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为何要放弃反恐战争的说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09:25 南方都市报 | |||||||||
本报讯 (作者 梁文道) 华文媒体仍然使用“反恐战争”(War on terror)去描述美国对付恐怖主义的一连串措施,似乎丝毫不觉自从伦敦地铁爆炸案之后,美国政府其实已经悄悄弃用这个说法。现在,他们比较喜欢“抵抗暴力极端主义的全球斗争”(Global struggle against violent extremism)。从简单明确的“反恐斗争”到复杂拗口的“抵抗暴力极端主义的全球斗争”,中间经历了多少变化?它们说的还是同一回事吗?
语言学家都会告诉我们,语言很难做到完全中立,没有任何价值偏向也没有任何多余的隐喻。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和伯克利大学(UC Berkeley)的雷可夫(George Lakoff),就尤其喜欢分析政客和媒体的用语,探索它们传达的隐秘意义。不过这对我们干传媒和新闻的人来说实在很头疼。因为这表示我们很难如实客观地描述世界,然而客观如实却总被认为是我们应该信守的教条。 例如最近以色列完全撤出加沙地带,有些传媒就按照以色列官方的语言,把住在加沙的以色列人叫做“定居者”,而他们原来居住的区域则是“定居点”。但如果你看一看阿拉伯世界的媒体,这批“定居者”却被充满厌恨地称作“殖民者”。在“定居者”和“殖民者”中间,我们找得到更中性的语言吗?另一个例子则是在伊拉克袭击美军的“恐怖分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以前的美国传媒,会把那些对付入侵阿富汗苏军的人唤作“抵抗军”。“恐怖分子”和“抵抗军”的分别在哪里呢?还好,在这个例子里面,我们可以选择“武装分子”。 有时候,同一个媒体甚至可以用两种语言去描述同一批人,近日就有很多网民争论电视台处理新奥尔良灾区的手法,牵涉到这种语言的歧视。在拍到一群黑人从商店里搬粮食的时候,旁白说这是“一堆暴民”;但画面上出现的是一伙白人的时候,主持就会说:“看,居民们正在寻找食物。” 话说回来,美国政府为何要放弃“反恐战争”这个采用多年的说法呢?想当初,前国务卿鲍威尔就反对“战争”一词,他主张“犯罪”(Crime)更能描述恐怖手段的性质。但是对布什和他的幕僚而言,如果从罪案的角度去处理恐怖主义,岂不是要受制于国际法的束缚?反过来说,“反恐战争”设下的框架却可以使全美国进入战争状态,使总统握有更大权力,使战争以外的民生议题暂搁一旁,使异见人士变得不识大体很不爱国。但是轻易使用“战争”一词是有代价的,因为既然是战争,就肯定有终结的一天,而百姓会期待结局是胜利的。但是一方面死在伊拉克的美军数字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连老盟友英国都被拖了下水,宣布“反恐战争”赢了好像不大说得过去。于是涵义比较难解的“抵抗暴力极端主义的全球斗争”就登场了,它不只显得没有那么单边(因为它是全球的),而且还是很难终结的(因为它是“Struggle”,“斗争”而已)。 现代的传媒如果真想对受众负起责任,就不能只是追求客观真实了。它们还要小心言语,不能轻易跟随官方说法,也不能不提点它的受众:世界是复杂的,对世界的描述更是复杂。 (作者系资深媒体从业人员)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