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印度洋海啸一周年专题 > 正文

印度洋海啸重建困难重重居民从未放弃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2:04 东方早报

  本报讯 (仇晓慧) 伤心数字2004年12月26日07时59分,印尼北苏门答腊岛西海岸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9度、东经959度,印尼首都雅加达西北1620公里,震源位于海底30公里处,海底被撕开一条长达100米的大口子。

  这是自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92级地震以来的震级最高的地震,也是自1900年以来震级排名第四的强震。

  地震引发强烈海啸,10米高的巨浪席卷印度洋沿岸地区,10分钟之内即袭击了苏门答腊,一个小时内即在印度洋传播了800公里,4个小时内袭击了斯里兰卡和印度,数小时后抵达距震中5000公里外的东非。

  根据联合国12月22日发布的海啸重建年度报告,海啸造成12国183172人遇难,40320人失踪,40万家庭被毁,140万人失去了生活来源,4800公里道路和118万只渔船被毁。仅仅在24小时内,海啸即造成超过100亿美元损失。

  数周后,官方和民间承诺的援助款项已经达到136亿美元。

  目前,在印尼亚齐和尼亚斯,78万人仍然住在帐篷里,数十万人住在条件简陋的屋子里。

  死亡人数至今仍是“糊涂账”

  早报专稿

  去年今天,震动全世界的印度洋大海啸爆发。肆无忌弹的阵阵海啸不仅让当地变得一片狼藉,更是造成了死亡人数的剧增。然而,在一年之后,印度洋海啸丧生的总人数仍然是一笔“糊涂账”。

  目前广为流传的印度洋大海啸死亡总人数为22万余人。但该数字与罗马天主教慈善机构“博爱”在12月21日公布的近40万死亡人数相去甚远。

  印尼红十字会曾在7月公布印尼最后死亡的总人数为131029人,失踪37066人。然而,印尼“红十字”亚齐分部主管布斯达尔·曼苏亚表示,事实上,他们根本无法获悉具体的死亡人数,他承认道:“灾难前三天,遍地都是尸体,我们怎么数也数不完……”

  印尼红十字雅加达总部的发言人称,他们正在班达亚齐做统计工作,估计该数字在一个月后发布,这无疑是统计出的最确切的最终死亡人数。

  鉴定工作的不力确实也存在诸多客观原因。那时,整个村庄淹没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没有专人汇报死亡人数。还没来得及辨明是哪辆公交车,车子就迅速下沉到水底。深陷恐惧之中的人们把许许多多尚未明确身份的尸体快速埋葬,他们担心遭到海啸袭击后,将有疟疾、余震等第二波、第三波灾难降临。

  另外,警方称死亡数字计算不清还可能因为灾区有许多非法移民遇难,他们从来就不报道失踪人口。一些尸体早已腐烂得无法辨认,另一些尸体被他国的救援人员拖到自己国家。

  除印尼之外,其他国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斯里兰卡,估计有21000~41000人遇难,区间竟然相差两倍。当局警方记录显示有20936人遇难,有421人失踪。然而社会服务部的报告为31000人,国家公共安全秘书处给出的数字为41000人。

  印度官方称,最后的死亡人数是10749,另有5640人失踪。但该国不同机构的数字互相矛盾。

  泰国称有5395人死亡,2817人失踪。但是这与灾难遇难鉴定部的数字不一致,该部门表示失踪名单只有673人。

  死亡人数不详与鉴明死者身份工作的紊乱,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创伤。在泰国普吉岛,许多遇难或失踪人口亲属只能在相隔半年或大半年的时候,才得以见到亲人尸体,有些则永远无法见到。

  尽管生活重来①班达亚齐

  “生活重来,但夜晚变得阴森森”

  早报专稿

  一年后,印尼亚齐到处都充满着希望。

  穆罕默德·达哈纳尔小心翼翼地坐在营地主管的面前。这个38岁的男人看上去有些紧张,对于这些出生贫寒的小人物来说,他们总是在看到当权者时露出这样的表情。

  然而,这一天将是他的好日子,或许是最好的日子。事实上,这一天对他而言,将成为自2004年12月26日早上8时之后最令他愉快的一天。去年的26日,达哈纳尔永生难忘,那天黑压压的海水冲毁了他的房屋,夺走了他的孩子,也使他的妻子菲克里哈在医院足足躺了2个月。

  第一个住进新房子

  “我有一个好消息。”阿卜杜拉·罗扎克·巴什尔边喊边往营地奔去。这个过去做过电工的人有着极具磁性的嗓音。他告诉达哈纳尔,后者已经被选中第一个住进班达亚齐新造好的房子。“你和你的家庭被选中第一个搬进班达亚齐的新房子。你们12月14日就可以搬进去了。”他说。听到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达哈纳尔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数秒钟后,他才缓过神来。海啸夺走了他们的房子,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他和所有的家庭成员就一直住在班达亚齐城外一个营地中约12平方米的帐篷里。现在,他终于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了。与此同时,英国牛津救济饥荒委员会也已经给了他一辆崭新的三轮摩托车。这个慈善基金会希望这辆摩托车能成为他谋生的工具。

  回到帐篷,达哈纳尔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菲克里哈。起初菲克里哈看上去有那么一点兴奋,可是,不一会儿记忆又把她带回到那个可怕的时刻。海水涌进他们的家,房子塌了,她和儿子被埋在下面。8小时后,达哈纳尔把她救了出来,而他们5岁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

  “我真的太想我的儿子了。”她边说边拍了一下自己的肚子。就像营地里的其他女人一样,菲克里哈又怀孕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盼望这个新生命降临的原因。”达哈纳尔说。“以前我租房子和摩托车。现在,我即将拥有自己的房子和摩托车,还有一个小生命也将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他兴奋地说,“简直难以置信,这一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变化。”

  到处都是泰商和华商

  很多班达亚齐人对达哈纳尔的激动心情都有同感。去年底的海啸造成亚齐地区近20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作为亚齐省的首府,班达亚齐也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海啸过后,数千名救援人员和数百万美元被空投到这个几乎面目全非的地方。

  一年后,在班达亚齐的中心城区,几乎很难再看到那场历史上最大灾难留下的印记。在苏丹酒店(HotelSultan)的大厅里,到处都是泰国和中国商人,而那些从欧洲和北美洲来的救援工作者则边喝咖啡边聊天。酒店外的街道上,交通堵塞现象依旧严重,仿佛又回到海啸前的样子。只是,这些车子上通常都会印有各种国际救援机构的标志。商店里手机和盗版DVD的生意红火。

  一个人的夜晚阴森森

  不过有太多东西一去不返。坐在自己卖咖啡小摊子的长凳上,48岁的拉凡指着300英尺外的一堆碎石说:“那是我原来的咖啡店。”他已经从银行贷款1500美元准备重建小店。可是生活会像以前一样吗?“什么都不会和以前一样。村子里很多朋友都死了。不过我还能养活家里人,送孩子上学。”

  在46岁的渔民莱里住的这个区,有44%的人丧身于海啸。莱里坐在他的屋子修好的一间房间里说:“海啸前,人们日夜在街上,坐着或者聊天,我很喜欢这点。经常有孩子们的生日聚会,各种各样的商贩来来往往,特别是卖给小孩子们玩具的,每天,每个小时。有些骑自行车的人一天会来回五次,而晚上每个房屋门前都开着灯。鱼贩子、摩托车、汽车,原来这里多热闹啊,但现在太安静了。尽管生活重来了,但一个人的夜晚令人感觉阴森森的。”

   黄力颖

  尽管生活重来②亲历棉兰

  回到亚齐,华人是复兴主力

  早报记者 (刘莉) 一年前,当海啸袭击印尼亚齐省,海啸摧毁了当地华人社区的店铺与房屋。作为当地主要经济支柱的8000华人居民逃去了400公里外的棉兰投靠亲友。记者曾在棉兰美达村的亚齐华人难民收容所亲身感受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传统在千里之外的苏门答腊岛传承与发扬广大。

  一年之后,北苏门答腊省印尼华裔总会会长黄印华先生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当时逃离家园的华人都已返回亚齐省府班达亚齐,在中国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政府、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以及当地华人社团的协力帮助下,他们准备开始新的生活,而华人的回归对于恢复当地经济意义重大。

  海啸华人灾民的故事要从美达村说起。记者还清楚地记得美达村的小路狭窄和凹凸不平,但门前的车辆却川流不息,那里是所有记者们的必到之地,那里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其实它真正感人之处还在于它显证着当地华人的历史和逃亡经历。

  上世纪60年代,印尼境内爆发排华风潮,一群亚齐华人被迫远离家园来到棉兰,在当地好心人的帮助下,于一片沼泽地上建立起美达村。经过长年的落地生根与建设,这个占地15公顷的村落,已经拥有400多户、3000多位居民。

  40年后,这里意外成为亚齐海啸灾民的收容所。在海啸发生后第三日,美达村迅即成立救灾中心,收容由亚齐逃难到棉兰的华人。迄今想到由货仓及篮球场改建而成的救灾中心大门上“人间有爱”四个字的横联,都感到无比温暖。美达村赈灾委员会主任陈松茂朴实地表达了当地华人的心声:“我们逃过难,知道那种滋味。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一定得帮忙。”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始终在问同一个问题,对未来有什么打算,还准备回亚齐吗?当时得到的答案是,不回去了。因为他们中大多人都在棉兰有亲戚,想在棉兰定居。

  一年后,刚听到他们都已陆续返回的消息还有点吃惊,其实仔细想想不无道理。华人一向精于做生意,在当地主要从事贸易买卖,在班达亚齐最大的集市,超过70%商铺由华人经营。而他们的回归被视为灾后重振经济的信号。

  班达亚齐赛瓜拉大学经济学家纳扎莫丁说:“华裔重返意味着经济活动重新开始活跃。他们在亚齐省的经济复苏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位汽车零件店店主说:“我们决定一起返回班达亚齐,因为在棉兰很难赚到钱。”选择在班达亚齐重建生活的华人,有部分挤在华人社区的政府房屋,其中一名华人的士司机表示:“总好过什么也没有。我们的一切全都失去了,包括我们的房屋、生计与家庭。”

  “我们将联同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一起解决华人的现实困难。前几天中国驻印尼大使兰立俊与我们当地的华人社团一起出席了新屋的奠基仪式,不久之后那些华人灾民将会有新的住所。”黄印华在电话里激动地说。

  尽管生活重来③没有放弃

  “孩子们总有一天会回来”

  早报专稿 (黄力颖) 尽管他们又一个孩子已经出生,但对于这对印度夫妇来说,要从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啸中恢复过来实在太困难。

  在去年底的海啸中,这个名叫克兰达武卢的印度渔夫失去了5个孩子中的4个。而在这次世纪大海啸的22万死亡和失踪者中,儿童约占1/3。

  虽然克兰达武卢现在又有了一个4个月大的女儿,虽然他早就应该回到海上过着打鱼为生的生活,但可怕的海啸仍像梦魇一样纠缠着他的生活。

  每天去酒馆消磨时间

  现在,这个39岁的男人几乎每天中午前都去村里的小酒馆消磨时间。这个备受打击的父亲被一种神秘的疾病困扰着,他觉得,这种病就是由发生在印度东南沿海的那场致命海啸引起的。

  路透社记者是在海啸刚结束时遇到这对印度夫妇的。克兰达武卢和他的妻子拉克什米简直不敢相信,他们4个孩子都被海啸吞噬,而尸体就这样和成百上千的陌生人埋在一个坑里。

  三个月后,这个可怜的女人开始不吃不喝,并因此住进了医院。拉克什米一直拒绝自己在海啸前已经怀上第6个孩子的事实。不过,今年9月,里娜的出生给她暗无天日的生活带去了一丝希望。虽然,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他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太多,虽然在临时帐篷里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

  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

  “她的到来带给我生活的希望和改变,”拉克什米摇着摇篮,哄着自己早产的孩子,“我仍然忘不了死去的孩子,但是痛苦的回忆不像过去那样频繁出现在眼前了。”

  然而,就在拉克什米在养育新宝宝的过程中抚平海啸给自己带来的伤痛时,他的丈夫克兰达武卢却在酒精中寻求安慰。卫生工作援助者说,克兰达武卢的病症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只要我一出现在太阳底下,或是去海上,我的皮肤就开始发烫,好像被烧着了一样,”克兰达武卢说,“喝酒可以使我不再感到痛苦,有时候这的确有帮助,但一旦我喝得太多,我身体上的不适反而会加剧。”

  克兰达武卢现在不再出海打鱼,他靠着政府赔偿给死去4个孩子的补偿金生活。

  心理学家说,克兰达武卢的问题并不是个案。海啸后,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心理疾病。虽然很多人在海啸后都战胜了身体上的创伤,但至今仍无法克服心理上的阴影。“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90%的人在心理上仍无法摆脱海啸给他们带来的惊恐,”印度国立精神卫生研究中心的社会精神病学家K.塞卡说,“许多海啸受害者通过身体的自然机制克服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障碍,最终使生活步入正规。但直到今年末,我们还有大约45%~50%的病人无法恢复正常的生活。”

  父母登广告寻失踪子女

  就在印度海啸受难者无法摆脱噩梦的同时,在海啸受灾最严重的印尼亚齐,人们也在与去年底的那场灾难作斗争。国际红十字会的官员说,好多亚齐地区的人仍不愿相信他们的孩子已在去年底的海啸中丧生。

  印尼《雅加达邮报》报道说,在亚齐地区,一些在海啸中失去孩子的父母这一年来一直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寻找他们在那场灾难中失踪的孩子。“我真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他们总有一天会回来的。”报道援引一名母亲的话说。

  红十字会的苏贾帕·博杜洛伊说:“对于那些一年后仍希望找到自己亲人的人们来说,他们的想法从心理学角度上是正常的。由于得不到相应的心理帮助,所以他们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相关专题:印度洋海啸一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