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海信吞下科龙终成霸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03:19 人民网-江南时报

  格林柯尔公司一位高管10日透露,海信集团已经与广东科龙电器大股东顾雏军签订协议,出资9亿购买顾雏军名下26.43%的科龙股份,从而成为科龙电器第一大股东。

  据这位高管透露,9月9日,被关押在顺德看守所的顾雏军在股权转让协议上签字,使海信最终在众多角逐者中成功购得科龙。早在今年6月,海信集团就开始与格林柯尔高层接触,其总裁周厚健曾率6位高管考察科龙,表示愿以9亿现金购买顾雏军在科龙的全部股权。顾
雏军在7月29日被刑拘后,海信仍表现出极大的收购兴趣,并表示9亿的出资额不会改变。

  据悉,在4月5日科龙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即有十几家境内外公司纷纷表示意欲收购科龙,其中包括诚通、长虹、海信、美的、东菱凯奇等国内公司和美国高盛、德意志银行等境外机构。

  这位高管表示,海信最近几年业绩表现良好,现金流充足,在中国家电业有一定品牌号召力。海信入主科龙,将有助于成就海信白色家电“霸主”地位。

  目前,海信接手科龙的方式暂时为托管,科龙的经营事宜将由海信负责。海信内部已经开始进行财务等方面人员的重新调配,财务人员将首先进驻科龙。

  2001年,顾雏军以4.46亿元的交易价格,收购了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6.43%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9亿元接龙根

  据记者最新了解,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信集团”)收购科龙电器(资讯行情论坛)(000921.SZ)一事已经得到高层认可,海信集团即日将进入科龙。

  知情人士透露,海信集团将接收格林柯尔手中持有的科龙电器26.43%股份,成为科龙电器第一大股东,但是具体金额目前还没有确定。

  海信集团接手科龙电器目前确定的是一份接管协议,协议就如何恢复生产有相当详细的安排。进入科龙电器之后,海信集团将全面摸清科龙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审计,然后才能确定收购的具体金额。

  之前,有关政府部门曾就科龙重组一事召集证监会、银监会、央行、广东省政府、全国工商联等五部门召开过两次协调会议,海信集团接收科龙已近成定局。

  知情人士透露,海信集团的诚意最终起了作用,在前一段时间高调喊出11亿元收购科龙的豪言壮语,实际上,海信也确实准备了9亿元真金白银以备动用。

  “目前国内其他家电厂商都没有这种实力。”这位人士说。

  曲折收购路

  据记者了解,证监会5月开始对科龙进行调查,海信7月与顾雏军进行接触。双方洽谈顺利。

  随后顾雏军被拘,证监会将重组一事全面交给地方政府,由广东省政府、佛山市政府和顺德区政府组成的重组领导小组操盘科龙重组一事,海信入主科龙一事一度陷入僵局。

  另外,政府重组小组甚至曾经考虑过是否将科龙破产清盘,但反复衡量之后,决定仍然保留企业。科龙拥有员工约3万人,在顺德的员工有1万多人。

  失去自由的顾雏军也写信给政府高层,表示虽然他个人犯了罪,但是希望能将企业保留下来。

  随后,美的、格力、长虹、中国通用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诚通、LG、海尔、香港华润、万和、格兰仕、惠而浦、TCL、红马国际等各巨头走马灯般的涌往科龙,在纷飞流传的各种版本中,顺德本地的家电企业美的集团、东菱凯琴集团、格兰仕集团,尤其是美的集团一度占了上风。

  8月初科龙集团的一位高层声称,现在有10余家企业纷纷对科龙表达了合作意向,但是顺德政府更希望科龙由“本地企业接管”,所以目前真正有希望的是这三家顺德地区的企业。

  将企业保留的方针确定之后,剩下的事就变得简单了。首先,重组领导小组不希望再引入一个资本玩家;其次,本地企业因为和当地政府之间关系复杂等种种因素也被排除在外。

  科龙新闻发言人刘伟湘对媒体说,科龙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停产,一直在接国际订单,上半年已完成3亿美元的代加工。他说,如果有7亿至8亿元的启动资金,估计在3个月内就可以恢复到5月的生产销售水平,在年底可以基本恢复原来的生产规模。

  环顾四周,在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行业竞争背景下,家电企业中能拿出“七八个亿启动资金”的并无太多人选。海信的最高报价和具有诚意的方案最终打动了重组领导小组,对股份仍然拥有所有权的顾雏军也属意海信,海信最终胜出。

  虽然科龙发布公告称总计4.04亿元被侵占,但科龙的窟窿究竟有多大,现在海信以及当地政府都还没有清晰的概念。势在必得的海信首先着眼进入科龙,恢复生产,然后摸清账务,确定谈判价格。“但是原来11亿的报价原则上仍然有效。”

  格林柯尔持有上市公司科龙电器26.43%的股权,共计2.62亿股。根据科龙200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每股净资产为2.89元。据此计算,格林柯尔的股权所对应净资产为7.57亿元。海信集团11亿元的报价,相当于每股近3.8元。

  海信的图谋

  知情人士透露,海信和科龙双方产业的互补性是海信下决心攫取科龙的最重要原因。

  在当前的家电市场上,彩电方面,海信屈居创维之下位列老二,但在白色家电——冰箱和空调方面,意图突破的海信在市场上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但这恰好是科龙的强项。从这方面来说,二者之间的联合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根据2005年海信电器(资讯行情论坛)(600060.SH)的半年报,2005年上半年,海信电器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净利润3387万元,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与主营业务彩电40亿的收入相比,海信在电冰箱方面4亿元的收入不值一提,但这正好是科龙的强项。

  科龙可以说是中国制冷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尽管四度换帅,几度沉浮,容声、科龙品牌一直行业内的旗帜。

  由于科龙在5月初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供货商、经销商等对科龙的信心,使科龙在银行融资和赊账方面遇到困难,现金流的紧张对供货商的供货及与经销商的合作构成连锁性的冲击,影响了银行及科龙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令科龙错过了本年度的冰箱及空调生产和销售旺季,导致科龙2005年5月和6月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50%以上。因此2005年上半年的年报不能准确地说明科龙的行业地位。

  科龙2004年的年度报告显示,集团的冰箱销售重夺全国冰箱销量冠军。科龙集团冰箱产品共有三个品牌,科龙、容声和康拜恩,科龙品牌稳守高端市场,容声不断扩展中高端市场,康拜恩主打低端市场。

  空调方面,科龙也有高、中、低端市场三个品牌,科龙、华宝和康拜恩。2004年科龙的空调业务总收入较2003年上升约68%。2005年第一季度,科龙空调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4.57%。

  《江南时报》 (2005年09月12日 第二十版)

  作者:刘欣然 樊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