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通讯:美国观众走进“茶馆”品味中国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14:35 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10月27日电通讯:美国观众走进“茶馆”品味中国文化

  新华社记者杨晴川

  一声声字正腔圆的“京片子”,一杯杯香气四溢的热茶水,描绘出一幅老北京的民俗风情画。由已故中国文学大师老舍创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中国话剧经典之作《茶馆
》在话剧舞台上历时近半个世纪长盛不衰,犹如一杯上好的中国茶,久品不厌,回味无穷。

  27日晚,作为此次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压轴戏之一的《茶馆》首次登上有美国最高艺术殿堂之称的肯尼迪艺术中心的舞台,带领全场1300多名美国观众穿越时空,走进老北京的“老裕泰”茶馆当了一回座上客,细细品味中国话剧艺术和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

  在正戏开场前,乞丐打扮的“大傻杨”走上舞台,首先给观众来了一段琅琅上口、妙趣横生的“莲花落”(又叫“数来宝”,中国北方曲艺快板书的一种)。他诙谐的腔调,生动的表情,配上舞台上方同步显示的大幅英文字幕的解释,使观众们发出阵阵笑声,全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给台下看戏的美国观众先来了个“热身”。

  台下笑声尚未停息,第一幕已在“老裕泰”茶馆的人声鼎沸当中开场。只见身穿长袍马褂的茶客们围着几张八仙桌谈笑风生,短衣打扮的伙计们托着大茶盘来回穿梭,一边端茶倒水,一边招呼客人,活生生地重现了清末戊戌年间“天子脚下”北京城的世态民情。美国观众看得津津有味,着实长了一回见识。

  接下来,故事的发展使观众的心情沉重起来。当演到农村小姑娘康顺子的爹在百般无奈之下要将亲生女儿卖给年老昏聩、心理变态的庞太监时,观众席上唏嘘不已,有人发出了“上帝呀”之类的叹息声。

  《茶馆》共分3幕,分别描写了旧中国清末、民初和抗战胜利以后3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全剧以京城老字号“老裕泰”为社会缩影,以小见大,通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道尽茶馆老板王利发等小人物的悲苦与辛酸,并用一种略带讽刺的表现手法,呈现时代变革中的众生百相。

  在全剧接近尾声时,3位主要人物王利发、秦二爷和常四爷在年老体迈、穷途末路之际往空中扔撒纸钱“自我祭奠”,使全剧的悲剧气氛达到高潮,观众席中,有人叹息,有人摇头,还有人眼中闪着隐隐的泪光。

  当最后演员集体谢幕时,全场掌声经久不息,这是对中国艺术家们精彩表演的肯定,也是在向中国话剧艺术致敬。

  演出结束后,肯尼迪艺术中心副总裁、此次文化节艺术总监阿莉西亚·亚当斯向《茶馆》导演林兆华和濮存昕、梁冠华、杨立新、冯远征等主要演员表示祝贺,感谢他们为美国人民带来如此精彩的演出。她说,3年前在中国第一次观看《茶馆》时,尽管语言不通,但还是深深感受到其中巨大的艺术魅力,当场便拍板选定将此剧列入艺术节表演项目。

  北京人艺副院长、著名演员濮存昕说,将《茶馆》呈现给美国人民,一直是人艺的心愿。20年前,人艺便有这样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全体中国演员都是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进行表演,尽力拿出最高水准。他希望人艺今后能与美国艺术界加强合作,把美国的优秀剧作介绍到中国,通过艺术桥梁,增进两国人民的交流与合作。

  来自弗吉尼亚州的自由撰稿人马特·扬对记者说,他以前只知道中国的传统艺术精彩绝伦,想不到中国的话剧艺术也这么棒,其中的意境这么深远。他说,他喜欢中国文化,而且还在为中国的英文媒体写稿,他愿为向全世界推广和介绍中国文化助一臂之力。

  尽管《茶馆》是首次与美国观众见面,但彼此却有一段久远的缘分。《茶馆》作者老舍先生的孙女、目前在美国工作的舒悦告诉记者,老舍1946年至1949年在美国生活时曾说过,中国的话剧绝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近60年后,此剧终于赴美演出并深深打动美国观众,不但印证了这句话,而且更为中美文化交流史添上一段佳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