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纺织业卡在转型之门(下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10:36 新华网

  与欧美的谈判峰回路转,而中国纺织业依然蹒跚前行。

  9月5日,与欧盟的最新一轮谈判解决了8000万件中国纺织品积压在欧盟海关的问题──这些货物由于超出了先前协议的输欧纺织品增长数量,而一度被禁止进入欧洲市场;此前四天,中美纺织品问题的第四轮磋商无果而终,随后,美国政府进一步批准对来自中国的胸衣及合成丝纺织品设限。

  这些针对纺织品的限制,缘起自当年中国加入WTO时的一纸协议:自单个国家的进口出现急剧和实质性的增加,并对进口国有关产业产生严重损害或有严重损害的实际威胁,则进口方可对该出口方采取保护行动。而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至3月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70.5%,对欧盟同比增长48.3%。进口方的统计方法与中国有别,所得数据增幅更大。

  这种增长的背景是,2005年纺织品配额体制走向终结。2005年之前,配额限定了每年准予进入进口国的纺织品类别和数量;2005年之后,配额取消,市场放开,理论上中国纺织企业将摆脱紧箍,大把地出口创汇。

  基于这种对后配额时代的预期,国内的纺织企业近年来大规模扩大产能。尽管产能明显过剩,大多数企业开工不足,尽管产业结构集中在低端、多数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竞相压低价格并由此招致反倾销,国内的纺织企业仍然寄希望于今年取消配额后的国际市场。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宏观调控未能有效防止纺织业过热,一定程度上缘于政府同样对后配额时代存在过高预期。

  配额走了,特保来了,自由贸易并没有如期而至。如何应对?纺织品制造商们采取了很多灵活的措施,诸如海外设厂绕过壁垒、与国外零售商组建合资公司、收购国外中小品牌、转向国内市场等等。灵活的贸易策略终究只能治标,业界戏称这些非常之道为纺织品贸易的游击战。

  就整个纺织产业而言,要从容应对不断翻新、充满变数的国际贸易摩擦,最对症的还是要在行业内部实现突破:企业做强、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提高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生产方式和外贸增长方式向集约方向的转变。然而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转型与升级意味着生死攸关,不转是等死,转型是找死,业界流传的怨言会不会一语成谶?如何在阵痛中浴火重生,这是纺织业亟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下篇:纺织产业升级考验政府战略

  半月谈记者 贺大为 冯源 王攀

  如果说纺织企业作为纺织产业升级的主体,更多地承担了升级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的话,政府的职能则偏向于宏观的战略规划。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如何引领广大纺织企业成功转型,对于政府而言是一次智慧的考验。

  政府的缺位与越位制约产业升级

  现在美国提起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诉讼时,连时间都越选越精。一位有着多次国际贸易诉讼实战经验的资深律师告诉半月谈记者:好几次都是在春节前夕发布立案公告,我们找企业没人,找部委没人。老美也知道中国人忙着过年哪!随着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中风起云涌的挑战直逼我国政府和企业。然而,我国对国际经济研究很不够,尤其缺乏长期的国际商业谋略。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赖存理主任一再向半月谈记者表达了他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深层忧思,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尝试市场经济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在现代经济中,我们的商品漂洋过海,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海。·····双方不评论三大难题·

  事实上,纺织业目前的困境与政府在某些方面的缺位与越位不无关系。2003年9月,有关部门大大降低了自营进出口门槛,这一新政与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预期结合在一起,极大地刺激了投资。绍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纺企老总感慨地回忆:那时候银行都送上门来,纺织企业老板经常要接见很多主动请客的行长。在地方,由于纺织业的原材料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地方政府出于做大GDP的动机,在全国产能业已过剩的形势下,依然为低水平扩张提供支持。绍钦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平告诉半月谈记者,地方政府不是不知道产能过剩,许多企业的机器出现了闲置,但还是虚机以待,寄希望于取消配额后的国际市场。更为关键的是,政策的支持导致了土地、信贷等要素的价格扭曲偏低,为粗放的增长方式提供了温床。这种非理性的偏向不但未能促进产业做强,反过来还压抑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提高效率上的投入。

  在外贸政策方面,过去出于外贸发展的需要,注重追求出口的数量增长,把外贸简单地理解为出口创汇。现在纺织品出口已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不应再一味追求出口的数量。要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改善将出口数量作为外贸出口考核指标的做法。

  政府未能有效引导,逐利为生的企业更不可能放弃眼前的利益,以放眼长远的明智态度进行自律。目前的纺织业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但统计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7年,企业的规模和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其生存方式,多数企业难以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贸易中看得长远。另一方面,在现有的产业格局中,单个企业即便认识到转变增长方式的必要性,但仍然在无序竞争潮流的裹挟之下,不能或者不愿抽身。有关专家和协会对产业升级的强调和对贸易摩擦的提醒由来已久,但无奈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纺织业在市场自由竞争中完成了第一轮发展,现在到了升级的转折点上,无序的自由已经不合时宜。对内进行有效组织,对外讲究应对策略,要把单个的企业整合起来强化整个产业,政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协会缺位何时破题

  欧美限制中国纺织品,一个基本的理由是保护其国内纺织品生产商的利益,在种种贸易壁垒的堆砌过程中,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各类社会组织起着骨干作用。然而,在对华贸易争端的磋商过程中,这些民间社团组织发现难以与中国有关方面实现对接。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不无自信地告诉半月谈记者,协会目前有好几百人,覆盖面很大。然而,这一脱胎于原纺织工业部的行业协会由于其官味太重,有时难以在国际交往中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同。行业协会属于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类。官方性质的协会有着类似于政府的身份,协会工作人员不少是公务员出身。中央党校赵黎青教授透露,一些官方协会的工作人员在与国外行业协会的人打交道时,自称是局级干部,对方根本就不明白。

  虽然行业协会在人员身份、运转机制甚至所谓级别等问题上与政府颇多类似,但在职权与功能上却与政府相去甚远。针对纺织企业竞相压价的现象,有人埋怨行业协会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限制。但实际上,协会在定价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广东省纺织协会一位高级工程师告诉半月谈记者,一些小企业只要有一分钱利润就接单,带动整个行业价格下降。此前产能的无序扩张同样让行业协会感到了无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曾直接发出化纤布投资和出口增长过快的警示,但多数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之置若罔闻。一位纺织企业老板在深受特保影响之后,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市场的教训比行业协会的指导深刻得多!

  出口也管不了。中欧第一次达成协议之后有空窗期,几乎所有企业都选择了冲关,希望能尽可能多出口。广东省纺织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曾经多次向会员企业发出警告,但是企业还是井喷一样地出口,结果被欧盟海关卡住了,最后还是商务部与欧盟整整谈判了两天一夜才解了围。

  应该由行会办的事情行会办不了,权力的虚置让企业更加不信任行业协会,一遇到麻烦,企业仍然习惯于找政府而不是行业协会。政府现在管理的事情还是太多,这部分挤压了行业协会的空间。一位副部级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认为,扭转这一局面有赖于政府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把行业协会能做好的事情真正放下来。·····双方不评论三大难题·

  产业升级呼唤政府、协会发力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高速增长,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无人可敌,但所获得的贸易利益与这一动态过程不符。原因之一是,中国纺织品服装中有很大比重是加工贸易、中国的一般贸易中大量产品是中低档产品;原因之二是,中国没有在产品的国际供应链中取得控制权,更没有进入供应链的高端。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赖存理分析指出,纺织业的产业链条为研发─生产─销售,我国目前的盈利部分主要在生产加工环节,盈利模式呈橄榄型,今后要逐步向两头大、中间相对较小的哑铃型过渡。战略层面上,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就是定方向、出政策、造环境和解难题。结构调整的方向定下来之后,对强化研发、销售两个薄弱环节的政策支持则是解难题的具体表现。

  一方面,我们通过与欧美谈判,力争维护国内纺织加工业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积极调整结构,加强制造业内的自主创新。导弹我们都能造出来,纺织业就搞不出高端的产品?赖存理认为,当前的主要问题还是重视不够。小企业是没有能力做研发的,因此,政府应想办法促进科研的发展,并科学引导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中国纺织业应利用目前市场扩张的契机,加紧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在国际供应链中取得一定的控制权。我们在营销领域还需要补课。很多纺企老总看到国外的产品卖得好,第一感觉就是不屑──这个我也会做──我们的确有技术把这些产品做出来,问题是我们是否有能力把这些产品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浙江博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戎巨川认为,在国内纺织产品冲击国际高端市场的过程中,自有销售渠道的缺失已经成为了制约全局的瓶颈,尤其是限制了自有品牌的发展空间。

  打造中国产品完整有效的供应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和利用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的力量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经过20多年出口的不断扩张,我国仍然没有能够建立起自己可以掌控的销售渠道,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服务业不发达。金融、保险、海运、法律、产品分销等与出口相关的部门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体制僵化、经营理念陈旧、技术落后与国际接轨的进程缓慢。因此政府要有计划地推进国内服务业的开放,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技术、管理方式、引进人才、引进竞争,更好地为我国制造业出口铺路搭桥。·····双方不评论三大难题·(来源:半月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