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鸟儿为什么歌唱?一本新书打破了物种界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05:00 都市快报

  鸟儿为什么唱歌?传统说法是为了求偶,为了保护领地。戴维·罗森堡在演奏单簧管时,画眉和琴鸟会以自己的歌声来配合他,变成人鸟二重奏。这种时候,它们是为了求偶还是保护领地?或者只是出于兴趣?身兼作曲家、哲学家、单簧管演奏家、业余鸟类学家的罗森堡说:鸟儿为什么唱歌?因为它们能唱。

  巧嘴画眉来伴奏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戴维·罗森堡正在他家附近的芳德利峡谷自然保护区观鸟:“瞧呀,一只黄色的鸣鸟,一些红喙的啄木鸟。再听,听右手那边,有几只颊白鸟,大约有四五只吧,现在我们看不到他们,但这首长长的复杂的歌是它们的作品。”

  43岁的罗森堡住在美国纽约州的冷泉。他的身份很多,作曲家、哲学教授,同时也是单簧管演奏家和一个业余鸟类学家。他的新书《鸟儿为什么歌唱:一段探索神秘鸟鸣的旅程》,讲的就是他自己与各种鸣鸟合奏音乐的冒险历程。在与书同名的CD里,则收录有他与一只澳大利亚琴鸟的二重奏。

  一次偶然的机会,罗森堡发现鸟儿能和他进行音乐互动,并且因此开始探寻鸟儿为什么歌唱的问题。

  2000年3月,罗森堡受邀来到匹兹堡的国家鸟类园,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鸣禽。当罗森堡在演奏单簧管时,吹了几小节后,一只画眉加了进来,开始和着他的曲子唱起来。让罗森堡不敢相信的是,这画眉居然在根据他的调子变化着自己的歌声。

  他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人们总是说,鸟儿的歌是固定的,它们只是把固定的歌唱出来而已。但是,罗森堡发现,如果他的调子变了,画眉的歌声也会相应地变化。

  “天哪,我在和一只画眉即兴演奏。”这次经历让罗森堡开始了5年的全球旅行。那只鸟在想什么?这是音乐还是语言?它想捍卫自己的领地,还是想找个伴侣,或者只是出于兴趣才歌唱?在5年的旅行中,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他脑中。

  害羞琴鸟录专辑

  罗森堡先是和笼鸟一起现场演奏,并且在录音棚里把鸟的歌声与乐器混合。最后一步是在纯粹的野外,在鸟儿的自然栖息地中,争取与这些歌手达成互动。去年,他终于做到了这点。

  2004年,罗森堡来到了澳大利亚,在兰明顿国家公园找到了二重奏的演奏伙伴———琴鸟乔治。

  琴鸟是澳大利亚的国鸟,长得有点像雉,有着华丽的尾羽。16根尾羽向前展开时很像希腊的一种七弦琴,因此得名琴鸟。琴鸟的叫声十分复杂,它的“曲子”,是我们所知的最复杂的鸟曲。它模仿声音的本领不可思议,尤其是雄鸟,几乎可以模拟任何它听到的感兴趣的声音,如密林中其他鸟的叫声、人的高喊声、鹦鹉飞行时的扇翅声,甚至汽车的喇叭声。琴鸟会把学会的声音进行精心编排,变成自己的歌。这样的曲子,结构就像我们的曲子一样,有开头、中间和结尾。

  琴鸟酷爱唱歌,可以整天整天地唱,一边唱一边舞,也就是让巨大而美丽的尾羽在头部上方有节奏地轻遥

  虽然在密林中,琴鸟的鸣叫声都能传出1公里远,但这种鸟生性害羞,不等人靠近就躲了起来。乔治是个例外,不那么怕人,澳大利亚鸟类学家西德·科蒂斯已经对它研究了25年。于是在黎明时分,罗森堡去了森林,找到了乔治,等表演开始。乔治唱了一会儿后,罗森堡开始吹单簧管,努力和上乔治的声音。

  之前鸟类专家曾警告罗森堡,这时候乔治肯定会跑开。但是,乔治没有跑开,而是一直唱着。罗森堡的解释是,一旦琴鸟开始表演,它就渴望把歌唱完。有趣的是,为了配合单簧管那陌生的声音,乔治还稍稍地改变了自己的歌声,作为回应。

  罗森堡把这段合奏录了下来,成为新专辑的曲目之一。后来,他和吹笛子的迈克尔·佩斯特尔一起,在墨尔本附近的野生动物园里,和一只人工环境里的琴鸟来了一段合奏。

  夜莺现场音乐会

  和鸟儿一起演奏,罗森堡并不是第一人,他在书里写了一个大提琴家与夜莺的故事。

  上世纪20年代,英国大提琴家碧翠丝·哈里森移居到乡下,春天时她喜欢在户外练琴,夜莺的歌声伴着她。哈里森听到,夜莺们能把颤音的时间把握得非常准确,配合着她大提琴的琶音。

  这样过了一阵子,每当哈里森开始演奏,夜莺们就会歌唱,配合得非常默契。1924年,哈里森设法说服了当时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主管雷斯男爵,在她的花园安排一场大提琴-夜莺合奏的现场直播。当时最新的科技,世界上首次户外直播,是这样的题材?雷斯最初觉得难以接受,而且,万一夜莺们拒绝合作怎么办?

  整整载了两卡车的设备,一群工程师忙活了一整天,总算把一切安置完毕。同样的工作,现在只需几分钟。麦克风被安在夜莺寻常唱歌位置的附近,哈里森穿着华丽的演出服,就如在伦敦的剧院表演。但她和大提琴的位置,是在一条泥沟的旁边,紧挨着鸟儿的树丛。这样,一个麦克风就能管住人和鸟。

  哈里森开始演奏第一曲,鸟儿们没出声。第二曲,没出声。就这样过了一个多小时,看来情形很不妙。可是,刚刚过了22:45,距直播结束还有一刻钟的时候,夜莺突然开始唱了,伴着哈里森的琴声。

  鸟儿真的是在即兴演奏吗?很多人认为这种说法很不严谨,但听众们没这么苛刻。超过100万听众从电波里听到了这场演奏,哈里森收到了5万多封赞美的信。经过这个晚上,哈里森成为同时代最著名的大提琴家之一。

  一年一度的大提琴———夜莺双重奏成了BBC的保留节目之一,现场直播了12年。再后来,是现场直播夜莺的歌声,一直持续到1942年,因为二战而结束。

  音乐特点都具备

  与鸟儿进行音乐上的互动,并不是罗森堡的目的,而只是他研究工作的一部分。鸟儿为什么歌唱?他一直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想,自己身为音乐家的身份,可能会提供一些特别的线索,有助于解决这个迷惑了诗人、哲学家和科学家几百年的问题。

  现在,他的看法是,鸟类唱歌的理由与人类唱歌的理由一样:因为它们能唱。生物学家的传统观点是,鸟唱歌是为了保护领地和吸引伴侣。大部分情况下这是事实。但是罗森堡说,很多鸣禽所唱的歌,从实用角度来讲其实是不必要的。比如琴鸟,有时候附近根本没有雌鸟能听到它的歌声,但它也会一口气唱上几个小时,直到把一支非常复杂的歌唱完。

  而且,仅仅是求偶和保护领地的话,歌似乎也没必要这么复杂。像嘲鸟、夜莺和画眉等鸣禽,都能唱极端复杂的歌。即便它们不能唱这么复杂的歌,求偶和保护领地都没什么问题。根据鸟类学家彼得·莫里特的研究,唱得最好的那只嘲鸟,不一定就拥有最高的求偶成功率和最好的领地。

  罗森堡说,这不是说科学是错的,只能说,我们对于鸟儿为什么歌唱,并不像我们自以为的那样了解。他举出达尔文的看法为例。在达尔文的《人类起源》一书里,有两章是关于鸟的。达尔文认为,鸟有一种天然的审美感,欣赏美,这是它们有美丽羽毛和美妙歌喉的原因。罗森堡说,许多当代的生物学家不会像达尔文这么大胆,因为美学不是一种能测量的东西,而科学必须精确更精确。

  但是,直到20世纪,鸟鸣才得到科学的认真对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终于能将那又快又高的鸣声录下来,并且放慢,用声谱仪转换成图像。结果,作为音乐家,罗森堡从转换过来的鸟鸣声图上,看到了定义人类音乐的诸多特点:节奏、结构、反复、变调……因此,他相信,自然界里有音乐。早在语言出现前,歌与曲就已出现了,而且已经进化到了相当的程度。罗森堡认为自己的新书打破了物种的界限。(朱娅珍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