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德要求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3:13 新闻晨报 | |||||||||
如果说,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寻求对伊制裁,是西方启动的“A计划”,那么外交努力受阻、伊朗不惧制裁的局面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考虑“B计划”。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指出,作为最坏的打算,伊朗最终拥有核武器,“B计划”就是为这一天的到来制定。
伊朗方面曾经宣称,经济制裁不会令这个国家屈服,因为伊朗核技术“正是在制裁情况下发展起来”。 华盛顿凯托学会外交政策专家莱昂·哈达尔则指出,“我没说伊朗应该拥有核武器,但是我认为这一天会到来,所以我们必须为此做准备。”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社论指出,美国对待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的态度,从来是“看人下菜”。 2002年,美国对自称发展核计划的朝鲜只采取了“轻微”制裁;20世纪60年代,美国允许以色列研制核武器;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之后,美国只给予短期制裁,且力度不大。 同时,美国下大力气与俄罗斯一道,防止原苏联核材料与核武器流入独联体国家。 美国强烈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更多缘于对其现政权的担忧,特别在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不断发出威胁以色列的言论之后。 哈达尔认为,美国应该看到伊朗身处有核国家(俄罗斯、巴基斯坦、以色列)包围之中的不安全感,“哪怕头脑最开放的伊朗领导人都会迫于民族主义压力,寻求发展核技术。” 另外,伊朗现政权也有其“软肋”,即担心经济制裁导致国内失业率过高,失去年轻一代支持。伊朗政权实际上有些“左右为难”,需要“找个台阶下”。 点破伊朗“心理症结”之后,哈达尔提出,西方国家应该同伊朗对话,而不是孤立它。更有分析人士提出,美国领导人应该访问伊朗,破解两国冰冻关系。 “示好”是“B计划”一面,而另一面则是“硬碰硬”。 能够想象吗,缺少世界第4大原油出口国、石油输出国组织内第2大原油出口国,全球油价会怎样? 连日来,伊朗核问题再度升温,业内分析人士说,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可能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上扬,甚至超过每桶70美元。 1979年,正是伊朗政治动荡促使油价创下当时最高纪录。 西方国家之所以不愿轻言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主要是忌惮于伊朗对于世界油价的影响力。 另外,产自多个海湾国家、占西方石油消费国60%供应量的石油每日经伊朗辖下霍尔木兹海峡运出。霍尔木兹海峡因此得名“海湾咽喉”。 但是,正如华盛顿不扩散政策教育中心执行主席亨利·索科利斯基所言,如果没有准备好应付伊朗断油局面,西方社会在伊朗核问题上无法采取“大手笔”。 “除非美国及其盟友足以对付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威胁,伊朗将一直认为西方有求于它。”索科利斯基说。 一项具体方案已经摆上桌面,即绕过伊朗,直接从沙特等中东其他石油大国取油。这项计划耗资大约20亿美元,用来更新及新增通往阿拉伯半岛的输油管道。今后阿拉伯半岛出产的石油,可以不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直达海湾以外的港口装上油船,运往世界各地。 “霍尔木兹”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假设伊朗将霍尔木兹海峡关闭三个月,加上伊朗停止供油带来的损失,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下降4%至5%,失业率上升2%。一旦新的输油管道铺设完成,而伊拉克石油输出又可弥补伊朗断油的损失,霍尔木兹海峡关闭三个月只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造成1%负面影响。 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部,介入阿曼穆桑达姆半岛与伊朗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波斯湾(简称海湾,阿拉伯人称阿拉伯湾),呈人字形。由于它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必经之地,因此有"海湾咽喉"之称。 "霍尔木兹"原出波斯语,意为"光明之神"。海峡东西长约150公里,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48.3公里。海峡的最深处为219米,最浅处为71米。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门户。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个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霍尔木兹海峡是油船来往的重要通道,一直被视为西方国家"生命线"。 相关专题:伊朗重启核燃料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