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哈马斯掌管巴勒斯坦专题 > 正文

联合早报:文明冲突中的媒体角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06:55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发表题为《“文明冲突”中的媒体角色》的评论文章,认为在以巴问题上,西方主流媒体大都立场偏向西方,在报道“文明冲突”时并没有做到兼顾与平衡。事实上在两个文明之间,媒体应该协助人们化解危机,而不应该继续加大两者之间的裂缝。

  最近香港上映好莱坞电影《慕尼黑》,影片描述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期间,11
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绑架杀害。此后,以色列情报局展开大规模追杀行动。可是,在以各种残暴手段成功清除了多名“恐怖分子”后,影片主人公、以色列特工阿夫曼却开始反思这项工作的意义。

  电影的结尾十分压抑惆怅,阿夫曼问以色列情报人员:“我们杀死了这次(恐怖袭击)的策划人,但 他们还会有新成员,难道我们要不停地追杀下去吗?”回答是肯定的,为了家园,这种行动将继续下去。这样的结尾似乎也在暗示,以巴之间将丝毫见不到和平的曙光。

  

  影片促使人们重新思考

  影片导演斯皮尔博格曾执导《辛德勒名单》,后来又拍摄了《拯救大兵瑞恩》等战争电影,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擅于以战争题材来表达反战立场。正因如此,香港的不少影评都把焦点放在《慕尼黑》中不满反恐战争的立场上,但却忽略了电影希望人们重新思考“恐怖主义”内涵的用意。

  

联合早报:文明冲突中的媒体角色

  电影《慕尼黑》剧照

  一提到恐怖主义,多数人想到的是包括巴勒斯坦人在内的回教徒。然而,在《慕尼黑》影片中,以色列特工在追杀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时,也使用了各种恐怖手段。可以说,电影中的以色列情报人员在反恐的同时,也扮演了“恐怖分子”的角色。而这一点,在西方主流媒体关于以巴冲突的报道中,却极少看到。

  如今,没有人会对“反恐”这个词感到陌生,但“恐怖主义”到底如何定义,却始终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字典中对“terrorism”一词的解释是:“个人或组织使用暴力恐吓等手段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照此说来,电影中以色列情报局在追杀阿拉伯恐怖分子时所使用的暴力手法,也属于恐怖主义范畴。

  1995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发生大爆炸,策划者就是个美国退役军人。同年,以色列时任总理拉宾遇刺身亡,凶手不是阿拉伯人,而是犹太右翼分子。可见,不能把恐怖分子与回教徒划等号。不过如今,很多人一听到“恐怖分子”,脑海中就会浮现手持长枪的蒙面回教徒。

  

  西方媒体的选择性报道

  当然,字典对“恐怖主义”的解释过于简单化。有统计显示,“恐怖主义”有上百种解释,主流定义可概括为:藏在暗处不宣而战,通常使用暴力手段,经常滥杀无辜平民,但有时也展开针对性较强的刺杀行动。

  笔者听到过最为极端的定义是:弱势群体与强权抗争的一种手段。拿以巴冲突为例,著名巴勒斯坦裔学者萨依德(Edward Said)指出,以色列在1947年建国后不断扩张领土,到1967年还从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将数以十万计的巴人驱逐出境(参阅萨依德与人合著的《文化与冲突》)。在冲突中,以色列人拥有尖端的现代化武器,而巴勒斯坦青年只能用石块与以色列坦克对抗。最后,他们发展到诉诸人肉炸弹、绑架无辜等恐怖手段。

  

联合早报:文明冲突中的媒体角色

  图为:巴勒斯坦青年用石块与以色列坦克对抗

  尽管巴人属于弱势群体,但滥杀无辜的恐怖袭击仍然没有丝毫的正当性,因为弱势群体应该有表达自己声音的正当渠道,包括透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或主流媒体。然而,由于某些国际组织被少数国家控制,这就凸显出媒体有必要担当起责任,为弱势群体传递声音。

  遗憾的是,在以巴问题上,主流媒体大都立场偏向西方,在报道“文明冲突”时并没有做到兼顾与平衡。最近丹麦报章刊登亵渎伊斯兰先知的漫画,激起回教世界一波又一波抗议示威浪潮。但是,与西方主流媒体对回教世界的深刻偏见相比,这些漫画还只能算是表面现象。可以说,人们对阿拉伯回教徒的印象,之所以总是与暴力血腥、迷信落后和宗教狂热有关,原因之一就是西方主流媒体长期以来一直进行选择性报道。

  

  片面关注回教世界

  不可否认,阿拉伯回教徒中的确有不少冷血残酷的恐怖分子,但在同时,无辜的平民在以色列炮火下失去家园,这些事件却极少在电视上见到。九一一事件后,欧美媒体开始关注回教徒,但焦点仍然不能超越恐怖主义。

  这种现象正说明,这些媒体对回教徒了解甚少,视野局限于“他们”如何与西方对抗以及宗教中的“血腥暴力”,至于文化、音乐、艺术、文学等领域,几乎是不受媒体重视的。

  到目前为止,西方对伊斯兰世界发生的多数大事件都毫无预期,所以几乎每次都大为震惊。从1979年伊朗劫持美国人质危机,1987年巴勒斯坦人起义,到2001年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活动,再到今年1月哈玛斯赢得巴勒斯坦选举,西方主流媒体总是在事后一片哗然,惊讶不已。

  事到如今,一场“文明冲突”已经入箭在弦,西方主流媒体不能执迷不悟,不能继续只是关注恐怖主义、宗教狂热等议题,而应该通过更加深入的了解,加强与阿拉伯回教徒之间的沟通。在两个文明之间,媒体应该协助人们化解危机,而不应该继续加大两者之间的裂缝。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前途可能正如电影《慕尼黑》的结局一样阴暗压抑,前方毫无曙光,能想像到的只是无休止的杀戮和血腥报复。电影所叙述的故事是1972年发生的真实事件,但在34年后的今天,类似的恶性循环还在持续,而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依然没有尽头。它使人不禁追问:这种情况何以开始,又何以才能结束?(林烟香港)

  相关专题:哈马斯掌管巴勒斯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