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骚乱危及希拉克政治生命 政坛将革故鼎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09:48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10月27日开始的法国骚乱已逐渐平息。但这场历时3个星期、席卷全法国的大骚乱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加速了法国政坛更新换代的过程。骚乱结束后,总统雅克·希拉克的支持率再次陷入低谷。美国《时代》周刊撰文称,这场骚乱宣告了法国一个时代———希拉克时代的结束,该文甚至送给希拉克一个称号:“昨日先生”。 希拉克已经在法国政坛叱咤风云40年,但从目前民意看,已经当了10年总统的希拉克
本报综合报道 11月19日,法国公布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显示,由于在骚乱期间作用不明显,总统希拉克的支持率急剧下降。欧美舆论普遍认为,经历了骚乱事件后,希拉克的政治生命差不多已经完结,美国《时代》周刊甚至把希拉克称为“昨日先生”。 总统解决不了骚乱 共有1859名18岁以上法国民众接受了这次调查。调查中,只有35%的被调查者满意希拉克总统的表现,而积极推动法国进入紧急状况的德维尔潘,支持率却从48%上升至53%。此外,在骚乱中对待骚乱者态度最为强硬的内政部长萨尔科齐,其民众支持率更是高达64%。这一数字也使萨尔科齐成为法国支持率最高的政治人物。 在这次骚乱期间,大部分法国人都不满意希拉克的表现。在法国骚乱最高潮时,在愤怒的郊区移民青年到处纵火焚烧汽车,警察和消防员顾此失彼时,法国人却见不到他们的总统的影子,也听不到总统的声音。 直到骚乱开始缓和后,希拉克才出现在法国人面前,发表了电视讲话,但也只是空洞地表示法国遭遇了“认同危机”,对接下来该怎么办却只字不提。13分钟的电视讲话充满了理论和分析,但这却不是法国选民需要的东西。 政治生命岌岌可危 事实表明,当了10年总统的希拉克,已经没有能力解决当前法国最棘手的两个社会问题———失业和移民。13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1%的法国民众不相信总统希拉克能够解决法国骚乱问题。 在2002年总统竞选过程中,希拉克曾誓言根除社会分化以及犯罪。但这场席卷法国的骚乱中,这两个问题同时爆发。骚乱期间,全法国共有9000多辆汽车被烧毁,超过3000名骚乱分子被捕,其根源则是法国社会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作为总统,希拉克虽然还要在爱丽舍宫呆到2007年5月,但他已经无力面对这两个问题,因此他的政治生命面临危机。 难再力挽狂澜 当然,希拉克在政坛上也不是“常胜将军”。过去40年来也屡受挫折,但他的优点在于:拥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善于从逆境中找机遇,因此总能转危为安。1997年,信心满满的他宣布提前议会选举,但没想到反对党社会党意外获胜。当时希拉克没有慌乱,几年后他的中右联盟重新夺回议会控制权。但这次,希拉克已没有了“力挽狂澜”的力量。 此外,几个月前他因脑血管问题入院治疗,也让法国人意识到,总统老了。在公众面前,希拉克一向给人以精力充沛的感觉,但其实他已73岁。在骚乱问题的电视讲话中,希拉克已开始现出老态,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戴隐形眼镜,而是戴着一副有框眼镜出现在法国民众面前,与在骚乱期间大出风头的总理德维尔潘和内政部长萨尔科齐相比,希拉克看起来像是上个世纪的“老古董”。 在法国历史上,总统的第二个任期都不好过:戴高乐遇上1968年的“五月风暴”,密特朗最后两年则天天为反对党控制的议会心烦。现在轮到希拉克了,虽然法国对总统连任期限没有限制,但以他目前的支持率,已不可能寄希望于第三次入主爱丽舍宫。他目前的最大愿望就是:2007年在总统大选中击败“眼中钉”萨尔科齐,把“嫡传弟子”德维尔潘扶上总统宝座。 后希拉克时代的政坛竞争 “贵族”与“平民”:两强争霸 本报综合报道 作为法国中右翼政治力量的“掌门人”,希拉克即将完成其使命,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后希拉克”时代的政治角逐。目前法国政治力量是“左轻右重”,左翼的社会党在2005年大选失败后一蹶不振,极右翼的“国民阵线”又成不了大气候,因此法国政治形成了中右翼党派“人民运动联盟”一家独大的局面。而在“人民运动联盟”内部,已经形成了德维尔潘与萨尔科齐“两强争霸”的局面。 一个“政治儿子”倒戈 在1995前,希拉克主要培养了两个政治接班人:一个是前“人民运动联盟”主席、曾任总理的阿兰·朱佩,另一个就是现“人民运动联盟”主席、内政部长萨尔科齐。 由于希拉克本人没有儿子,当年这两人都堪称希拉克的“政治儿子”。不过两个“政治儿子”都让希拉克失望了,前者命运不济,因为涉嫌腐败案被迫提前结束政治生涯;后者则在1995年总统大选中“临阵倒戈”,支持希拉克的竞选对手巴拉迪尔,从此与希拉克反目成仇。 迫不得已,今年希拉克再次推出自己的政治接班人,他就是今年6月份出任总理的多米尼克·德维尔潘。目前在“人民运动联盟”内部,萨尔科齐支持率最高,而德维尔潘则有希拉克的支持,因此2007年的总统大选,将成为这两人的舞台。 两大巨头水火不容 其实,德维尔潘与萨尔科齐之间一直势同水火,他们互相监督,互相攻击,互相猜忌。德维尔潘曾经多次发表萨尔科齐“无用”的言论,还一度断言他不可能成为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尔科齐则经常否认德维尔潘的政治才干与政治前途。 甚至在处理法国骚乱时,二人也矛盾重重。面对骚乱,萨尔科齐采用“铁腕”政策,甚至称制造骚乱的青少年为“社会渣滓”。而德维尔潘则明确反对萨尔科齐的说法。萨尔科齐在对待移民和打击犯罪方面表现得非常强硬,在处理此次骚乱时仍然不改本色,但德维尔潘却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态度。萨尔科齐和德维尔潘虽然都是从平息骚乱的角度出发,但二人处理的方式折射出的是双方的政治角力。 现任总理:“贵族”形象 52岁的德维尔潘带有“贵族”色彩。按法国姓氏的规则,虚字“德”常表示贵族家庭渊源,德维尔潘家庭也如此。德维尔潘的父亲是个大企业家,母亲也是名门闺秀。他受过一流的教育,口才出众,仕途一路畅通。他还是一位诗人,出过好几本诗集。德维尔潘以外交见长,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是一位天才的外交家。此外,在过去8年中,德维尔潘一直是希拉克忠实的左膀右臂和贴身参谋。 但他也有政治弱点,那就是从来没通过参加竞选而赢得职位,这是他的致命伤,反对派常常攻击他的“贵族气质”,说他离选民太远。“他热爱法国,但是他并不了解法国”,政治评论家阿兰·杜哈默尔这样评价德维尔潘。 内政部长:“平民”色彩浓 50岁的萨尔科齐则带有“平民”色彩。他出生在巴黎,是一位匈牙利难民的儿子。他没有什么政治背景,完全靠个人奋斗成为法国政坛蹿升最快的政治明星。虽然他在政治上被希拉克抛弃,但人称“政治齐达内”的萨尔科齐还是凭借高支持率成为希拉克所属政党“人民运动联盟”的主席。 在骚乱结束后,力主强硬平息骚乱的萨尔科齐再次成为支持率最高的政坛人物。就连极右政党“国民阵线”的大部分选民也表示,如果该党主席勒庞无法通过总统大选的第一轮选举,他们将在第二轮决战中支持萨尔科齐。甚至有法国媒体说,如今的萨尔科齐在法国右派中的支持率已经高到了不可能再上升的地步。 希拉克——— 戴高乐“第三代传人” 过去40年中,希拉克一直位于法国政治的前列,说他是法国“政治巨人”一点也不过分。他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创始人戴高乐将军的“第三代传人”,他的政治导师是戴高乐的“门徒”乔治·蓬皮杜。在蓬皮杜的引导下,希拉克在上世纪60年代就成为内阁部长,此后40年他一直是法国政坛的风云人物。 40年“长盛不衰” 希拉克1932年11月29日生于法国首都巴黎科雷兹镇的一个富豪家庭,其父曾为法国商业银行总经理。希拉克早年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和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并在阿尔及利亚有过一年多的从军经历。 1967年,年仅35岁的希拉克当选为议会议员,并成为内阁部长。1974年希拉克出任法国总理。1976年辞去总理职务后,他组建保卫共和联盟并任主席。1977年至1995年他3次连任巴黎市长,在此期间,他于1986年至1988年再次担任政府总理。1995年5月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2002年5月连选连任。《时代》周刊评论说,在法国200多年的共和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位政治家能像希拉克一样,在政坛高端“长盛不衰”。 欧宪公决受打击 今年还有一事令希拉克大受打击,那就是法国人5月29日的全民公决中否决了希拉克鼓吹的《欧盟宪法条约》,此后希拉克逐渐失去活力,从此“一蹶不振”。 希拉克一直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旗手”。因此,在法国举行关于《欧盟宪法条约》的全民公决前,希拉克不断地向法国人民宣传,以便这一条约能够在法国获得批准。在5月29日投票中,只有44.04%的选民投赞成票,《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未获通过。法国也成为25个欧盟成员国中的第一个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这一投票结果对于希拉克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此后他改组政府,任命“心腹爱将”德维尔潘出任总理进行社会改革,但法国人对这位老总统的支持率却持续走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