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盟接纳中国为其观察员 希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15:29 世界新闻报 | |||||||||
尽管印度一度阻止,南盟最终还是接纳了中国为其观察员 《世界新闻报》驻印度记者 牛卫东 11月13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第13届首脑会议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闭幕。在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孟加拉国总理卡莉达·齐亚宣布,南盟决定接纳中国为其观察员
想维护南亚老大地位,印度曾一度阻止中国加入 然而,在是否给予中国观察员地位的问题上,南盟内部曾经有不同的声音。 长期以来,印度把南亚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希望区域外的国家或组织插手。 在南盟现有的7个成员(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中,印度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它的国土面积、人口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都占南盟总量的70%以上。对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印度一直都抱有戒心。它一直以为,中国进入南盟就意味着自身影响力的下降,老大地位和权威性就会受到“威胁”。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是否让中国成为南盟观察员的这个问题上,印度一直是持否定态度。 在这次峰会前举行的南盟外秘和外长会议上,巴基斯坦代表向与会者分发了中国希望成为南盟观察员的申请。对此,印度代表当即表示,南盟规章中没有接受观察员的条款,所以现在不可能接受中国为观察员。印度还摆出一个理由,那就是:美国和日本等国都提出以某种形式加入南盟,如果接纳中国为观察员,那么南盟将无法拒绝其他国家的加入。印度还建议,南盟先和中国签署一个发展关系的谅解备忘录,然后再在某个时候讨论接受观察员的具体标准和条件。 “共赢”声音占上风,南盟最终向中国敞开大门 由于印度坚持先定标准再谈接受申请,因此为期3天的部长级会议未能就南盟扩大的问题达成一致。在12日南盟峰会的开幕式上,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再次提出接纳中国成为南盟观察员的问题,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和孟加拉总理卡莉达·齐亚也均表示赞同。 除了印度和不丹外,其他南盟5国均表示,如果是因为南盟规章上没有关于接受观察员的条款,就不考虑中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国的申请,那么印度极力主张的让阿富汗成为第8个南盟成员这一点也难以说得通——因为接受阿富汗为成员也需要修改南盟规章。在大多数国家的压力下,印度最终作出让步,同意原则上接受中国为南盟观察员。 事实上,印度早已认识到南盟与区域外的国家或组织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印度的让步,也表明印度政府的对外政策更加务实,灵活和理智。中国目前已是印度的第2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拉近中国与南盟的关系,印度本身自然也会受益巨大。最终,寻求“共赢”的声音占了上风,南盟向中国敞开了大门。 南盟希望中国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大力推动接纳中国成为南盟观察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中国的加入,能带动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中国西藏、云南等边疆省份开发步伐的加快,都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憧憬和机遇。比如,尼泊尔希望中国的青藏铁路能通到尼泊尔的境内,这样就有可能把印度新德里、加德满都和西藏的拉萨联系起来,尼泊尔将成为中印两个大国之间贸易运输的中转站,从而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孟加拉和西藏和云南相距不远,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已经在今年5月开通了北京-昆明-达卡的航线,双边的来往十分便捷;而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美丽的岛国,旅游业是其国民经济支柱,而越来越富的中国人,对马尔代夫来说是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市场。 背景资料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是南亚国家为加强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内的相互合作而成立的一个非政治性集团组织。 1980年5月,当时的孟加拉国总统齐亚·拉赫曼首先提出开展南亚区域合作的倡议。1983年8月,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7国外交部长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首次会晤,并通过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声明》。 1985年12月,7国领导人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行第一届首脑会议。会议发表《达卡宣言》,制定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并宣布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正式成立。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