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我抗议!——美国“反战母亲”白宫前被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3:32 舜网-济南时报

  在总统庄园前安营扎寨讨说法,乘大巴参加环美反战巡游,最后在华盛顿组织10万人的反战大游行,美国“反战母亲”辛迪·希恩从8月初至今掀起了新一轮反战热潮。

  26日,在为期3天的反战游行最后一天,美国警方在白宫旁的一条人行道上带走了希恩。

  从容被捕

  虽然是反战游行的最后一天,白宫和五角大楼周围还是聚集了不少游行示威者。在希恩与其他几十名示威者被带走前,警方还在五角大楼前带走了41名示威者。

  被警方带走前,希恩与大约200多人围坐在白宫北边的人行道上,这种举动似乎颇具挑衅意味。在警方三次警告均未奏效的情况下,“反战母亲”第一个被带上警车。

  希恩从地上慢慢起身,随后从容地被警察带上警车。在此过程中,身旁的其他示威者高喊:“全世界都在看着。”示威者还打着各种标语,上面写着“母亲们,对战争说不”、“战争可耻”等。

  美国公园警察发言人斯科特·费尔说,被带走的其他示威者都很合作,他们会被送往一个处理中心。履行过按指纹与拍照手续后,所有人会拿到一张标明日期的传票,随后就可获释。

  这位发言人解释说,这些示威者被带走的原因是未经许可组织游行,整个处理过程大概需要几个小时。

  与此同时,还有几百名示威者在白宫对面的拉斐特公园内举行反战活动。白宫前的几百名示威者每人手持一块牌子,每个牌子上写着一个在伊拉克阵亡士兵的名字。迄今为止,已有近1900多名美军士兵在伊阵亡。

  当天稍早些时候,在五角大楼附近被捕的41名示威者也将获得同样待遇:一张传票。五角大楼发言人谢里尔·欧文称,示威者堵塞了出入这个机构的道路,因此被控行为不端。

  星星之火

  今年8月6日,辛迪·希恩与50名支持者一起出现在布什总统老家、得州克劳福德农场的门外,她希望与布什总统一见,为在伊拉克战场阵亡的儿子讨个说法,并希望布什作出撤军决定。

  希恩的儿子、24岁的凯西去年4月在伊拉克的萨德尔城被反美武装打死。她的要求很简单:“我要问总统:‘你为什么杀死我儿子?我儿子是为什么而死?’”

  不过,这个要求一直没有获得满足。布什的态度始终如一:同情希恩,支持她与同伴表达观点的权利,但撤军没商量。

  经过近一个月的守候,希恩的个人举动最终酿成一场波及全美的反战热潮。

  随着布什假期的结束,聚集在希恩身边的反战人士也收起帐篷,开始为期三周、兵分三路的反战巡游。其间,反战人士途经25个州,呼吁前线士兵回家。

  巡游结束后,反战人士又在华盛顿组织了这次规模空前的反战游行,这也是继2003年伊战爆发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堪比战前一场同样吸引10万人之多、越战后最大规模的反战游行。

  游行当日,美国西海岸城市洛杉矶、圣迭戈、旧金山和西雅图成千上万名反战示威者与华盛顿的游行遥相呼应。

  不过布什本人并不在白宫,他正在遭受飓风袭击的科罗拉多州和得克萨斯州之间奔走,视察那里的灾后重建情况。

  在反战组织的资助下,反战人士还在全美14家报纸上刊登两个版面的反战海报,指责布什政府在发动伊战的原因上说谎。

  至此,希恩的反战事业达到巅峰。有人把她比作反战运动的“罗莎·帕克斯”,后者因反抗种族隔离制度的勇气,并最终导致种族隔离制度在美国终结,被评为25位最伟大的美国人之一。

  民意分歧

  在反战游行如火如荼开展时,数百名布什政策的支持者也相应举行了“挺战”集会,但声势远没有这么强大。

  民意调查也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美国民众在伊战和撤军上充满矛盾。

  盖洛普民意调查所本周调查结果显示,55%的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加快从伊拉克的撤军计划;《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联合调查显示,只有44%的民众支持伊战,这一数字跌至两年来的新低。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说,近几个月以来,民意调查结果始终表明,大多数美国人相信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错误,它没有让美国变得更安全。但民调也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支持马上从伊拉克撤军。

  这也许反映出这样一个信息:人们认同布什的警告。布什称:“如果照一些人呼吁的那样,马上从伊拉克撤军,那只会给恐怖分子壮胆,有利于他们建造一个向美国发动更多恐怖袭击的平台。”

  “我想告诉辛迪·希恩和她的支持者们:不要成为一群轻率的(自取灭亡的)旅鼠,”在伊战中失去丈夫的米兹·肯尼说,“反战游行可能对战争带来负面影响,它只会给敌人带来希望。”(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