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德国:谁当新总理很难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3:59 深圳特区报

  选举结果显示基民盟比社民党仅多3票,两者均未能赢得议会多数席位,政府组阁变数多

  德国:谁当新总理很难说

  如果所有联合执政谈判破裂,德将不得不再次举行大选

  德国第16届联邦议会选举结果显示,基民盟-基社盟目前获得225个议席,社民党获得222席,但双方都未能赢得议会多数席位。

  德国选民似乎要把这两个政治对手逼上联合执政的道路,而总理宝座最终花落谁家现在也难以断定。

  基民盟优势微弱

  根据官方统计,基民盟及其盟友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共获得35.2%的选票,领先于其他各党。被基民盟看好的合作伙伴自由民主党(自民党)获得了9.8%的选票。

  施罗德领导的社民党得票率约为34.3%,其盟友绿党的得票率约为8.1%。今年7月刚由原民主社会主义党改名而来的左翼党获得了8.7%的选票。

  这就意味着,基民盟与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加上自民党,也只获得了45%的选票,没有达到法定组阁所必需的半数。

  社民党“虽败犹荣”

  现在的问题是,尽管基民盟成为了第一大党,获得了优先组阁权,但它在这一问题上已经陷入困境。媒体普遍认为,为了组建稳定的政府,默克尔将不得不求助于老对手社民党,与之联手构建一个“大联盟”。而这种情况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还从未出现过。

  就在几个星期之前,基民盟在各类民调中的优势还十分明显,其支持率一度曾领先社民党20个百分点。这也正是默克尔阵营上下得知得票率后一片愁容的原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民党内“虽败犹荣”的气氛。对社民党领导人来说,至少他们成功地阻止了对手实现得票过半的目标。

  下届政府构成前景不明

  由于双方均未能获得超过半数的议席,而且社民党和联盟党两大政党的得票率相差无几,因此施罗德和默克尔都声称自己赢得了大选的胜利,将努力在自己的领导下组建一个“稳定”的政府。

  根据目前各党所获议席情况,考虑到其他各党都不愿与左翼党合作,德国下届政府构成有以下三种可能:由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大联合政府;由社民党和绿党以及自民党组成“红绿黄”联合政府;或者由联盟党和自民党加上绿党组成“黑黄绿”联合政府。

  然而,施罗德当晚已经明确排除了在默克尔出任下届政府总理情况下社民党与联盟党组成大联合政府的可能性,表示下届德国政府只能在他的领导之下。而自民党主席韦斯特韦勒当天则再次重申了不与目前执政的红绿联盟组成联合政府的立常因此各党在下届联邦议院中所获议席数必须等到两周以后才有分晓,从而也为下届德国政府构成增添了新的变数。

  如果所有谈判破裂,德国将不得不举行一次新的大眩(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分析

  选后政局两大疑问

  总理谁来当?

  基民盟微弱的得票优势也使得默克尔与施罗德谁将成为下任总理的问题依然是一个疑问。

  尽管承认选举结果与原先预期相比令人失望,默克尔还是急切地宣布自己获得了组阁权:“现在,重要的是为德国民众组建一个稳固的政府。我们……显然获得了这样做的授权。”

  与此同时,社民党主席明特费林则说,选举结果表明社民党已经“使许多人相信,这个国家希望格哈德·施罗德成为总理”。

  施罗德也表示,他希望能继续担任总理职务,因为没有其他人有能力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

  政局演变走向何方?

  尽管施罗德政府执政7年来在经济方面建树不大,但是基民盟在竞选纲领中提出的各项措施与执政联盟相关政策相比并无太多实质性区别,反而因为自身失误导致部分选民担心基民盟上台后大幅削减各项社会福利使自身利益受损,加剧了选民对未来的不安心理。

  此次大选结果,使得德国下届联合政府无论如何构成都必将是一个相互妥协的产物。对于正处于改革关口的德国来说,这种类型的联合政府显然不易解决德国目前面临的高失业、低增长、社会福利制度负担过重这三大难题,而且联合政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稳定都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可以说,大选后的德国政局面临着深刻变革,下一步的走向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新华)

  链接

  经济界表示失望

  德国经济界18日对大选结果扑朔迷离并由此造成新一届政府组成的不确定性表示担心和失望,认为可能最终导致政见相左的联盟党与社民党联合组阁执政,而这种“大联盟”将削弱政府推行政策的能力,是市嘲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欧元创新低

  受德国政局不明朗前景影响,亚洲汇市19日早盘欧元对美元

汇率跌至1欧元兑1.2145美元,其间一度跌至1.2134美元,是8月19日以来的最低价。(新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