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成功出访欧盟北约 总理接班人掀“乌克兰旋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16:59 新华网
成功出访欧盟北约总理接班人掀“乌克兰旋风”(图)
  9月22日,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右)与政府总理候选人叶哈努罗夫(左)接受祝贺。当天,乌克兰最高苏维埃(议会)表决通过了总统尤先科对政府总理候选人叶哈努罗夫的提名。新华社/法新

  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上个月炒了美女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的“鱿鱼”,把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长叶哈努罗夫推上了总理宝座。由于欧洲对此次人事风波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上任不到一个月,叶哈努罗夫就出访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和北约两大总部,意在消除西方对此次换将风波的疑问。与锋芒毕露的季莫申科相比,叶哈努罗夫一向为人低调,因此事先谁也不看好叶哈努罗夫的访问。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务实的叶哈努罗夫不仅得到两大总部的好评,而且在承认乌克兰市场经济地位和乌克兰加入北约等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外交成果。叶哈努罗夫此行一炮打响,在布鲁塞尔掀起了“乌克兰旋风”。

  ***出访欧盟北约,外交成果丰富

  当地时间10月6日,叶哈努罗夫访问欧盟总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举行会晤。在会晤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些摄影记者连连抱怨叶哈努罗夫不会摆姿势(pose),但这丝毫不影响两位欧盟领导人对叶哈努罗夫的评价。巴罗佐说:“我与叶哈努罗夫阁下进行了非常好的交谈。我们谈到了许多具体问题。”

  叶哈努罗夫则很少有空话。他说,他在会晤中要求欧盟早日承认乌克兰的市场经济地位,早日启动乌克兰-欧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的谈判,早日给予欧盟签证便利,支持和推动乌克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巴罗佐表示,叶哈努罗夫提到的这些具体问题将在今年12月1日基辅举行的欧盟-乌克兰峰会上有些眉目,甚至暗示届时欧盟可能承认乌克兰的市场经济地位。若巴罗佐的承诺能兑现,仅承认市场经济地位这一点就完全可以说叶哈努罗夫不虚此行。

  欧盟另一位领导人索拉纳与乌克兰的关系有些特殊。去年乌克兰“橙色革命”爆发时,索拉纳多次飞赴基辅斡旋,对尤先科登上总统宝座居功至伟。在会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叶哈努罗夫首先颂扬了索拉纳为乌克兰的和平与稳定作出的“伟大贡献”;投桃报李,虽然与季莫申科交情匪浅,索拉纳对叶哈努罗夫也非常友好,强调欧盟将极力推动乌克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月7日,叶哈努罗夫对北约总部的访问更为成功。叶哈努罗夫与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和北约26个成员国大使举行了会晤,一些成员国甚至当场就要求制定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时间表。夏侯雅伯会晤后也表示三点意见:一是北约的大门始终向乌克兰敞开;二是乌克兰要进行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为加入北约做准备;三是北约将致力于帮助乌克兰进行改革,加速其融入北约的进程。

  ***叶哈努罗夫印象:“脚踏实地”、“聪明”、“务实”

  北约总部发言人詹姆斯在发布会后对本网特约记者说,叶哈努罗夫当天完全征服了各成员国大使。很多大使都评价叶哈努罗夫是一个“脚踏实地的”(downtoearth)、“聪明的”(wise)、“务实的家伙”(practical fellow)。

  叶哈努罗夫1948年8月23日生于俄罗斯萨哈-雅库特自治共和国乌丘尔斯克区别利卡奇村,1967年中专毕业后,叶哈努罗夫开始在“基辅建筑”第四钢筋水泥厂工作,从车间工人干到厂长。后来,叶哈努罗夫又一步一步干到政府部长、州长乃至总理的位置。叶哈努罗夫的个人经历决定着他不如季莫申科张扬,不如她善于宣传自己,但叶哈努罗夫的脚踏实地的作风也正是季莫申科所欠缺的。

  两天来,虽然叶哈努罗夫在镜头面前表现不如西方政治家那么自如,不善于和镜头配合,但货真价实的外交成果却吸引着众多记者跟踪报道。看来,就算季莫申科自己来布鲁塞尔,虽然更会摆“pose”,但能否取得叶哈努罗夫此行所取得的外交成果和获得各界的广泛好评就很难说了。

  目前,季莫申科在欧洲仍有人脉。前不久,欧洲议会还有一些议员联合起来呼吁欧盟支持季莫申科,反对“已经腐败了的”尤先科政权。叶哈努罗夫此次向欧洲证明,尤先科炒美女总理的“鱿鱼”并没有错,接替季莫申科的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因此,叶哈努罗夫此次访问为尤先科政权扳回了不少分数,也为乌克兰未来政局走向埋下伏笔。在未来乌克兰政坛上,一旦出现尤先科阵营与季莫申科阵营对阵的情形,尤先科至少能得到欧洲的中立态度。(本网驻欧特约记者向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