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韩国巴西等国如何跨越人均GDP1500美元(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08:30 环球时报
韩国巴西等国如何跨越人均GDP1500美元(图)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区(法新社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编者按:我国修正后的2004年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1490美元。很多国家在这个阶段时,经济发展都遇到了瓶颈。它们是如何跨越的?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韩国: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农民收入

  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徐宝康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在“出口立国”的战略指导下,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汉江奇迹”,1980年人均GDP达到1592美元。韩国盛昌公司社长朴性淳回忆说,当时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高。一般家庭能看上黑白电视就不错了,电冰箱还是紧俏货,医保什么的,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这时,韩国经济却突然陷入困境。1980年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资源分配不均\通货膨胀,不动产投机等在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1979年10月,朴正熙总统被暗杀。1980年5月,光州举行武装起义,社会动荡让韩国经济雪上加霜。

  韩国开发研究院前院长具本湖说,韩国经济的发展历史证明,当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时,随着国家产业化速度的加快,经济发展的确遇到了一个瓶颈,这同时预示着经济变革即将到来。

  1981年,全斗焕总统上台后,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变革,提出了“安定化、开放化和自律化”的“三化”方针。“安定化”措施包括:改变拼资源、高能耗的“扩大至上”经济政策,开始注重效益,限制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力求资源配置合理化。“开放化”的措施是,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以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自律化”方面,韩国把昔日政府主导的模式转变为市场主导模式;减少对大企业的特别优惠,限制垄断,扶植和保护中小企业;把“大政府”改为“小政府”,其职能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服务。

  新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缩小贫富差别和提高农民收入。上世纪70年代,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韩国出现了较大的贫富差距。随着产业化的迅速实现,农业被远远抛在后面。为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韩国在农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反哺农业,农业得以迅速发展。

  由于韩国及时转变和调整了发展战略,使得韩国经济成功跨越了这一道坎。据韩国开发院统计,从1983年至1988年,韩国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人均GDP也从1980年的1592美元,跃升到1988年的4040美元。这8年来农民的户均收入每年平均增长都在15%左右。

  具本湖前院长深有体会地说,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是一个标志线,意味着韩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行列迈进。要逾越这道坎,关键是能否实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让国民生活有质的提高。

  巴西:调整不及时,两极分化成痼疾

  本报驻巴西特派记者张川杜报道:

二战结束后,巴西政府通过推行“进口替代战略”、“高增长战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上世纪70年代,巴西经济增长率连续数年高达10%以上,人均GDP也很快达到并超过了1500美元。

  这一阶段被誉为“巴西奇迹”。但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巴西国民经济出现了一些越来越明显的结构性的失衡。上世纪80年代,巴西经济开始滑坡,增长率低下,有的年份甚至是负增长。巴西人把上世纪80年代称为“失去的十年”。直到现在,巴西经济还是起伏不定,始终复苏乏力。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席瓦尔教授说,巴西经济当时出现滑坡的最大原因是政府过于依赖巨额外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际金融市场资金充裕,很容易借到钱。巴西政府却把贷款大都用来兴建耗资巨大、收益期长的工程项目。1982年,巴西外债总额达701亿美元,国际储备却只有40亿美元,庞大的外债让巴西不堪重负,其国际地位受到了很大削弱,被人戏称为“永远的潜力大国”。

  与此同时,政府对社会公平的忽视导致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巴西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土改不彻底,使得绝大部分土地被少数大地主控制。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拥入城市,但大城市并没有能力接纳这么多没什么技术的农民,很多人都沦为城市贫民。昨天是圣诞节,记者还在住所附近的一个路口,碰到一家五口人举着一个写着自己悲惨遭遇的牌子,向路人乞讨。很多大城市郊区的山包上都建有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贫民区,它们与市区的高楼大厦形成了强烈反差。两极分化的一个后果就是治安状况恶化,在巴西的城市里,抢劫案件屡见不鲜,这也是外资不敢进入巴西的一个重要原因。

  巴西政府采取过土地改革、提高工人最低工资、增加穷人的福利待遇、对落后地区给予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但是收效甚微。席瓦尔教授说,政府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当机立断采取经济调控和税收两大武器,来避免两极分化。等到现在再回过头来补救,难度就要大得多。

  日本:从“工业开发优先”转向“重视人的生活”

  本报驻日本特派记者曹鹏程报道:彩电、汽车、艺术品、摩天大楼……,上世纪70年代创办精致糕点公司的角田先生谈起过去的日本时不禁感叹:那个时候,日本人“太有钱了”。

  根据日本经济研究所记载:1963年是日本举办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当时日本人均GDP仅为573美元,1966年开始首次突破1000美元,1974年突破3000美元,其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所用的时间大大短于西方发达国家。

  角田先生回忆,当时人们收入增长非常快,购物欲望很旺盛。事实上,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消费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1970年26.3%的家庭有彩电,1975年急剧上升至90.3%;1965年注册登记的汽车共为187.8万辆,1975年达到677.7万辆。

  这一时期日本产业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一半,第二产业比重显著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保持在较高水平,发展模式由以重工业、化学工业为主导转变为由耐用消费品生产为主导。另外,日本战后实行了土地改革、解散财阀、普及工会等措施,增长出来的大量财富得以比较平均地分配,经济增长也消灭了剩余劳动力现象,劳动力从供大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导致日本的工资差距缩小,“中产阶级”迅速壮大。

  但高速工业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经济与社会问题:首先是人口分布出现严重不均衡,大批农村青年进入城市,而有些地方则因为人口数量剧减,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衰退;另外,住房、排污、交通等公共设施极不完备;因为企业片面追求利润的行为还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著名的日本四日市哮喘病、疼痛病、熊本水俣病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从1961年开始,日本相继出台了两个“综合开发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解决公害环境问题,谋求人与自然界的长期和谐;均衡开发利用全部国土,制定因地制宜的国土利用计划等。

  1973年以后,日本进入稳定发展期,劳动密集产业结构转向知识密集型结构。以公害为核心,包括地价、交通、环境在内的问题不断引起群众运动高潮,社会矛盾由此激化。1977年,日本公布了“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将社会开发重点,由原来的“工业开发优先”转向“重视人的生活”,力图创建和谐社会。

  日本东洋学园大学朱建荣先生向记者表示,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是一个“坎”,这时原有的经济结构已经不适合新的形势,各种社会矛盾容易激化。东洋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吉田敬一也表示:日本在经济转型阶段做得较好,但是从中央集权向地方自治转变做得不够好,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得也不够。另外,一出现萧条就上马大型基础工程的做法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暂时的景气使国家背上巨额债务,这些问题到现在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

  德国:不光靠勤劳苦干,更要靠技术创新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报道:“人均GDP1500美元是一道不容忽视的坎。”德国东亚问题经济学家尤希尔教授告诉记者,这道坎意味着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尤希尔教授说,在这个阶段,很多先前具有的竞争优势慢慢丧失。比如,原来依靠低廉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吸引了外资流入,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但之后,外国资本很可能会向其他劳动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转移。其次,随着消费需求升级,民众对生活要求随之提高,例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和社会设施等要求更多样化。同时,随着收入的提高,差距的拉大,社会各阶层将发生裂变,新兴的中产阶层及底层会产生矛盾。

  西德早在1960年人均GDP就达到了1531美元。尤希尔教授说,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之前,西德GDP高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基础上的,由此带来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和资源制约的加剧。这让人们注意到,不能因为追求高增长而损伤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机理,就像一个人年轻时如果不注意身体,老了可能会后患无穷。所以,在当时“绿党”等环保力量支持下,西德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创造了“绿色奇迹”,用了25年时间使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长至4000美元,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也大为减少。

  作为当时欧洲的“后起之秀”,当时西德也靠廉价产品起家。但随着其他更廉价的产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西德原来的竞争力也随之下降。在十字路口,西德选择了“创新”这把利剑。“工业生产领域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勤劳苦干的工人,而是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尤希尔教授说。之后,德国不仅成了全球制造业中心,也是科技创新中心。“德国制造”更是发达的德国工业的代名词,尤其在机械、汽车和家电等领域内德国货处处走俏。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国内消费等经济均衡发展的“硬指标”也明显增加。

  尤希尔教授还特别指出“社会和谐成本”对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德国有几大“高招”:一是改善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的状况;二是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扩大就业;三是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使中产阶级达到75%,富人穷人各占10%左右;四是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强化税收调节功能。▲

  《环球时报》(2005年12月26日第十九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