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伊朗重启核燃料设施专题 > 正文

布什颠覆伊朗政府三步战略:演变围堵加打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01:59 东方网

  好不容易将伊朗核问题报告安理会之后,“颠覆伊朗”逐渐提上了布什政府的议事日程。近来布什以及其政府要员、专家学者频频召开闭门会议,制定出对付伊朗政府的三步战略:民主颠覆、外交围堵和军事打击。据与会的专家透露,“布什政府对伊朗的态度日趋强硬”。

   第一招:民主颠覆——区别对待政府和民众

  伊朗逐渐成为美国的心腹大患,布什的顾问近几个月里已经召集了大约30至40个伊朗问题专家,为政府的伊朗战略绞尽脑汁。布什本人花在伊朗问题上的时间也是有增无减。布什政府“群策群力”的最终结果是,决定区别对待伊朗政府和普通民众,将矛头指向伊朗政府,支持伊朗反对派,并希望伊朗民众能够自发采取行动,实现所谓的“民主化”。美国国务卿赖斯在上周曾经发表讲话:“我们与伊朗人民之间没有问题,我们希望伊朗人民获得自由。与我们有问题的是伊朗政权。伊朗政权带给美国的是前所未有的威胁。”

  而学者对于布什政府政策的解析则更为直接。美国著名智囊机构胡佛研究所的高层人士最近两周先后和布什、副总统切尼以及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会面,他们获得的印象是白宫将对伊朗政府采取更加严厉的政策。

  “我们获得的信息是他们倾向于将伊朗民众和伊朗政权区别对待。”出生于伊朗、目前在胡佛研究所任职的著名企业家伊斯梅尔·阿米德·霍泽尔说。

  “目前在政府高层,倾向政权更迭的人比倾向外交斡旋的人更占上风。”曾经在布什的第一总统任期担任国务院政策制定部门负责人的理查德·哈斯说。

   第二招:外交围堵——让欧盟出手

   布什政府在内部分化伊朗的同时,也努力在外交领域对伊朗形成包围之势。

  美国国务院在上周专门成立了一个伊朗工作小组。去年美国国务院中只有两个人专门负责处理伊朗问题,而今年专门处理伊朗问题的人员增加到10个。此外,美国国务院还加强了对外交人员的波斯语培训,为全面加强对伊朗的监控扫清语言障碍。由于美国在伊朗不设大使馆,大大增加了监控难度,因此布什政府决定向伊朗周边国家和地区派遣更多的外交官,以形成一个外交包围之势。

  美国副国务卿尼古拉斯·伯恩斯上周表示,国务院将在阿联酋的迪拜建立一个工作站,监视伊朗政府的举动。他认为这个工作站的作用和上世纪30年代设在拉脱维亚里加的工作站性质完全一样,当时由于美国在苏联没有使馆,所以通过这个工作站搜集有关苏联的情报。

  在全球建立一个反对伊朗的同盟是美国的策略之一,同时欧盟国家对于伊朗问题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赖斯在去年2月首次以国务卿身份访问欧洲时,发现欧洲国家最关心的并不是伊拉克,而是伊朗问题。欧洲国家告诉赖斯,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并不是来自德黑兰,而是来自华盛顿。由此美国有意识地让欧盟出任这个联盟的领导。

  伊拉克战争的泥潭让美国深刻领悟到建立同盟的重要性,而且考虑到俄罗斯和中国的态度,欧盟的出面更有利于争取到这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支持,由此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另外,由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已经出现了信任危机,布什很难说服民众对于其伊朗政策投下赞同票,不如假手欧盟来得更为冠冕堂皇。

  第三招:军事打击——最后的选择

   在民主颠覆和外交围堵失败后,布什政府的最后一个选择就是军事打击。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对美国政府来说,今年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一个分水岭,布什政府必须在今年决定是否对伊朗动武。

  《华盛顿邮报》援引军事专家的分析说,对伊朗的军事行动远远比对伊拉克动武要复杂困难得多。美军首先要摧毁伊朗的防空系统,然后才能对分布在伊朗各地的几十处核设施发动空袭。但是这些“外科手术式”的空袭能否奏效还存在许多未知数,但是军事打击必将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强烈抗议。

  目前美国国会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意见。强硬派主张在谈判陷入僵局后对伊朗动武,迫使德黑兰就范。

  “我们每年都在等待,结果风险不断增加,”前众议院议长、目前担任五角大楼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的纽特·金里奇说,“我希望政府能够采取一些具有决定意义的行动……如果我们需要,在这个地区就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愿不愿意采取军事行动。”

  但是,也有很多议员表示,他们将吸取伊拉克战争的教训,在批准布什政府对伊朗动武之前,将要求政府和情报机构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伊朗核武计划的危险性,否则他们将不会对批准动武投下赞成票。东方早报 李双 辛桦

  相关专题:伊朗重启核燃料设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