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官频繁造访中亚引起俄罗斯中亚媒体忧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5:27 环球时报 | |||||||||||
近来,美国多位高官频繁访问中亚,其对该地区的浓厚兴趣引起世人关注。2005年10月4日,美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宣布,国务卿赖斯将于10日至13日出访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从今年4月至10月,在短短6个月时间里,这已经是美国高官第5次访问中亚了。 美高官频繁造访目的多 在4日的吹风会上,麦科马克强调,赖斯出访四国旨在鼓励这些开始向外部世界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高官频繁出访中亚。从今年4月12日开始,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问了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阿塞拜疆和吉尔吉斯斯坦。拉氏访问的用意是,加强美与5国的军事关系,为新上台的吉新政权撑腰打气,同时进一步推销美式民主,巩固美在该地区的既得利益。 7月25日至27日,拉姆斯菲尔德再次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及塔吉克斯坦。美军驻吉尔吉斯斯坦基地面临被关闭的危险时,拉氏再访该国,终于用经济援助换得吉允许美保留基地。对公务繁忙的美国防部长来说,在短短三个月内两次访问同一小国实属罕见。同时,拉氏成功说服塔吉克斯坦允许美军继续使用该国领空。据悉,今年10月中旬,他还将出访中亚国家。 8月14日,商务部长古铁雷斯代替赖斯,出席了吉尔吉斯斯坦新总统巴基耶夫的就职典礼,并与巴基耶夫和代总理库洛夫就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等事宜进行了磋商。 9月下旬,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弗里德对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行了访问,他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称:“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亚地区不是对手,美国不是想把俄罗斯从中亚挤走,我们的目的是与中亚国家建立合作关系,支持这些国家的改革。” 美中亚政策尚待完善 中亚是美国外交的一道新课题。因为中亚地区主要由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组成,长期以来“中亚”一词并不是美国外交家们的专业术语。这一情况在苏联解体后出现变化,而且,美看中中亚不仅是其北靠俄罗斯东临中国,还因为“中亚蕴藏着仅次于中东的油气资源”。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投向中亚的目光从游离不定变得“目不转睛”。美国的中亚战略基本思路是:利用中亚国家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削弱俄罗斯和伊朗在该地区的影响,并夺取俄在这一地区的能源开发和安全事务的主导权。在阿富汗战争打响后,美以反恐名义获得中亚国家的大力支持,以美为首的反恐联盟先后获得吉尔吉斯斯坦的甘奇空军基地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汉纳巴德基地及浩罕基地。同时,塔吉克斯坦也允许美军使用其领空。 2003年,美国在进行全球战略调整时提出了“新中亚战略”,图谋趁俄罗斯国力衰退之际,将中亚最终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这一新战略的内容是: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加大对中亚国家的政治、军事、舆论等多方面的渗透,支持“革命”,瓦解独联体,将俄排挤出去,同时牵制中国和伊朗,最终确立美在该地区的绝对主导权和影响力。 “9·11”事件后,中亚逐渐成为美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也是冷战后美俄等大国进行尖锐而密集的政治和外交斗争的少数区域之一。中亚国家的选举往往成为剧变的导火索。从格鲁吉亚、乌克兰到吉尔吉斯斯坦,无不如此。这其中,美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也是近几年来美俄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的具体做法是在双边框架内对这些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并在援助中附加政治条件,加强对中亚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大力推动这些国家的所谓“民主建设”,同时利用在安全领域的双边合作培植亲美人员,削弱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力。但美国在中亚推行的所谓“颜色革命”并非轻而易举,虽在格、乌、吉三国尝到了甜头,但随后的形势发展并不理想。 总的来看,美国的中亚战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推销美国式的民主和价值观,促进中亚各国经济和政治自由化;二是美军以反恐为名在中亚安营扎寨,强化其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不断加强与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三是控制油气资源,中亚和里海地区被称为是“21世纪的能源战略基地”,美国自然会为石油利益不遗余力;四是争夺中亚地区的主导权,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封堵中国的崛起,实现其北可遏制俄罗斯,东可威慑中国,南可防范伊朗的战略目标。 美对中亚了解并不多 苏联解体以前,中亚一直不是美国的外交战略重点,因此美国对中亚并不十分关注。过去美国媒体有关中亚国家的消息,都是由常驻俄罗斯或附近大国的记者采写。近几年,美国的主流媒体对中亚的报道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一些大媒体专门派出自己的记者常驻中亚。美国媒体在中亚的“颜色革命”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不少媒体甚至直接参与了“颜色革命”。当“革命”形势出现后,美国媒体就开始对美国支持的反对派领袖给予舆论支持,一旦“革命”成功,美国的媒体便向其他中亚国家传播,希望达到多米诺骨牌效应。 由于过去中亚一直不是美国的外交战略重点,而且中亚问题十分复杂,涉及政治、军事、历史、能源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因此美国的中亚研究也一直较为薄弱,专家并不多,连美国政府中也缺少中亚问题专家。近几年中亚形势变化很快,中亚成为美各大研究机构的热门项目。过去仅有哈佛大学中亚研究学会等少数几个机构研究中亚,现在几乎所有著名的智库和研究机构都设立了中亚研究项目,外交政策协会、传统基金会和卡内基基金会等研究机构都拥有一批中亚问题专家。美政府经常就中亚出现的重大事件,组织专题研讨会聆听专家看法。 俄罗斯中亚媒体表示忧虑 虽然俄罗斯对中亚地区的控制力日渐减弱,但其传统影响还在。为保住自己的“后院”,俄在不断同美进行争夺。俄罗斯试图在中亚建立一个盟友圈,反击美国的渗透和影响。同时,俄不断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军事合作,扩大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针对美国在中亚的一系列动作,吉尔吉斯斯坦著名的政论报《社会成就率报》指出,近一段时间美高官频频访吉,一个显著特点是,这些官员主要负责国防与安全事务。中亚的网络版杂志《报纸》评论说:“塔什干与华盛顿的裂痕将进一步加深,赖斯与卡里莫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已没什么好谈的了,因为美国已经把乌列入了专制国家的黑名单,但赖斯与中亚其他国家的总统还是能够讨论民主问题的。赖斯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谈话就会相当现实,因为纳扎尔巴耶夫正准备竞选连任。华盛顿当然希望哈、吉、塔改变要求美国从中亚撤离军事基地的立场。美国的观点是:上海合作组织(关于西方军队撤出中亚)的声明没有考虑到阿富汗的因素。如此看来,美国国务卿的访问计划既有最低限度的期望值,也希望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果。” 无独有偶,俄新社也在近期发表了评论:“美国像救火般地抢救自己的中亚基地。中亚对于美国非常重要,阿富汗反恐行动只是一个借口,使华盛顿有理由在中亚部署自己的基地。白宫不知为什么要竭力掩盖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已经使华盛顿有可能对中亚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内政治施加很大的影响。” 最后这句话深深地道出了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对美国的忧虑,“如果说美国对中亚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不能不令莫斯科担心,那么如今美国对中亚国家内政的影响则更令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塔吉克斯坦首都)和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担心。” 《环球时报》 (2005年10月07日 第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