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赖斯正在鲍威尔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10:05 环球时报 | |||||||||
资料图片:赖斯 资料图片:鲍威尔 一年前,当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向布什总统提出辞呈,随后赖斯接任时,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评价,“这是新保守派强硬外交路线的胜利,是鹰派对鸽派的胜利,未来的美国政府将更加强硬”。一年后的今天,所有人或许都大跌眼镜。赖斯领导下的外交路线非但没有走新保守派的强硬老路,反而越来越有鲍威尔的影子。无怪乎有国务院资深官员在近日表述:“这是没有鲍威尔的鲍威尔主义。”
的确,仔细深究,两者的相似点还真不少。五年前,鲍威尔上任伊始,就曾表示要采取与朝鲜对谈的政策,并愿提供经济援助。今年初,刚上任的赖斯表示美国希望用外交解决朝核问题,并郑重承认朝鲜是“主权国家”,美国没有攻打朝鲜的意图,接着,赖斯又力促六方会谈的成功。在过去,鲍威尔曾极力主张要与盟国合作,在伊拉克问题上保持一致,避免传统的同盟体系瓦解。如今,赖斯也正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宣布美国政府支持英法德三国对伊朗核问题达成协议而做出的努力。以前,鲍威尔一直提倡国际援助和多边主义。现在,赖斯也频频承诺要为阿富汗的战后重建、为中亚国家打击恐怖主义提供各种援助。 这些相似点不得不让人发问:现在正在执行着鲍威尔路线,当初又何必让他走呢?难道新保守派的强硬路线并没有胜利? 答案是不少人始料未及的。正如有人曾评价:“鲍威尔的离开是一个忠诚与否的问题,而非意识形态之争。”在任职期间,鲍威尔以敢说敢做著称,常常不讳其言地表达对布什及鹰派强硬作风的不满。这正是政坛大忌。布什最厌恶的正是部属的不团结,向外人说三道四。他更希望的是内阁坚决地执行他的意志。最终,鲍威尔成为“忠诚之争”的牺牲品。而赖斯则圆滑得多,她对布什的外交政策思维了如指掌,也让总统相信她有能力管理好以鸽派势力为主的国务院。于是,在第二任期前,布什以“换汤不换药”的微妙方式,换掉鲍威尔却依然实行“鲍威尔主义”。 这种判断在日趋瓦解的新保守派身上也能得到验证。在布什第一任期内的四大“极力推崇单边主义”的新保守派现在已分崩离析了。原副国务卿博尔顿当了美国驻联合国代表,似乎被派去接受联合国多边主义的“教育”;原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当了世界银行行长,虽是美差肥缺,但其新保守主义倾向却已无用武之地;副总统切尼如今愈显低调;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则在备受国内舆论和国外盟友冷落中,尴尬地履行着例行工作。 如此说来,“鲍威尔主义”在赖斯身上的延续,实际上折射出布什重回现实主义的政策偏好和“软化”的外交转型。这种转型与伊拉克战争后美国的困境、近年来美国在国际交往中屡屡受挫关系更大,而与谁主管外交部门并无太大关系。换而言之,当前的美国外交变化更多地来源于国际体系中的形势变迁,而非执行政策的领导人。正因为此,同样的“鲍威尔主义”路线造就了鲍威尔和赖斯的不同命运,前者更像是悲情人物,而后者更趋于“时事英雄”———如果她在未来三年内能扭转美国在国际社会中被动的外交形势的话。▲环球时报编辑 王文 (作者是兰州大学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独家声明:《环球时报》独家供新浪网稿件,如需转载请获口头授权(包括已经签约的合作单位)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