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印度洋海啸一周年专题 > 正文

印度洋海啸一周年:班达亚齐华人心系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9:42 新华网

  新华网班达亚齐(印尼)12月26日电(记者 赵金川) 位于印尼班达亚齐市中心的珀纳甬是华人集中的聚居区,又称亚齐“华人区”。听说在去年海啸时那里损失惨重,大多数无家可归的华人逃到棉兰或其他地区避难。现在逃难的华人是否回到自己的家?他们的生活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珀纳甬。

  珀纳甬区距离印度洋海岸只有4公里。海啸前,这里是亚齐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店铺
林立。北部的亚齐河岸边的珀纳甬港口每天都有许多渔船停泊,装卸海产品。占班达亚齐总人口不足10%的华人多数经营杂货、汽车零件、电器、手机、成衣、药房等。在该区内有一个大市场,是亚齐最热闹的市场,蔬菜、水果、杂品、点心、鱼肉等应有尽有。沿街数百家商店,大多数是华人经营,他们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气氛祥和。

  据说,17世纪初,中国南方沿海地带的移民已经在此地落户。荷兰殖民统治者将珀纳甬规划为唐人隍城,在这里定居的华裔祖籍多为客家、潮州、广东、福建等,平时他们都讲客家话。

  亚齐华人慈善基金会财务管理老仓民先生对记者说,在去年12月26日的

海啸中,这里的大部分建筑物倒塌,商店招牌飞落满地,废墟一片,居住在班达亚齐的约5000华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失,遇难的华人有近1000人。只有阿穆叶尼将军大街部分商店得以幸存。虽然这条大街始建于荷兰殖民统治时期,但因其建筑风格属中西结合,较为牢固。面对一片这狼藉景象,生活没有着落的人们纷纷出走。

  海啸数星期后,一些华人回到亚齐,但店铺和商品已经不见踪影。他们自己动手清理垃圾,然后借钱从头做起。就这样,逃难的华人陆续回来了,到5月初大部分华人回到了班达亚齐。在棉兰华社组成的北苏门答腊赈灾委员会的大力协助下,他们重新修建店铺,搭起临时帐篷,开始了新生活。如今,华人区的几条街道旁的店铺差不多都恢复了营业,昔日的华人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当地政府官员非常欢迎华人返回家园,认为由于华人在亚齐的商业流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华人重返家园对当地的重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位经营折叠床生意的华人女老板杨秋燕对记者说,逃难回来后店里的东西都没有了,不过房子修理后还能住。所以利用以前的一些积蓄再借点儿钱,重新做起。她说,不管未来的路途如何艰辛,亚齐华人始终固守家园的信念,再艰难的日子也不言放弃。他说,亚齐有一句谚语,“只要生命尚存,不向困难屈服。“灾难的幸存者只要肯从绝望中站起来,就会有希望。”

  一位叫叶志良的金店老板灾后逃离班达亚齐,两个星期回来后重新开业。他说,现在生意已逐渐好转。还有一位叫陈慧珍的女士是华语补习班的老师。她说,海啸发生后补习班的书本都没有了,如果中国能提供从初级班开始的教材,真是如雪中送炭,因为,现在不仅华人子弟想学习中文,当地印尼人也有不少想学华语。

  不过,也有不少原来经济条件较差、灾后变得一无所有的华人现在仍然住在避难用的临时板房里。他们中有十几岁的孩子,也有70多岁的老人。一位叫吴志忠的小老板,海啸前靠经营录音带和电视零配件过活,海啸时妻子被巨浪卷走,他本人也被海浪打得浑身是伤,现在他已经没有住房,生意也没有了,每月只靠政府提供的每人9万3千盾(10美元)生活。但并不是所有无家可归者都能拿到这微少的补助金,一位77岁高龄的刘先生说,他每月只领到一些米、油、方便面和沙丁鱼,没有任何补助金。据介绍,像这样的华人目前还有数百人之多。在讲述自己的遭遇时,他们含着眼泪,悲痛万分。

  在与更多的华人接触中,记者发现亚齐华人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眷恋。他们说,任何磨难和打击也不能改变他们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他们愿意与亚齐各族人民一道建设新亚齐。(完)

  相关专题:印度洋海啸一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