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德国媒体就对华关系向默克尔献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10:18 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被誉为德国“铁娘子”的基民盟主席默克尔,将于11月14日就任下届有欧盟“火车头”之称的德国政府总理。眼下,德国的对外政策取向和对华关系已成为媒体和观察家们报道和谈论的主要话题,有的正在向新政府建言献策。

  德国非常重视“庞大和重要的”中国

  观察家们注意到:默克尔自成为基民盟领袖以来,没有对中国表示过任何的偏见。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默克尔较为亲美,在目前布什政府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情况下,她在处理德中关系时也会考虑到美国因素,并继续奉行前任的对华政策。

  默克尔在当选后的一次公开表态中说:在科尔和施罗德担任德国总理的任期内,德国对华关系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她表示,在她领导下的新一届德国“大联合”政府将继续保持对华政策的连续性。

  据媒体援引德政府官员的表态报道,新政府今后的对华政策还将取决于中国的发展,德国非常重视中国这个“庞大和重要的国家”。

  称德须敢于与中国讨论所有问题

  德国的一家主流媒体——《法兰克福汇报》在一篇回顾施罗德当政时的中德关系的文章说,即将退出政坛的现任联邦总理施罗德经常在大批随从陪同下前往中国访问。但是从根本上讲,施罗德的国事访问从未超出为德国工业界进行广告宣传的意义。

  文章认为,施罗德将这类出访定义为为德国企业开辟所谓的最有利可图的未来市场,但他同时也经常慢待诸如人权之类的话题。施罗德在中国所做的事情,促进销售远远胜过政治。

  该报称,新政府必须检讨这种热情是否合乎时宜。其实在过去几年间已经就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增长的后果展开过讨论,结果是产生这样一种结论:德国人越来越担心要求高素质的就业岗位转移到亚洲。

  这家德国报纸不无担心地说:亚洲的崛起对其他地区以及世界政治的直接影响不可低估。今天,中国和印度已经成为国际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上的需求大户。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不久前举行了一次会议,德国外交官们在会上表示了忧虑,即中国人越来越重商,并且企图通过在海外的收购和兼并确保原材料的供应。

  文章认为,所有一切都说明,应该全面检讨德国的亚洲政策。亚洲政策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负责外交的部门在今后几年间必须为这个正在崛起的大陆思考和制订一份内容广泛的纲领。其中有两项因素必须考虑:其一,德国必须敢于跟北京开诚布公地讨论所有问题;其二,现在是德国的亚洲政策摆脱以北京为中心的时候了。

  该报称,德国的外交更需要一张由该地区盟友和志同道合者组成的网络,德国与这些国家拥有相同的政治目标。日本长期以来是美国的一个密友,印度以其民主的宪法有望成为西方一个理想的伙伴。以一种非官方的、但是在大陆能够感觉到的对台湾的支持可能是欧洲一份合适的贡献,它有助于让这个潜藏的亚洲大危机策源地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稳定。

  据研究欧洲问题的专家分析,默克尔将基本上延续施罗德政府对华友好的政策,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德中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两国确立了领导互访机制,科尔、施罗德在执政期间都曾多次访华,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合作基础。双方的民间交流渠道也十分畅通。

  第二,新政府需要重振经济,避免重蹈施罗德的覆辙,就必须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近20年来,德中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从1975年的8.16亿美元提高到了2004年的418亿美元。今年头9个月的贸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2.7%,预计全年将突破500亿美元。默克尔上台后可能会减少对华贸易逆差,增加对华出口。

  第三,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是德国朝野各党的共识,也符合欧中进一步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气候。

  联合执政束缚默克尔施展拳脚

  分析家们预料,当基民盟与社民党开始就新一届政府的政策开展谈判时,德国对待经济改革的方式似乎很可能更像即将离任的总理施罗德过去七年来所实施的政策,而非默克尔曾踌躇满志地提出的大刀阔斧调整的蓝图。这是因为两党联合执政的体制将严重束缚默克尔大展拳脚。

  美国《华尔街日报》就此发表评论说,德国政治危机目前似乎已经结束了,但这个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实施全面经济改革的希望很可能也破灭了。

  作为让默克尔登上联邦总理宝座的交换条件,社民党将获得内阁14个席位中的8个。他们将控制政府中的重要部门,比如财政部、劳工部、卫生部和外交部,掌管着两党间存在严重分歧的四个领域。

  分析人士称,德国可以推行进一步的、有节制的举措,放开对劳工市场的部分管制,削减政府开支以及减轻为本国福利融资的负担。但联合政府不大可能完成默克尔曾设想过的那种重大改革。

  《华尔街日报》认为,在德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劳动法就是其中之一,它保护劳动者免于失业,并赋予工会在公司中很重要的权力。劳动法曾被视作德国战后复兴的有力保障,现在,当国家大部分的工业基地转移至低成本国家时,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雇佣劳动力的阻碍。

  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所长让·皮萨尼—费里说:“有些人指望德国大选能有明确的结果,可以一心一意地搞改革,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民众看不清德国未来的发展方向。”(阿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