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印巴“地震外交”中的战略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18:00 新华网

  新华网新德里10月19日电(国际观察)印巴“地震外交”中的战略因素新华社记者张保平本月8日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地震造成巴基斯坦和印度3万多人死亡,200多万人无家可归。地震发生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均采取紧急行动,展开紧张的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与此同时,印巴双方围绕灾后救援方面的外交活动力度不断加大,既显示出双方试图通过“地震外交”表达和解的诚意,也暗含着某种战略上的考量。

  (小标题)“地震外交”有来有往

  地震发生后不久,印度就主动提出在救援方面给巴基斯坦提供帮助。印度总理辛格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当晚互通电话,讨论灾后救援工作等诸多问题。印巴双方的高级军官也迅速通过热线商讨了合作救灾方案。

  印度空军11日首先向巴基斯坦空运了25吨救灾物资,这是1971年印巴战争爆发以来印度首次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随后,印度允许巴方飞机在靠近停火线区域开展救援,并通过专列向巴基斯坦运送了86吨救灾物资。17日,印度再次用专列向巴基斯坦灾区运送第三批救援物资。印度还于18日向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灾民开通免费电话服务,以便让印控区和巴控区的灾民在半个月内免费进行电话联系。

  印度在地震之后的表现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据报道,印度主动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获得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肯定。而巴方对此并没有等闲视之。穆沙拉夫总统18日提议,开放印巴实际控制线,让“每一个克什米尔人”穿越实际控制线救助灾民和进行灾后重建。巴方还对印度提出派军用直升机提供救援的建议表示欢迎。

  (小标题)克什米尔局势依然堪忧

  印巴之间的“地震外交”,反映了两国对克什米尔问题的高度重视。印度与巴基斯坦都声称拥有克什米尔主权,过去三次印巴战争中有两次冲突发生在这一地区。双方也曾于2002年险些再起冲突。在过去的两次冲突中,印度占了不少上风。虽然印度声称整个克什米尔地区都属于印度,但仍然主张维持实际控制线作为两国边界的现状。巴基斯坦则表示克什米尔问题不宜久拖,应通过当地居民表决或者国际社会的介入来解决这一争端。两国在克什米尔发生地震时积极开展救援和外交斡旋,也是显示对该争议地区拥有主权的一种表现。而双方所表现出的积极主动,则是在为今后的政治谈判争取主动。

  然而,就在两国为救援问题各有表现的时候,克什米尔地区的安全问题却凸现出来。18日上午,两名武装分子突然出现在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戒备森严的高官居住区。印控克什米尔教育部长吴拉姆·纳比·洛内在家中遇袭身亡,一名印共(马)负责人则侥幸脱险。

  虽然地震使克什米尔地区武装分子的元气大伤,但渗透活动仍未停止。印度军方一高官16日说,8日发生的地震已使700名盘踞在那里的武装分子丧生。印度国防部长慕可吉当天也说,自地震以来,武装分子共进行了5次武装渗透活动,约有近30名武装分子被击毙。

  (小标题)印度“地震外交”意味深长

  印度在克什米尔地震后主动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除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考虑,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

  首先,印度想成为政治大国,把加入联合国作为重要外交目标,因而积极致力于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地震发生后,印度在第三天就向巴基斯坦空投了救灾物资。同样的情况在去年12月下旬也发生过。当时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印度海军第二天就向邻近的斯里兰卡运送了两船的救灾物资。

  其次,印度急于同邻国特别是宿敌巴基斯坦搞好关系,是其优先发展经济战略的需要。辛格政府提出要在2009年将印度变成世界的制造业、贸易和服务业中心。而发展经济中的关键是能源问题,这恰恰是印度的软肋,因为印度70%的石油要依赖进口。为此,印度提出在未来几年要修建3条天然气管线,其中两条都需要穿越巴基斯坦到印度。有如此背景,印度同巴基斯坦积极修好的政治意图也就不言而喻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