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以军催泪弹击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15:49 世界新闻报 | |||||||||
提防豆子杀人 嘴抹洋葱防身 ——记者在巴以冲突现场看到,年仅两岁的孩子把向以军扔石块当作游戏 《世界新闻报》驻耶路撒冷记者 廖吉波
比林是约旦河西岸的一个巴勒斯坦村庄,由于以色列修建的隔离墙从村旁穿过,这里与外界的交通全部被切断。虽然 隔离墙给比林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但当地巴勒斯坦人还是决定采取非暴力手段进行抗议。 每到周五,这里都会举行抗议活动,而此时,这个小村子就变成石头和橡皮子弹交战的场所。近日,记者在比林亲身 感受到了这场“战斗”的场面。 “豆包”子弹也能致命 来比林之前,我就听说,这里已成为以色列处理大型群众骚乱的试验田,以军和警察在此试验各种驱散人群的武器。 除了橡皮子弹和催泪弹等常用武器外,最近他们开始使用一种“豆包”子弹,即把豆子包起来用枪发射出去。据说这种子弹打 中人体关键部位也会致命。 下午一点左右,我到达比林,当时的气氛已经很紧张了,马路上随处可见正在燃烧的轮胎,空气中冒着滚滚黑烟。 各国记者也纷纷赶到,他们个个全副武装,戴着头盔和防毒面罩,身穿防弹背心,肩上还扛着各种采访设备。我也立 即将自己武装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穿防弹衣,前后两块厚钢板足有几十斤重,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头盔和防毒面罩就更甭提了 ,戴上后让人喘不上气来。 一位从特拉维夫赶来的以色列妇女没有穿防弹背心,便要求跟在我身后走。我问她为什么来这里,难道不害怕吗?这 位中年妇女说,她来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军士兵看到有以色列人在就会减少使用武力。她还表示不害怕巴勒斯坦人会朝她扔石头 ,因为“巴勒斯坦人对我们很友好”。 洋葱能防催泪瓦斯 很快我就听到了以军士兵的枪声,一些巴勒斯坦青年则躲在暗处不断向大街上扔石头。石头虽然都是针对以军士兵的 ,但是都不长眼,扔出去就不知道会落在谁的头上。一位从国内来的记者以前来过,很有经验,他让我贴着墙弯着腰走,这样 可以避开石头的袭击。 而我却跟着以军士兵走,因为有他们的地方才热闹。过了不久,局势开始混乱了。以军士兵不停地向有人扔石头的地 方发射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巴勒斯坦人扔的石头也更多了,天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我们这些记者也顾不了别的了,只顾往安 全的地方跑去。 一开始我还为自己没有遭到石头袭击,也没有被催泪瓦斯呛到而感到庆幸。但是好景不长,在村子的清真寺门口,以 军士兵试图逮捕一名巴勒斯坦人,并向我所在的地方发射了一枚催泪弹。马上,我的眼泪鼻涕就开始控制不住地往下流。刚开 始我还戴了防毒面罩,后来由于戴上去后没法戴眼镜且呼吸困难,只好放弃了。 来比林以前,听说洋葱可以减轻流泪的症状,我也带了一个,但是由于手里拿着各种设备,根本没法用。很多被催泪 弹呛到的记者也都忍受不了,看到附近有一辆救护车,纷纷上去要酒精棉,据说将它抹在嘴唇上可以减轻症状。我也要了一块 ,当时还真管用,不过后来就惨了,直到现在我的嘴唇还在发烧,不知道那东西是不是酒精。后来又连遭几次催泪弹的迫害, 流了不少眼泪。 两岁孩子会扔石头 在冲突激烈时,我慌乱之中躲进了一户人家。这家有一个两岁大的孩子,一见到我戴着头盔还以为是以军士兵,吓得 直往后退。孩子的母亲赶快让我把头盔摘下来,看到我的真面目后,小孩这才放心了。 这位母亲对我说,她的小孩虽然只有两岁大,但是已经会朝以军士兵扔石头了。如果说中国人以自己孩子的聪明而自 豪的话,这里的人则以自己孩子能否向以军士兵扔石头为荣。 在“战斗”中,一般不抛头露面的阿拉伯妇女也躲在门口看,有的还给记者和扔石头的人送水。而在“战斗”结束后 ,满街的石头还没有收拾干净,当地人就已经驾着驴车、开着出租车涌上街头,开始了他们正常的生活。 一位多次来此采访的西班牙记者略带调侃地对我说:“在比林,人们没有电影看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到了周末,村 民们能做的就是扔扔石头,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惟一的娱乐项目了。”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