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二战三巨头 孙辈聚首论古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3日06:33 成都日报

  探讨雅尔塔会议的成败与得失

  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针锋相对

  6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巨头”,即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原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确定了战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势力范
围的划分。60年后,“三巨头”的孙子们齐聚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市一所大学,回忆祖辈们的峥嵘岁月,探讨雅尔塔会议的成败得失,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针锋相对。欢笑和辩论中,他们依稀再现了当年世界领袖们的风采。

  罗斯福外孙白宫里的王子

  柯蒂斯·罗斯福生于1930年4月。柯蒂斯的母亲安娜是美国第32任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唯一的女儿,备受宠爱。柯蒂斯出生时,外公是纽约州州长。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后,白宫就成了柯蒂斯的第二个家。

  柯蒂斯显赫的家世使他从小就过着和同龄人不一样的生活。他回忆道:“从我记事起,我就处在秘密保安的监护下。当我外公还是州长时就有警卫保护。大多数孩子都和同龄人一起玩儿,而我很多时间都是和卫兵在一起。”

  回想起住在白宫的生活,柯蒂斯觉得那是一种做儿童电影明星的感觉。他说,当时美国公众对他和他妹妹关注的程度就像今天人们对英国的威廉和哈里王子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我经常受到注意,我非常喜欢那种感觉,因为实际上我就是位王子,只不过不这么叫就是了。”柯蒂斯说。

  作为罗斯福总统孙辈中最大的孩子,柯蒂斯备受外公外婆疼爱。曾是财政部副部长后来又成为国务卿的迪安·艾奇逊说过,让罗斯福总统认真地考虑稳定金价的问题经常是不可能的,因为讨论这个问题的会议通常是清晨在罗斯福的卧室中进行,而柯蒂斯兄妹俩这个时候经常在那里玩。

  柯蒂斯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居了。柯蒂斯由母亲抚养。柯蒂斯的父母离婚后,母亲嫁给了《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约翰·伯蒂格。1946年,柯蒂斯的继父和母亲从西雅图搬到亚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在那里创建了一份报纸,柯蒂斯还在报社工作过。但是报纸办了两年就倒闭了,他的继父和母亲随即分手。柯蒂斯去掉了才用了没多久的继父的姓氏,但又不想改回父亲的姓。外婆艾利诺建议他用原本在名字中间一节的“罗斯福”当姓,于是就有了他现在的名字“柯蒂斯·罗斯福”。

  柯蒂斯坦言,“罗斯福”这个光环带给他的负担要超过带给他的祝福,使他总是做不好他该做的事。他觉得自己在联合国工作的18年一直背负着这个心理负担。

  柯蒂斯出现在至少20部关于祖父母的电视纪录片里,甚至参加过一部有关罗斯福总统的宠物狗“法拉”的片子的拍摄。他特别不能忍受电影或电视中歪曲历史的表现手法。例如,他提到电影《珍珠港》中罗斯福总统为鼓舞士气挣扎着从轮椅中站起来的情节,他批评这彻底是编造,是对罗斯福总统的不敬。

  斯大林孙子相貌很具“爷风”

  叶夫根尼·朱加什维利是一名退休上校和军事历史学家,虽已近古稀,但仍然精神矍铄。他个子不高,走在街上并不引人注目。但仔细端详,就会发现他与斯大林在身材和相貌上颇为相像,特别是那两撇胡子很具“爷风”,因为这份相似,他曾应邀在一部电影中扮演斯大林。

  斯大林一生中结过两次婚,有两子一女。朱加什维利的父亲雅科夫是斯大林与第一个妻子斯瓦尼泽所生的唯一的儿子,雅科夫出生两个月后斯瓦尼泽就死于伤寒。二战爆发后,雅科夫主动请缨到前线参战。战争初期,在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市附近的一场战斗中,雅科夫被德军俘虏。纳粹德国屡次试图用他和苏联政府做交易,换回被俘德军高级将领,但都被斯大林拒绝。1943年4月,雅科夫在柏林附近的一个集中营被纳粹杀害,当时叶夫根尼刚刚7岁。

  朱加什维利对爷爷的做法没有任何责备,而是表示理解。他说,当时斯大林正领导苏联抗击纳粹德国,如果用纳粹将军换回自己的儿子,那些战死疆场的战士的父母会怎么想,苏联人民会怎么想,所以他不能那么做,这不是斯大林的过错。

  据朱加什维利讲,斯大林孙辈8人中,见过斯大林的只有3人,而且3人都是在很小的时候见过斯大林。朱加什维利虽然也见过斯大林,但算不上是真正的见面。那是在红场举行的一次阅兵式上,朱加什维利作为军校方队的一员,有幸一“瞥”站在检阅台上的爷爷的容颜。后来有人问他当时有何感受,他回答:“能有什么感受,我必须跟队伍看齐。”

  谈起斯大林,朱加什维利口气中充满自豪。他说,斯大林上台时的苏联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是他将这个国家变成了工业国。朱加什维利不认为祖父是个残酷的人。他说,现在有人不断攻击、污蔑斯大林,试图否定斯大林所做的一切,在他看来,这并不客观,因为他自己就是学历史出身,他可以从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角度来评价斯大林。他说自己的任务就是捍卫斯大林的名誉。

  朱加什维利的两个儿子因受到反斯大林宣传的影响,曾一度对斯大林十分反感。但在他的影响下,两人逐渐改变了对斯大林的看法。

  而且,作为斯大林的孙子,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譬如说,我进大学不用考试。”朱加什维利举例道。

  丘吉尔孙子和爷爷太多相似

  1940年10月10日,小丘吉尔在德国对英国的狂轰滥炸中降生。那时,他的爷爷刚刚成为英国首相不久。小丘吉尔与爷爷有着太多的相似:他们的名字都是温斯顿·丘吉尔,喜欢写作,后来又都投身政界。

  跟爷爷同名让小丘吉尔蒙受了好多“不白之冤”。比如,他给别人打电话说自己是温斯顿·丘吉尔时,总会听到对方将信将疑地嘟囔一句:“这个人不是早就死了吗?”

  他15岁那年跟母亲到纽约去玩。他在游乐场玩射击游戏时引起了一个保安的注意,这位彪形大汉对他说:“孩子,你的枪法不错啊,你叫什么名字?”小丘吉尔就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了他。这位保安差点没把嘴里的雪茄给咽下去,他定了定神说:“你要是温斯顿·丘吉尔,那我还是玛丽莲·梦露呢!”

  小丘吉尔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于1964年加入战地记者行列。在报道越南战争时,他冒着生命危险跟随美国空军进入战场。

  小丘吉尔富有冒险精神,他曾驾驶单引擎飞机飞行3.2万公里环游非洲大陆。小丘吉尔共出过7本书,其中最畅销的是他与他父亲伦道夫合著的《六天战争》,该书讲述了以色列对阿拉伯邻国发动的闪电战。

  1970年,他成为英国下院议员,在当时是下院最年轻的保守党议员。1978年6月,他以议员的身份访问中国时受到当时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接见。他还兼任过驻中国特派记者。

  小丘吉尔曾经披露过一段爷爷讲述的有趣的故事:在雅尔塔会议期间,斯大林知道丘吉尔特别喜欢抽雪茄和喝威士忌酒,于是有一天晚上专门约丘吉尔一道谈天,喝格鲁吉亚白兰地。次日早晨,当丘吉尔醒来后发现对昨晚所谈内容一无所记。丘吉尔慌忙问斯大林:“但愿您不要过于在意我酒后说过的话。”斯大林回答道:“尊敬的首相先生,我想我们昨天晚上都喝多了。不过您别害怕,因为昨天晚上唯一一位在场的人,即我们的翻译官,已经被我枪毙了。”

  不过在1991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英时,小丘吉尔碰巧坐在戈尔巴乔夫的英文翻译旁。休息时,他把上述爷爷讲给他听的故事讲给这位翻译官听,孰料翻译官脸色倏然大变,而且义正辞严地回敬说:“您真是太可笑了,丘吉尔先生!当年我的父亲就是斯大林的翻译官,他不仅没有被枪毙,而且寿命很长,很晚才离开人世。”

  再聚首惺惺相惜

  斯大林的孙子叶夫根尼·朱加什维利矮小粗壮,是一名退休上校和军事历史学家。柯蒂斯·罗斯福是一名教育家,先前出任过联合国外交官,个子高挑,谈吐优雅,与他祖父一样戴着眼镜。小丘吉尔则比他爷爷稍瘦,只是没有夹着老丘吉尔当年具有“标志”意义的雪茄,他现在是一名作家和政治人物。

  丘吉尔的孙子温斯顿·丘吉尔率先冲着朱加什维利说:“祖父推崇你爷爷为战时最杰出的领袖。”但他说,丘吉尔当时“担心苏联红军踏进欧洲的门槛后,会给欧洲带来什么样的命运。”

  朱加什维利认为,尽管“三巨头”私人关系当年看似不错,但斯大林实际上认为美国和英国不可靠,视为对手。“他们没有联盟,只有殖民地利益,”朱加什维利说,“是危险团结了他们。一旦大战结束,丘吉尔就想对苏联发动战争。”

  忆往昔峥嵘岁月

  罗斯福的孙子柯蒂斯·罗斯福认为,美国珍珠港遭受袭击以前,老罗斯福所有避免陷入大战的努力都归于失败。他还认为,“除了俄国人,没有人在雅尔塔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人认为,正是雅尔塔会议才导致东欧地区被前苏联控制数十年之久。美国总统布什也曾表示过:“雅尔塔会议是历史上的一个大错之一。

  丘吉尔的后人与他祖父一样,站在罗斯福一边。他说:“谁握有控制权,谁的话就是法律。斯大林当时已经控制了半个欧洲,(丘吉尔和罗斯福)束手无策。”

  朱加什维利表示不敢苟同。他认为,考虑到苏联在二战中付出的巨大牺牲,雅尔塔会议上的“瓜分”并无不公。另外,“联合国的创立是件好事。”

  看现实又生分歧

  当话题转到伊拉克战争时,“三巨头”的后人们又产生了分歧。不过,分歧主要出现在罗斯福和丘吉尔之间。

  小罗斯福认为,目前最严峻的地缘政治问题是美军占领伊拉克。“我认为这是个大错误。它反映了我所秉持的美国价值观遭到了损害。这些都是陪着我成长的价值观,但如今眼睁睁看它们被抛出窗外。”小罗斯福自我解嘲说,他的这番见解可能与他现在生活在法国有关。

  小丘吉尔反驳说:“美国和盟友正在一个困难的环境里做一件出色的工作……(他们)冒着邪恶的恐怖袭击,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推动民主。”

  此外,小罗斯福对欧洲统一的前景比较看好,尽管法国和荷兰国民在近期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洲宪法。“我不知道老罗斯福会怎么认为,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他应该会热切期盼欧洲重新统一。”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对欧洲一体化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据新华社、中国日报)(来源:成都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