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照亮自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6日02:46 舜网-济南时报 | |||||||||
从40多年前开始的研究,让3名科学家4日赢得了瑞典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的青睐。 美国人罗伊·格劳伯和约翰·霍尔以及德国人特奥多尔·亨施的光学研究从理论而至于应用,给人类生活创造了便利,也丰富了色彩。
如今,获得全球物理学界最高奖之际,这些科学家所获成就也照亮了他们自己。 笑话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宣布本年度获奖名单时,正值美国东部时间4日凌晨,哈佛大学教授格劳伯处于睡梦中。 躺在马萨诸塞州家中,现年80岁的格劳伯在电话铃声中醒来。 国际长途电话线的另一端,是一名瑞典科学院官员,向他通报获奖事宜。“我难以相信他说的话,”格劳伯当天上午告诉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的听众,所以最初反应那是一场笑话。 “虽然知道现在正是(宣布诺贝尔奖的)时候,”他说,“但(我自己获奖)这件事从来没有出现在脑海里。” 稍后,在哈佛大学为他专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格劳伯解释说,“后来,我相当熟识的两名瑞典科学家打来(祝贺)电话,更让我无法确信,至少增加了那是开玩笑的可能性。” 一名记者问及他准备如何花费诺贝尔奖所附有的奖金,老人作惊讶状:“还没有人向我提到过会有现金。” 惊喜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看来,格劳伯1963年发表论文,把量子理论运用于光学,堪称“量子光学之父”。 依照量子光学理论,光不只带有电磁性质,同时也带有粒子性质。 所以,在总额相当于130万美元的诺贝尔物理奖所附奖金中,格劳伯将享有半数。 在格劳伯奠定的量子光学理论基础之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霍尔和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教授亨施结合原子物理学原理,1984年创制了精确测量光谱频率的手段。 由评委会定夺,霍尔和亨施分获奖金的另一半。 “这是一场惊喜,”现年71岁的霍尔得知自己获奖后说,“这是大喜事。” 不过,霍尔强调,他与亨施所取得的成果源于“团队努力”。至于奖金的用途,他有意设立一份奖学金,资助就读科学和技术课程的学生。 “我极有兴趣帮助那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年轻人,”他告诉一名路透社记者。 幸福 对于研究方法论,霍尔说,“更为仔细地观察意味着能够得出更为有用的结果。更有意识地投入工作是提出更多疑问的一种有效方法。” “我认为,”他说,“精确测量课题是使科学趋于成熟的一条途径。” 三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使改善激光性能、精密计时器和全球定位系统成为可能。 而在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的一间办公室内,亨施预言,光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进一步增加光纤通信的容量,“以至于有一天大家可以在自己家的起居室内观看三维立体电影。” 与满屋子记者见面,亨施感触:“如果知道(获奖),我会打上领带。” 谈及先前对诺贝尔奖的期许,亨施说,“我有一线希望……我期待自己在(候选人)名单上。” 而获奖的效果,对他而言,则是“张口结舌,但(心里)特别高兴、幸福……现在,我要开始试着适应这件事。” 亨施说,物理学既是一份职业,也是一份爱好。获奖是他职业的顶峰。 年届63岁,至今依然独身,但“我拥有与物理学相关的所有玩具……这帮助我不断产生新点子。” 光,引领格劳伯、霍尔和亨施一生。 光学,占据着这3位科学家的全部学术生涯。 最终,对科学的贡献,使他们成为公众关注目光的焦点。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相关专题:2005年度诺贝尔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