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报报道台富商温世仁帮助甘肃黄羊川村脱贫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15:41 新华网

  美国《洛杉矶时报》日前发表文章,介绍台湾富商温世仁生前帮助中国甘肃省黄羊川村脱贫的故事:

  这个位于戈壁滩边上的村庄进入21世纪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漫漫黄沙覆盖着山川,贫穷的农民与他们的牲口一起挤在土房的屋檐下。没有人家有自来水,也没有商店卖衣服,只有用一股股的线织成的上衣和裤子。驴车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轰隆
声。在这个中国西北部被人遗忘的地方,似乎没人知道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正在蓬勃发展,或许也不知道网络正在改变世界。但是,突然间,一位千万富翁冒出了让这里繁荣起来的想法。

  一家高科技企业的老板温世仁听说了这个村庄,决定利用电脑的力量,把这里的3万村民带入信息经济时代。这位台湾富翁以前从未注意过这里,但他要把黄羊川村变成中国的首个“因特网村”。

  温世仁捐献了100台新电脑,并安排老师接受培训。他认为,通过向学生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他能很快培养出从事简单工作的劳动者,为寻求海外劳动力的西方高科技公司服务。

  然后,他开始在村里修建一座造价5000万美元、拥有140个房间的宾馆和会议中心,这里连接了高速网线,带有游泳池、桑拿和骑马、骑骆驼项目。温世仁打算让村民们自己来管理宾馆,并从中国东部邀请技术熟练的工人来培训他们。高科技公司的总裁们可以把这里作为有异域风情的会议场所,并了解黄羊川村的劳动力市场。这个项目将产生更多效益。

  就在一切进展良好之际,温世仁溘然长逝。

  无私的捐助

  2000年底大学同学聚会的一个偶然机会,温世仁听说了黄羊川村,并考虑他是否能匀出10年的时间,计划在整个贫困的西部地区建立1000个这样的村庄。他建立了“千乡万才科技公司”,并派他的朋友、大学同学林光信———第一个告诉他黄羊川村的人———来经营。现年58岁的林光信是一个性情温和的基督徒。当他第一次接触黄羊川村的学生时,那里的贫困和落后让他完全震惊了。

  林光信效力于温世仁位于东部城市天津的一家公司,曾经听一名在黄羊川村作过志愿者的前雇员说过这个村庄。2000年10月,林光信决定前往黄羊川村。

  他回忆说,那里的中学光线昏暗,没有图书馆、音乐教室和餐厅。午餐就是硬馒头就凉水。许多孩子上到初中就辍学了。网络就像是另一个太阳系的东西。当时他送去了11台旧电脑。学生们很快就适应了这种被中国人称为“电脑”的神奇机器。2个月内,学校就建起了自己的网站,学生们给林光信发电子邮件,感谢他捐献了这些设备。

  17岁的羞涩女孩郑好菊(音)说:“我第一次看到计算机,我喜欢用它画画。”

  林光信决定再送12台电脑,并每月向学校捐300美元,以保证学生们一周吃上3顿热饭。现在,孩子们在网页上描述自己村庄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

  很快,学校开设了一家公共网吧,给农民们上电脑课。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他们可以查询国内外新鲜农产品的价格,一些人还想了解最新型拖拉机的价格,以及哪里能买到最好的化肥和种子。当农民们获得大丰收后,他们决定尝试一下电子商务。通过在线买卖,他们卖豌豆赚了9200美元,卖中草药赚了2600美元,卖芹菜赚了800美元。

  林光信引发了温世仁对黄羊川村的兴趣后,温世仁送去了100台电脑,连同教学生打字和英语的软件。林光信说,一年来招收的学生增加了一倍,达到600人。

  大手笔的改造

  但真正令人瞠目的是2002年4月,温世仁首次造访黄羊川村为宾馆开工。多达1万名农民前来看望这位奇迹创造者。一些人走了10多里路,还有人骑马来。身手敏捷的人爬到树上为了看得更清楚,鼓声、歌声响彻初春的天空。

  温世仁对人们说:“我要盖一座五星级的宾馆,并把黄羊川村建成因特网村,因为我要让黄羊川村变为适应21世纪的知识经济农村。我希望你们不用再离家找工作。只要你们来到因特网村,就能创造财富,就能改变生活,就能保留你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政府也予以关注,改善了当地的道路,把黄羊川村升级为一个镇,植树造林并发展当地的旅游业。

  但2003年12月,宾馆尚未建成时,温世仁就在台湾逝世了,享年53岁。突然间,整个计划受到了人们的怀疑。尽管温世仁从未住在黄羊川村,但大家都知道是他的信念在推动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宾馆停工了将近一年时间,最终由温世仁的兄弟们捐钱完工。

  未完成的心愿

  今年初,宾馆开业,接待了一些台湾旅行团和温世仁公司的会议,但大多数时候都空着。许多大城市来的员工都走了,留下的也担心他们的日子屈指可数。学校的网吧也闲置着。

  30岁的胡旺龙(音)老师说:“目前在10年内赶上东部地区有点儿困难。我们的经济太落后了。温世仁先生走了,我们的发展肯定会慢下来。”

  林光信渐渐从温世仁逝世的阴影中走出来,并努力实现他的梦想。但他知道他实际上却要从头开始。林光信说:“温世仁先生把自己纳入了最初的商业模式。我们现在的工作是保留他的想法,但要重新设计和重新调整。”

  林光信放弃了所有依赖于温世仁提供资金的项目,把宾馆变为一个新公司。他放弃了以学校为基础进行全球采购的想法,把重点放在了村庄最充足的资源廉价劳动力上。从他在天津的基地开始,林光信为西部农民在东部餐饮连锁店、工厂和宾馆寻找工作。他与甘肃的企业家们合作,招收村民们从事这些工作。

  这些企业家们用一两台电脑建立起小型的“数字中心”,在因特网上与林光信进行交流,并向求职者展示工作地点、工厂宿舍和餐厅的录像片。随着数字中心的诞生,当地居民又开始求助于因特网,尽管与温世仁想像的方式不同。他们没有用网络来为黄羊川村寻找机会,而是用它到别的地方寻找机会。

  林光信说:“我听说东部沿海地区每年至少需要300万工人。西部有那么多人。没人在开发这个领域,我们可以。如果我们能播下1000颗种子,10年后,中国西部肯定会大为不同。”(完)(来源:参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