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科技]飞天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3日00:00 新京报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几乎和人类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无论是古希腊文学家阿里斯托芬笔下的空中之城,还是中国神话里的嫦娥奔月、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都成为了人类飞天梦想的见证。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当时光流转到20世纪,这些想象渐渐开始变成现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凭借载人飞船、太空站和航天飞机这些工具
,人类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太空之旅。

  

[科技]飞天记忆

  1972年12月17日,美国“土星”5号运载火箭将“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的最后一批宇航员———“阿波罗”17号成员送上太空。持续11年的“阿波罗”登月工程把美国的航天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

  

[科技]飞天记忆

  1965年6月3日,美国宇航员实现首次太空行走,比苏联晚了3个月。

  

[科技]飞天记忆

  航天飞机曾一度被寄予厚望。但由于其事故频频,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飞向太空

  1957年,随着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升空,人类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航天时代。也正是从这一年起,苏联开始了对“东方”号载人飞船工程的论证。1958年,苏联火箭飞船总设计师谢·巴·科罗廖夫在为政府起草的《开发宇宙空间的远景工作》中提出了要在1961年-1965年完成研制能乘坐2至3人载人飞船的目标。1960年初,运载火箭和飞船研制成功,并在当年1月进行了两次无人亚轨道飞行试验。在正式开始载人航天飞行之前,苏联一共进行了9次实验,失败4次,成功5次,而最后两次实验的连续成功使苏联人信心大增,他们认为载人航天的时机已经成熟。

  1961年4月12日,苏联莫斯科电台广播了一则消息:“尤里·加加林少校驾驶的飞船在离地球169公里和314公里之间的高度上绕地球运行。飞船的轨道与赤道的夹角是64.95度。飞船飞经世界上大多数有人居住的地区上空。”

  这则看似简短的消息改写了人类的历史。当天,加加林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开始了人类的第一次太空之旅。

  在升空前的几分钟,加加林激动地说到:“亲爱的朋友们———不管我认不认识,我亲爱的同胞们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人!从现在开始的几分钟内,一艘强大的苏联火箭将把我的飞船送上广阔的外太空。现在是我整个生命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我觉得自己能够积聚我所有的力量,不负众望地完成这项任务。”

  说完这番话,加加林开始静静等待火箭点火。当地时间9时07分,火箭徐徐升起。透过发动机的轰隆声,指挥中心的电视画面那端清晰地传来了加加林的道别声:“我去了!”“东方1号”载着加加林开始飞越俄罗斯,朝西伯利亚飞去。

  9时49分,加加林发回消息说他已经飞到了地球黑夜的一边。9时57分,“东方1号”来到新西兰和智利之间的南太平洋上空。10时,飞船飞越麦哲伦海峡。“东方1号”在太空飞行的消息也开始在莫斯科的广播播出。10时10分,途经南太平洋的时候,加加林又迎来了白天。

  5分钟后,“东方1号”重新进入点火发动状态。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地面向飞船发出了服务舱和返回舱分离的指令,但是由于一捆电线绞在一起,分离迟迟不能进行。快飞到埃及的时候,飞船又出现了快速翻转的现象。一番有惊无险过后,返回舱终于和服务舱分离,恢复了适当的返回姿势。飞船渐渐放慢了速度,越飞越低,最终途经黑海沿岸飞回了苏联。

  10时55分,“东方1号”平安降落。在离地面还有7公里的地方,加加林打开了降落伞。几分钟后,他的脚再一次碰触到了地面,降落在萨拉托夫州一个叫做斯梅洛伐卡的村里。

  据目睹了飞船降落的两名女学生描述:“那是一个巨大的球状物,有两到三米高。掉下来以后,它又弹了起来,然后又掉了下来。它第一次掉下来的时候砸开了一个大洞。”当身着橘黄色宇航服,头戴乳白色头盔的加加林降落在一个农民和他女儿面前之时,这二人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穿着古怪的人竟是刚刚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太空之旅的英雄。加加林事后回忆说:“当他们看到穿着宇航服的我边走边拖着降落伞时,他们吓得退后了好几步。我告诉他们说,别害怕,我是和你们一样的苏联人,刚从太空回来,我要找电话打回莫斯科!”

  在返回地球的两天后,加加林向世人描述了他在太空看到的迷人景象:“我能够清楚地分辨出大陆、岛屿、河流、水库和大地的轮廓。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地球表面的形态。地平线呈现出一片异常美国的景色,淡蓝色的晕圈环抱着地球,与黑色的天空交融在一起。天空中,群星灿烂,轮廓分明。但是,当我离开地球黑夜一面时,地平线变成了一条鲜橙色的窄带。这条窄带接着变成了蓝色,复而又成了深黑色。”

  踏上月球

  美国人在忧虑中开始了他们的60年代。在冷战意识强烈的年代,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代表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消息对当时上任不久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是继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对美国民族的又一次奇耻大辱!”肯尼迪愤愤地说道。在他看来,和苏联的太空竞赛已经成为对美国国际声望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他开始认真考虑如何才能在这场太空竞赛中超过苏联。

  一个多月后,肯尼迪宣布了一个决定:“我认为我们这个国家在未来10年内,应该致力于完成一个目标,那就是把人类送上月球并且使他安全地返回地球。”听到这番话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肯尼迪的想法不太现实,一些人甚至怀疑肯尼迪失去了理智。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计划绝非痴心妄想。

  1969年7月16日清晨,美国佛罗里达东海岸肯尼迪航天中心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人们涌向这里来亲眼目睹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人类即将从这里飞向月球,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土地。

  36层楼高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耸立在39A发射台上。飞船上载有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埃德温·奥尔德林和指挥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当地时间上午9时32分,“土星”5号打破了天空的宁静,腾空而去。三天后,飞船进入月球轨道。

  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穿上太空服,进入代号为“鹰”的登月舱,科林斯则仍然留在指挥舱“哥伦比亚”里。随后,登月舱和指挥舱分离,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距离月球的静海越来越近。

  终于,登月舱里的蓝灯亮了起来。这意味着着陆支架上的三个金属探测器已经碰触到了月球表面。登月舱“鹰”轻轻降落在了月球积满尘土的地面。阿姆斯特朗把引擎关闭,和奥尔德林握手称庆。

  然后,阿姆斯特朗向等待已久的地球发去了信号:“休斯敦,这里是静海基地。‘鹰’已经着陆。”

  七小时后,阿姆斯特朗走出登月舱,一步步爬下舷梯。9级踏板的舷梯,他花了3分钟才走完。他伸出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的土地。那一刻是格林尼治时间7月21日2时56分。他迈出的这一步后来被无数人形容用同一句话形容过无数次:“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却是一大步!”

  19分钟后,奥尔德林也从舷梯上走了下来。当剩下最后两级台阶的时候,他索性一步跳了下来。两人随后拿出一块薄薄的金属纪念牌,上面镌刻着地球东西半球的画面和一段留言:“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了足迹。我们代表人类来这里进行了一次和平旅行。”

  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为了使星条旗在无风的月球上也能够像在地球那样迎风招展,他们借助一根弹簧状金属丝使星条旗舒展开来。两个人站在国旗旁,接受了当时总统尼克松在休斯敦指挥大厅里的祝贺。随后,两人开始安装各种科学仪器,收集月球上的岩石,拍摄月球表面的照片。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一共在月球上停留了21小时18分钟。在这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他们经历了在只有地球六分之一引力状态下走动的感觉,在完成研究任务之余,还在月球上睡了一觉。古老而质朴的月球景观让两人惊叹,阿姆斯特朗形容说:“有一种特别的荒凉美。”

  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带着22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离开月球,返回月球轨道和科林斯会合。在点燃登月舱引擎的那刻,所有人,无论是身在地球还是身在太空,都深知如果点火失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将会孤单地死在月球上。当决定性的一刻到来时,奥尔德林摁下计算机的一个按钮。片刻过后,引擎点燃了,“鹰”像一个超高速的无声电梯迅速上升,朝指定的与指令舱“哥伦比亚”集合地点飞去。

  7月24日,“阿波罗”11号载着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整个“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历时约11年,直到1972年12月结束。持续11年的“阿波罗”登月工程把美国的航天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

  太空站浮沉

  1969年,在登月竞赛中输给美国的苏联为了在下一轮的竞赛中获得主动,决定全力以赴发展空间站计划。作为送宇航员和太空物资的场所,空间站是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空间基地。1971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勃列日涅夫在发射后的第二天说,“礼炮1号”的飞行是“征服太空的重要一步”。

  由于“礼炮1号”上发生了小火,地面指挥人员决定结束原定30天的在轨运行,让飞船提前返回。1971年6月29日,飞船在预定着陆区安全着陆,但是当人们打开舱门时,却发现3名航天员已气绝身亡。原来,在返航途中,由于飞船压力阀提前打开,导致舱内空气泄漏,酿成了这场悲剧。后来,苏联对“联盟”号飞船的机型进行了改进,由原来3人舱改为2人舱,并为每位宇航员都配备了航天服。

  两年后的5月14日,美国发射了第一个轨道空间实验室———“天空实验室”。但是在1974年被弃用之前,它只招待过3名宇航员。5年后,它降落在澳大利亚,落地的时候砸死了一头牛。

  走出伤痛的苏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接连发射了一系列“礼炮”号空间站。“最重要的是这些飞行证明了延长飞行时间的可能性。”当时参与“礼炮”项目的科学家奥雷格·葛珍科表示,“在‘联盟’9号进行为期16天的飞行期间,宇航员觉得身体有些不适,有人因此怀疑失重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被克服的,但是轨道空间站证明其实是可能的。”

  在美国致力于发展航天飞机之时,苏联继续把焦点放在如何进行长时间飞行的问题上。1986年,苏联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从那以后,苏联不断地将宇航员送上空间站。1994年到1995年,俄罗斯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上创造了连续逗留438天的世界纪录。

  除了接待本国的宇航员,“和平”号还接待了来自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航天员。1997年6月,站上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2名宇航员差点送命。一艘补给货船撞上了“和平”号,造成太空史上最严重的碰撞事故。幸亏这两名宇航员定位准确,及时堵上漏洞,避免了过多氧气泄漏,才得以逃过一劫。

  “和平”号的设计寿命只有5年,但它却工作了15年。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它毛病不断。面对巨额的维修费用,无力继续支付的俄罗斯人只好忍痛割爱,于4年前让它在南太平洋上空烧毁。

  目前仍在建设当中的国际空间站被誉为“太空中的城市”。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项航天工程,它吸收了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巴西以及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一共16国的科学和技术资源。它的使命在于“帮助实现长期太空探索,为地球上的人类提供福利”。

  在这项浩大的工程面前,资金问题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虽然美国承担了大部分经费,但是其他国家常常因为经费不足而不能及时提供资金。美国总统布什在上任之处就宣布削减对空间站的拨款,又在2004年宣布了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计划。受到冷落的空间站,它的命运就像潮水一样沉浮不定。

  航天飞机悲喜交织

  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航天飞机集火箭,卫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既能够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飞,像飞船一样绕地球运行,又能够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而且它还具有一般航天器所没有的功能,比如释放、维修和回收卫星等。由于它最多可以提供7个人的位置,这就意味着航天飞行不再只是宇航员的专利,科学家、医生甚至平民百姓都有可能可以搭载航天飞机上天。

  1981年4月12日,以18世纪初第一艘环绕地球航行的美国轮船命名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起飞。“哥伦比亚”号总长约56米,翼展约24米,它的核心部分轨道器长37.2米,大体上与一架DC—9客机的大小相仿。每次飞行可以搭载7名宇航员,飞行7到30天,轨道器可以重复使用100次。

  在众人的瞩目下,宇航员约翰·杨和罗伯特·克里平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他们乘坐“哥伦比亚”号进入太空,在太空度过54.5小时,绕地球36圈后安全返回。

  在接下来的10年里,美国相继研制了“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航天飞机频繁起飞,完成了卫星发射、太空实验等不少任务。虽然在航天飞机诞生的最初几年,人们对它充满了信心,认为它是载人航天器的发展方向。但是1986年,“挑战者”号悲剧发生了。

  当年1月28日上午,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架上点火升空。人们的欢呼声还未来得及结束,天空忽然传来一声巨响,“挑战者”号在升空的73秒钟后爆炸了。碎片拖着火焰和白烟四散飘飞,坠入大西洋。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美籍日本人埃利森·鬼冢等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其中还包括一名37岁的中学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麦考利夫是从11416位申请者中选拔出来的美国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普通公民。她原本想实现在太空给学生上课的梦想,未曾料想竟在学生们的注目下灰飞烟灭。

  时隔12年后的2月1日,悲剧在“哥伦比亚”号再次重演。在结束16天的太空作业后,“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球的途中因为泡沫绝缘材料脱落被炸得粉碎,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万千美国人从电视上看到了那悲痛的一幕:蓝蓝的天空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火球,燃起滚滚浓烟。

  “哥伦比亚”失事以后,美国航天飞机一度全部停飞。一直到两年之后的2005年8月,“发现”号航天飞机才重返太空。在太空中,机长柯林斯用这样一段文字纪念她逝去的同事:“敢于探索未知陆地者,将了解前所未见之事。敢于探索海洋者,将了解前所未闻之事。但在静默之翼上探索天空者,那些天空的探险家,将了解从未梦想之事。这就是探险者之路,超越天空之路。“为了了解从未梦想之事,迄今已经有22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哥伦比亚”号悲剧发生之后,美国太空政策中心主任洛格斯登已经表示,期望一艘航天器什么都能做是行不通的,现在的科技还无法达到这个目标,“航天飞机太昂贵,太复杂,太脆弱,所以我想至少在中程的未来,航天器将会针对特定目标设计。”

  ■展望

  “神七”将续写中国载人航天传奇

  本报记者电话采访“神六”副总设计师杨宏:

  虽然中国的载人航天比起美国和俄罗斯晚了三四十年,但是在接连发送“神舟5号”和“神舟6号”,把3名宇航员送上太空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对于几天前刚刚顺利返回地球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六号”的副总设计师杨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和美国、俄罗斯相比,我国的载人航天起步晚,但是我国的载人飞船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在设计理念方面,我国要比美国优越。虽然美国研制了可以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但是比起一次性飞船来说,无论是从造价、维修费用还是发射场地的建设方面来说,它的成本都高了很多,而且它的可靠性也不如载人飞船。

  因此,美国现在新开发的载人航天器又有回归到一次性飞船的趋势。和俄罗斯相比,因为吸取了“联盟”号的经验教训,“神舟”系列飞船从一开始就避免了“联盟”号的一些硬伤,在空间大小、轨道舱等技术方面都比“联盟”号先进。每艘“神舟”飞船发射后,都会有一个轨道舱留在太空轨道,继续当卫星使用,而“联盟号”的轨道舱则是直接坠毁,不能再继续利用。

  展望未来的载人航天,杨宏表示,“神舟七号”将比“神舟六号”更上一个台阶。它将改善飞船在空间飞行器之间的对接分离、宇航员的出舱行动等功能。在实现了太空三步曲之一的载人飞行之后,下两个目标———太空实验室和太空站的实现也已经指日可待了。

  本版撰文/采写 江玮

  载人航天先驱

  ●1957年10月4日

  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4月12日

  

[科技]飞天记忆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尤里·加加林

  “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加加林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他16岁时加入萨拉托夫航空俱乐部,23岁被选拔为宇航员。1961年4月,27岁的他从6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太空人。

  ●1963年6月16日

  

[科技]飞天记忆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

  苏联发射“东方6号”航天飞船上天,驾驶该飞船的捷列什科娃也由此成为世界第一个飞进宇宙的女性。她在太空里一共飞行了70小时40分钟49秒,绕地48圈。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惟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近3天的女性。

  ●1965年3月18日

  

[科技]飞天记忆

  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人———阿利塞·列昂洛夫

  列昂洛夫与宇航员帕维尔·别列耶夫一起乘坐“上升2号”进入太空,飞行了1天2小时2分钟后返回地球。他在太空停留了24分钟,自由飘浮12分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6年3月16日

  美国“双子星座8号”与“阿金纳”对接舱体对接,实现第一次空间对接。

  ●1967年4月24日

  “阿波罗8号”飞船进入月球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绕月飞行的载人飞船。

  ●1968年12月21日

  

[科技]飞天记忆

  第一位殉难的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

  科马洛夫乘“联盟1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因降落伞未打开,成为第一位在太空飞行过程中牺牲的航天员。

  ●1969年7月20日

  

[科技]飞天记忆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尼尔·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和宇航员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的左脚率先踏上月球,成为登月第一人。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1971年4月19日

  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发射升空。

  ●1981年4月12日

  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升空。

  ●1998年11月20日

  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多功能货舱升入太空,国际空间站建设正式开始。

  ●2001年4月28日

  

[科技]飞天记忆
([SPLIT])

  第一位自费的太空游客———丹尼斯·蒂托

  60岁的蒂托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自费的太空游客。他同时成为首位完全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便能在太空旅游的太空人,以及首位在国际空间站逗留的普通人。为了8天的太空生活,他一共支付了2000万美元。

  ●2003年10月15日

  

[科技]飞天记忆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杨利伟

  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遨游太空,历时21小时,绕地球飞行14圈。他从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最终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

  2005年10月12日

  中国“神舟六号”搭载两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在太空飞行5日后安全返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