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众生各相 有“图”可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9:28 解放日报

  据新华社洛杉矶10月26日电(记者 陈勇)由美国、中国、日本等国2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 Map)”日前取得阶段成果,科学家于26日公布了第一阶段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科学家说,这份描述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差异的图谱,将大大促进疾病和人类进化的研究。

  人类基因组拥有大约32亿对碱基。不同的人基因组中碱基对序列的99.9%都是一模
一样的,只有不到千分之一左右的序列有所不同。这些差异的主要形态,是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的DNA链上单一碱基对差异(SNP)。这不到千分之一的差异不仅决定了人们是否易于得某些疾病,也决定了他们在身高、肤色和体型等方面的差异。

  而“单体型”可以理解为构成DNA链的基本“模块”,具有特定的SNP变异方式,不同的“模块”类型,就决定了基因组的不同变异态。

  “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于2002年开始启动,由美国、中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尼日利亚六国科学家共同完成。他们在27日出版的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标志着这一工作的第一阶段已完成。这一项目的第二阶段成果,包含全基因组所有SNP的单体型图谱也很快就要完成。

  人类基因组的差异图谱将成为一种有力工具,帮助寻找不同人易于发生病变的基因,使得基因治疗方法更具针对性,使医生可以为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开出最佳药方,也可为不同基因型的人确定最佳防病方案。

  此外,人类基因组的“差异图”还将揭示人类进化的线索。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基因变异最多地发生在基因组的一部分“热点”区域,研究这些变异频率最高的“热点”,将有助于研究人类在历史和环境因素影响下逐步进化的过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