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巴拉迪IAEA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09:54 南方都市报

  巴拉迪IAEA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今年共199个提名,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总干事胜出众望所归

  “他们在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诺贝尔奖委员会

  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终于在10月7日揭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该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获得了这项殊荣。

  不信

  在维也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巴拉迪一如往日的平静和沉稳。“得奖(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很强的信息——再接再厉,做事公正,行事正派。”他说,“那正是我们努力去做的。”

  “我们的工作得到大众支持,毫无疑问,这一事实有助于现今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包括朝鲜、伊朗和核解除问题等。”巴拉迪还说,他曾深信自己不会得奖,因为他并没有接到委员会例行的提前电话通知。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言人马克·维德里加伊利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例行电话打到了办公室,而巴拉迪当时正在家中。巴拉迪在观看电视直播时,才得知这一喜讯。

  “巴拉迪得知获奖后,仍然很冷静,也很谦虚。他将此视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对其本人和整个原子能组织近些年工作的支持,这既包括反核扩散努力,也包括促进世界裁军进程。”

  深意?

  在美国决定进攻伊拉克前,巴拉迪领导的国际原子能机构跟美国大唱反调,认为伊拉克国内没有核武器。因此,美国媒体关心,授予巴拉迪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诺贝尔和平奖是否在向外界暗示,美国在开战前应更多地听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建议。

  当美联社就此问题问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前任总干事、联合国监核会前主席汉斯·布利克斯时,布利克斯认为,这一奖项必将增强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这一机构防止核扩散的努力。“这增强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权威地位。对症才能下药,国际原子能机构就是诊断症状的地方。”布利克斯说。

  众望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共收到199个提名,创下被提名人数历史新纪录。在最终结果水落石出前,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埃及人巴拉迪已是得奖大热门之一。巴拉迪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诺贝尔和平奖正式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在奥斯陆市政厅举行。

  中欣

  反应

  一个完美的奖励

  在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这项决定后,世界各地人士纷纷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巴拉迪表达了祝贺与称赞。

  俄罗斯:绝对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俄政府对诺贝尔委员会的决定表示支持。俄罗斯总统普京外交政策顾问谢尔盖·普里霍季科说:“这绝对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英国:这是一个完美的奖励

  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也发表声明,对诺贝尔委员会的决定表示欢迎,同时对巴拉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祝贺。英国前驻联合国大使格林斯多克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奖励。”格林斯多克对英国《天空新闻》说:“巴拉迪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绅士,也是一位一流的埃及人。”

  芬兰:这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芬兰前总统马尔蒂·阿赫蒂萨里说:“这是一个完美的选择,他们的工作非常出色。”阿赫蒂萨里本人也是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被提名者。

  中欣

  新闻观察

  和平奖回归现实政治

  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无疑成为了国际和平最大的敌人和国际社会的最大难题。但是,令人颇有些感到不解的是,从2002年到2004年,从美国前总统卡特、伊朗律师希林·伊巴迪到肯尼亚的旺加里·马塔伊,诺贝尔和平奖没有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与现实政治紧密结合,对于人权和环保主题的关注使它远离了战争的血腥,越来越远离了政治的纷争。

  在六个诺贝尔奖项中,和平奖被公认为争议最多、受政治影响也是最大的。在许多时候,不仅被提名的候选人有争议,而且评选过程和评选结果都更有争议。和平奖前后共有16年空缺,或许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诺贝尔和平奖争议之大、评选之难。

  但可以相信的是,今年评选的结果将会是这几年来最没有争议的一次,今年评选委员会的工作也是这些年来最轻松的一次。这不仅仅是因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总干事巴拉迪出色的工作,还在于核问题无论从任何角度和立场来看,都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这次评选委员会对于现实政治的回归无疑会对所有人的胃口。

  从打击恐怖主义角度来说,任何国家最为担心的就是恐怖主义组织与核武器结合起来。在刚刚结束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第49届大会上,“防止非法贩卖数据库”已经显示出近年来国际核物质走私现象日趋严重。国际原子能机构担心这些流入黑市的核物质会被恐怖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用于恐怖目的,比如制造放射性散布装置和脏弹。而对于防止核材料扩散问题来说,国际原子能机构这样的多边组织的协调作用不可或缺。

  对于地区安全问题来说,近期的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无疑使国际原子能机构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评选委员会的决定体现出了大家对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作用所给予的肯定和寄予的期望。

  而随着近期油价的飚升,核能源的和平利用问题已经并将会继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以”加速扩大原子能对全世界和平、健康和繁荣的贡献“为宗旨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会在这方面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

  因此,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巴拉迪的获奖是进入21世纪以来诺贝尔和平奖最接近现实政治的一次,也是最接近“和平”一词最原始意义的一次。当然,人们也更为期望,在未来,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巴拉迪能够将和平与人类拉得更近。

  欣华

  简介

  巴拉迪其人

  巴拉迪1942年出生于埃及。1964年,年仅22岁的巴拉迪从开罗最好的法学院——开罗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得法律学位。他又先后于1971年和1974年在纽约大学法学院获得国际法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人们提到他时,经常称呼他为“巴拉迪博士”。

  从法学家到外交官

  年轻、身材高大的巴拉迪本科毕业后就进入埃及外交部工作,两次在埃及常驻纽约和日内瓦的联合国代表团任职。1984年,已积累了相当多国际组织工作经验的巴拉迪进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1984年至1987年,他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驻联合国代表,后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法律顾问和法律部主任,再后来又任对外关系部主任。1993年起任负责对外关系的助理总干事。1997年12月1日,巴拉迪接替布利克斯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2001年9月,获得连任。

  巴拉迪的夫人艾达·卡切夫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巴拉迪夫妇育有一子一女,女儿莱拉是名律师,儿子穆斯塔法是名生物工艺学家。

  严格而开放

  巴拉迪严格自律,这位维也纳最著名的埃及人总是避开他的同胞。

  巴拉迪家的一个熟人说:“你在整个维也纳也找不到一个会说多亏巴拉迪自己才找到工作的埃及人。”

  但看似不苟言笑的巴拉迪其实平易近人。他对自己的25名部下相当开放。他的办公室有这样的规定,每天上午任何时间,他的职员都可以不经通报就进入他的办公室。

  当他要写一份讲稿或一篇文章时,这名老练的法学家会让部下依次传阅草稿,直到每个词都恰如其分——有时甚至会修改25稿。一个词就可能决定战争或和平,他十分清楚这一点。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网站上,巴拉迪被描绘为“外交家、国际公务员及学者”。记者们评论说,巴拉迪在对媒体讲话时,表现很放松,逻辑却很严谨,是位训练有素的外交家。

  阿拉伯人身份

  巴拉迪的阿拉伯人身份既给了他优势,又平添了不少麻烦和猜忌。

  在伊拉克战争前夕的武器核查中,巴拉迪身为阿拉伯人的背景具有独特优势,更容易获得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信任。

  美国“眼中钉”

  在美国看来巴拉迪对伊朗的“软”立场,使得美国两年来试图把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的努力一直没能成功。

  巴拉迪一再跟美国对着干,自然让布什政府火冒三丈,想把他赶下台。为此,美国曾不惜动用窃听手段,以找出巴拉迪“包庇”伊朗的蛛丝马迹,逼巴拉迪下岗。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