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注德国议会选举专题 > 正文

欧盟国家能从德国此次大选中学到些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16:44 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上月18日的德国大选因朝野两派均未达到单独组阁所需的48.5%的票数,而使德国政坛随之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政府“选”而未决、新总理拖而难出的局面。虽然联盟党和社民党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于10日最终同意由联盟党的总理候选人默克尔出任下届德国政府总理,并立即着手就组阁举行正式谈判。但政治观察家和媒体对难产的新政府是否有能力驾驭未来的德国政局并不表示乐观。

  施罗德弃“小我”求“大利”的姿态

  德国主流媒体《明镜》周刊认为,目前的结果既反映出德国选民对德国经济、社会陷入困境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施罗德政府改革举措及其实施结果的失望和对默克尔上台后可能推行的相对忽视社会公正的、较激进改革的担忧。德新社的一篇新闻分析说,默克尔为了从施罗德手中夺得总理宝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妥协。有关人士说,在今后拥有16个成员的内阁中,每个党各占8位阁员。

  此外,在4个重量级的部长职务中,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和司法部长将由社民党人士担任。默克尔只为自己的联盟党争得了国防部长的重要职务。

  德新社的文章还披露,在允许联盟党人士出任议长的问题上,社民党也是狮子大开口:他们将得到两个副议长的职位,这实属少见。资深的政治分析家弗尔克尔·雅各布斯也认为,社民党是比较弱小的党,但却控制着关键部门,默克尔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但是,德国另一家主流媒体《世界报》认为,这是默克尔迫使“施罗德交权”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分析家们还认为,社民党在其他方面受益良多,这得益于施罗德弃“小我”求“大利”的高姿态。有消息称:施罗德在谈判过程中获得了默克尔的允诺:不触及德国的分产业工资谈判制度。工会支持该制度,但是商界领导人反对。社民党还得到保证,不对周日和周末发放的补助征税。

  德新社的文章说,正是在获得控制一些部门的权力后,施罗德才作出让步,为默克尔成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铺平了道路。

  新政府面临振兴经济的艰巨任务

  德国问题专家把施罗德“交权”的原因归咎于德国每况愈下的经济状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施罗德执政这七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1.3%,是联邦德国建国以来最低的;失业人数不断攀高,今年2月达到了创纪录的521.6万,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渐趋尖锐,德国经济与社会制度性弱点愈发明显,有人称德国已从欧洲经济的“

发动机”沦为了“大拖斗”。

  默克尔10日透露说,双方已就经济和社会福利改革等政策初步达成共识,但由于立场不同,双方在具体做法上的分歧仍很明显。双方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将在组阁谈判中就一系列棘手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如何对“僵化的劳工市场”进行深入改革、如何减少各级政府庞大的财政赤字等问题。

  目前舆论担忧的是,由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今后可能会因为双方相互制约而导致德国经济停滞不前,因为政府若由“势均力敌”的两大政党妥协产生,其政策措施必然会受到限制。

  眼下的德国政局,对其他欧洲国家的领导人无疑是一声喝斥;特别是对那些积极主张大力推进经济改革的人领导人,更是迎头一拳。

  有分析家指出:这些年来,“大欧洲”的梦想激发起了欧洲政治家们书写伟大历史的雄心壮志,他们信誓旦旦地要以改革来推进梦想的实现。但是,欧洲的老百姓却远没有那么高的热情,他们更关心的是工作、收入、福利与教育这些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这或许是当今欧洲国家领导人可以从德国此次大选中汲取的最有价值的东西。(阿彭)

  相关专题:关注德国议会选举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