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南方医大3000多党员在转制发展中争当“领头羊” 参与百村改水义诊8000患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9:18 南方日报

  神六成功飞天,喜讯至今激动人心。这壮举的背后,也凝聚着广东专家的心血——南方医科大学参与完成了“返回舱非正常着陆冲击实验”,为航天员“保驾护航”。

  从烽火抢险到和平救护,从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到南方医科大学,刚脱下军装的白衣战士身上,一直闪耀着先进性的光芒。

  “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站得出来,危难时豁得出来”,该校党委书记文义民深有感触说,移交到广东省,给学校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目前通过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推动了学校的高速发展。同时,学校积极回报社会、服务地方,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电网联手开展“百村改水工程”,还派党员医疗队到缺医少药的地区先后为8000余名患者义诊,免费送药近30万元,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留学医生发电邮感言“年轻人责任”

  “今年四月留学日本以来,我从未像今天这样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无论别的国家多么发达,那永远是别人的国家。我们的国家需要进步,这正是我们年轻人的责任。我将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这是我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整形科党员、主治医师鲁峰博士从日本寄回的学习体会文章中的一段话。

  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该校19个党委、4个党总支、261个党支部、3415名党员全部参加了教育活动。在外国留学、进修的几十名党员也通过电子邮件发回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文章、党性分析材料,有条件的还在海外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张世忠,不仅从洛杉矶寄回心得体会,还主动把国内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信息向当地中国留学生详细传达,受到了我国驻洛杉矶领事馆参赞的称赞。

  为确保先进性教育成效,该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要求,重点解决各自存在的问题。如党员教师重点解决在师德师风、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机关党员重点解决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医务工作者党员主要围绕想方设法让群众少得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面的问题;科技人员党员主要围绕把握前沿、勇攀高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方面的问题等。

  顺利转制党员成“领头羊”

  先进性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与单位实际紧密结合。南方医大教职员工中,共产党员占了76%,在教学、科研、医疗、管理骨干中,共产党员更是占90%。该校坚持把党员先进性形象的标准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让党员成为了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领头羊”。

  校长郑木明介绍说,南方医科大学自去年8月由军队院校转为地方院校一年多来,经历了体制和编制的重大变化、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向的重大调整,对学校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对全体教职员工的考验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关键时刻,共产党员站在了风口浪尖。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家思想统一了,人心凝聚了,创造力、战斗力增强了。

  目前,学校发展屡有突破,喜讯连连:招生量大幅增加,录取分数线连年提高;本科专业由过去11个增加到23个,在原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上,日前又有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获得通过;医疗服务飞速拓展,附属珠江医院正在兴建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新医疗区,展开床位为1000张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还有多个高水平的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正在拓展。

  郑校长表示,学校将借先进性教育的契机,紧紧结合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校“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保持医学学科发展优势的同时,坚持走多科性协调发展的办学方向,将学校建设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重点医科大学”。

  “南方”携手百村改水

  为人民谋利益,让群众得实惠,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体现。该校各级党组织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事情作为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党员们站在了服务社会的第一线,为群众谋利,为百姓解忧。

  在先进性教育的热潮中,南方医大及早谋划,走在了前面。早在今年3月,该校就携手第一批先进性教育单位南方电网公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启动“南方扶贫救困贴心工程”。其中为解决一些地方群众饮水难、水质差的问题,三家“南方”单位联手开展“百村改水工程”,党员们踊跃捐款,筹集资金百万元,目前已为高要市莲塘镇湖塘村、连州市星子镇赤塘村等6个村接通了自来水,惠及村民3000余人。

  该校还多次派出党员医疗队到缺医少药的地区巡回义诊。今年前10个月共为8000余名患者义诊,免费送药近30万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切实提高基层的医疗水平,该校还对口帮扶21家基层医院,对贫困地区的乡村医生进行免费培训。

  该校附属南方医院内分泌科、耳鼻喉科成立“救困基金”,医生、护士党员主动将自己的津贴、奖金捐出,用以资助特困病人。在热心党员的带动下,许多病人也深受感动,要求向该基金捐资,以帮助更多特困病人。附属珠江医院骨科在床位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专辟出一个区域设立特困病床,不收床位费,尽量减免医药费,科室党员还不时捐款解决特困病人的伙食费、回家路费。

  本报记者 陈枫 通讯员 粤先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