争”被美国政府称为是与极端分子的意识形态之战,目的是保卫民众的安全,在全球推行“民主”。

  然而,伊拉克持续2年半的战事如今留给美国人的只是尽快抽身撤离的渴望。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也由此成为笑柄。

  布什的坚定盟友、副国务卿卡伦·休斯将负责今年的“9·11”纪念仪式,目前,她正在向美国驻各国大使馆征求有关纪念活动的意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肖恩·麦科马克说:“这想要表明的是,我们全部都在这场反恐战争之中。”

  然而,不管布什政府在对“基地”组织的打击中如何果断,在这次应对飓风的过程中它明显显得力不从心。如果“9·11”展示了美国上下团结的一面,那么飓风后的救援不力则暴露出了互不信任甚至是推卸责任的痕迹。

  昔日受害者今何在

  本报讯在“9·11”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在报道灾难的同时,也把许多人物推到了聚光灯底下,他们或是在恐怖事件中受害者,或是英勇的消防员和救援人员,甚至是负责处理善后工作的政府官员。四年之后,他们在哪里,那场灾难给他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跟着美国CBS记者的镜头追踪几位当年的名人。

  玛丽安·冯塔纳——遇难消防员遗孀“是该忘却的时候了”

  40岁的玛丽安·冯塔纳是一名演员,她的丈夫戴夫·冯塔纳是纽约布鲁克林区第一消防队的成员,也是“9·11”事件因公殉职的纽约消防员之一。而2001年9月11日正好是玛丽安和戴夫的结婚8周年纪念日。在戴夫遇难之后,还处在悲痛之中的玛丽安很快就勇敢地站出来,团结和组织起“9·11”遇难者遗属,为他们也为她自己争取权利和赔偿。除戴夫之外,布鲁克林第一消防队还牺牲了11名消防员。纽约市政府原来打算关闭这个消防队,正是在玛丽安和其他消防队员遗属的争取下,布鲁克林第一消防队才得以保存。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玛丽安成为了“9·11寡妇和遇难者亲属联盟”的主席,为在事件中成为寡妇的其他不幸的妇女提供心理辅导和必要帮助。在她和其他遇难者亲属的努力下,关于“9·11”遇难者赔偿计划以及世贸旧址的重建方案中的许多细节才得以向公众公开。

  但2004年以后,玛丽安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接受CBS记者采访时,玛丽安表示,“现在是到了该忘却的时候了,我真的无法想像一个人永远活在‘9·11’的阴影下的感觉,这对我和戴夫的儿子太不公平了,我觉得戴夫在天之灵也不希望我们的生活里只有悲伤。我现在只是想找一个地方安静的生活下去。”

  奥瓦尔·鲁特尼克——失去公司和员工的CEO失去公司却赢回人心

  41岁的鲁特尼克是一家名为“坎托·菲茨杰拉德”的证券交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公司原来位于世贸中心。2001年9月11日,当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联航第11号航班一头撞进他公司所在楼层时候,鲁特尼克正好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幸运地躲过了一劫。但是他弟弟、好朋友和公司里超过650名员工却不幸在事件中丧生。

  “9·11”事件之后,鲁特尼克一度成为了公众眼中“黑心老板”的代名词:他曾打算停止向遇难员工的家属支付赔偿金。在经过媒体曝光后,鲁特尼克最终反省,在过去的三年中,他积极参与到遇难者的善后工作中,按时支付赔偿金,牵头组织悼念活动,逐个打电话给遇难员工的家属,并亲自写信慰问他们。通过这些行动,他挽回了遇难员工家属对他的信任,也赢得了一片赞扬。到目前为止,坎托·菲茨杰拉德公司已经向遇难员工家属支付了超过1.2亿美元的赔偿金。公司也暂时搬到纽约曼哈顿区中央一栋办公楼中继续营业。

  拉利·西尔弗斯坦——原世贸大楼业主因祸得福的“倒霉鬼”

  72岁的美国犹太商人拉利既是一个“倒霉鬼”,也是一个幸运的人。说他“倒霉”,是因为他在2001年6月与纽约以及新泽西州港务局签订了99年合同,花了32亿美元租下来的世贸中心大楼,三个月后就被飞机撞垮;说他“幸运”,是因为他为两座大楼买的保险在“9·11”后得以兑现,为他挣来了72亿美元。

  由于租赁合同依然有效,在“9·11”后世贸中心遗址的重建过程中,拉利仍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纽约市长布隆博格的帮助下,有多名富翁愿意参股一同参加重建世贸遗址计划,这意味着拉利只需要掏一小部分的钱就可以完成重建任务。在同重建委员会妥协选择建造1776英尺高的自由塔的方案后,拉利任命了自己挑选的工程师戴维·查尔德斯为方案的总工程师。(庄瑞玉编译)

  作者:邱旭 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