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沙龙中风住院专题 > 正文

沙龙,爱恨交织的以色列现代史(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02:00 东方早报
沙龙,爱恨交织的以色列现代史(图)

是以色列的未冕之王,或是敌人眼中的屠夫,历史赋予沙龙的一切称谓,正在成为过去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他是追随者口中的“埃里克王”(ArikKing),以色列的未冕之王;也是仇敌齿间的阿里埃尔(Ariel),黎巴嫩难民营血案的屠夫。无论以色列总理沙龙代表哪个身份,他们都已在历史的长河中随风而逝。

  在这个犹太王国中,沙龙永远是个性鲜明的风云人物。他那穿梭在武士、农民、政客间的多重形象,不仅标识着以色列的现代历史,同时在以色列社会激起截然相反的评价:人
们对他的感情可以是狂热的爱慕,抑或是尖锐的仇恨,但永远不会是漠然。

  毋庸置疑,“后拉宾时代”将沙龙推向了至高无上的政治顶峰。但他对于世人而言却始终是个难解之谜。

  生锈的“推土机”?

  此刻躺在哈达萨

医院里气息虚弱的沙龙,或许不甘接受这样的命运。23年前,他也曾如跌跤的巨人般倒下——1982年的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丑闻,曾令时任国防部长的沙龙在羞辱中下台。此后的10余年间,他只能背负起所有罪责,在轻如空气的官衔中游走。

  但他终究还是挺过来了,且是以震惊世人的方式杀出一条血路。2000年率领3000军警突闯圣殿山的阿克萨清真寺、脚踩耶路撒冷圣地的举动,令沙龙成功摆脱反对党身份,在以色列人压倒性的支持下荣登总理宝座。但他重返政坛的代价,却是引发一场持续5年的巴以暴力冲突。

  从“仕途恶疾”中复原的沙龙,一如烈火重生的复仇战士。他厌倦了半调情、半挑衅的双重立场,多次下令以色列国防军入侵巴勒斯坦领土、围困阿拉法特……就像他的绰号“推土机”那样,碾出以色列强硬派的右翼之路。

  然而这样一个殖民者,却在2005年一手终结了以色列人在加沙长达38年的占领。为了更好推动自己的单边撤离计划,沙龙不惜和自己亲手创立的利库德集团决裂。望着巴勒斯坦人重拾旧地的以军士兵禁不住叹息:推土机也有生锈的时候。

  无谋的策士?

  以色列的政客和观察家们苦笑着凝视这个深邃而又单纯的男人。他们的主要日常运动就是揣摩沙龙的心思,他下一步想做什么?他的计划会不会更改?

  或许他只是筋疲力尽的雄鹰,飞越过1948、1956、1967、1973这些刻蚀在战争年鉴上血淋淋的日期后,终于接受现实,承认自己已经触到极端主义道路的尽头。原来在这个年代,黩武之术并不能保障以色列国的生存。

  或许他只是回归真实的商人,试图用政策而不是武器来重划巴以边境,用加沙换回约旦河西岸的那堵隔离墙。尽管被强行脱离加沙地带的以色列人难以相信眼前的这个“叛徒”,但仍然有人固执地认为,即便是沙龙的撤军令,也能帮助以色列扩张,将巴勒斯坦推向毁灭。

  或许他自始至终都戴着假面具,在一场即兴的化装舞会中纵情跳跃。借用他的批评者所言,他只是个无谋的策士,辨不清未来的方向。

  不忠的武士?

  预言家争论说,他们可以从沙龙曲折的成长轨迹中透析未来。作为一个“沙伯拉”(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他自幼便从务农的父亲那里学会如何保卫村庄,用斧头抗击阿拉伯袭击者。

  加入地下犹太防卫组织“哈加纳”后,沙龙用与年龄不相匹配的“武士精神”扛起侦察重任,见证了以色列国的建立。1953年,他负责组建和指挥101部队,成了巴勒斯坦游击队和阿拉伯武装力量的噩梦。

  秉着“永攀高峰”的座右铭,沙龙终于在20多年的兵戎生涯后爬上司令的台阶,但却在1973年突然解甲归田,以议员身份组建右翼联合阵线“利库德集团”。此后他一直在军人和政客的身份中转换,直到2001年当选总理后,他仍然坚持对军队发号施令的习惯。撤军计划实施后,一些人开始痛斥他的不忠,但沙龙仍以武士自居,并以此命名自己的传记。

  当沙龙的发言人吉辛5日接受采访时,他再一次印证了这点:“他是一名武士、斗士,他正在为自己的生命奋斗。”

  相关专题:沙龙中风住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