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会议侧记:志愿者--釜山亮丽的风景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11:17 新华网 | |||||||||
新华社记者王星桥 黄兴伟 吴小军 在本次APEC会议的主会场釜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参加会议的官员和代表以及采访会议的记者都不必为语言不通发愁,也无须为找不到帮忙的人发慌。“在这里,你随时可以找到乐于提供帮助的志愿者,”韩国青年黄智雄操着流利的中文对记者说。
记者拨通志愿者服务电话后,黄智雄很快就来到新闻中心,随时“听候调遣”。他的办事效率很高,几个电话就把问题解决了,同时还约好了采访对象。在与记者交谈时,求助者的电话多次打断了他的思路。他说,来到这里已为许多中国记者提供了帮助。听说记者想了解志愿者的情况,他立即联系了政府负责会议志愿服务的金得贤。 据金先生介绍,申请成为APEC会议志愿者的活动是从今年5月开始的,条件是18岁以上的韩国人,语言能力强,有参加国际会议经验者优先考虑。有3800人报名并参加了英语水平考试,从中选出1500人参加面试,955名英语较好、第二外语也不错的人被安排在为会议代表和媒体提供服务的重要岗位,黄智雄就是这900多人中的一员。而另外545名算得上是双语的人才则被安排做安全检查、展台服务等工作。这些志愿者中,有18岁的高中学生,也72岁的热心老人。 今年27岁的魏新力是首尔国立大学研究东亚地域学的研究生,从8日到15日负责安检工作。他会说英语,中文也不错。自16日开始,他将负责为与会政界和工商界领导人的夫人提供观光导游服务。他说:“做志愿者可以开拓国际视野,增加生活经历,既帮助国家做事,也有助于个人发展,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姜小姐去年曾在南京学习中文,现在是釜山大学生命科学系一年级学生,能够成为志愿者,她感到幸运,因此很“敬业”。听说新华社摄影记者想拍摄为APEC会议巡逻的骑警,她为此联系了三天。看到新华网上韩国骑警巡逻的照片,她说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 目前正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大四的黄智雄说,只要能够帮助别人,自己就觉得很高兴。不过,“当志愿者也并不容易,我花了6个月时间做准备,看了好多关于APEC的书,还从网上调阅了大量APEC方面的资料,也参加了专门为志愿者办的三次培训班”。他认为,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他的姐姐黄智美今年刚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毕业,也在APEC会场奔忙。黄智美说:“我喜欢中国文化,也有很多中国朋友,所以我愿意帮助中国人。而我又是釜山人,也有责任帮助自己的家乡做些事情。” 姐弟俩的母亲名叫诸仁淑,由于投身志愿服务事业30年,于2002年被釜山市授予“志愿者模范奖”。她长期服务于釜山的社会福利机构,认为个人的“最高价值是无私奉献”。姐弟俩在津津乐道“为人民服务”时,很少提到父亲。但据黄智雄透露,黄家热心志愿服务的幕后支持者正是他58岁的老爸。 那么有志充当志愿者的人是否能够得到工作单位的支持呢?黄智雄说,他的一些中学同学也在APEC会议上做志愿者,他们所在的公司不但从精神上支持他们,而且请假期间待遇不变,绝对不会因为去做志愿服务而被克扣工资。“为国家争取荣誉嘛,谁都会理解的,”他对记者说。 釜山APEC会议虽然只有8天,与会者却能够从志愿者的奉献中获得很多。人们不禁要问,志愿服务能否机制化呢?实际上,韩国存在这种机制。在韩国的“任何地方遇到任何情况”,拨打15885644这个电话号码,就会有“退休大学教授、外交官以及2400多名志愿工作者”通过17种语言帮您排忧解难。不言而喻,志愿服务者的行动体现出韩国社会以人为本的风尚。 相关专题:韩国釜山APEC峰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