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不断变化着的文学潮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09:28 新京报 | |||||||||
文学风格多元化 苏联解体前后,在20世纪世界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发源地俄罗斯,各种文学创作方法各领风骚。 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和文化思潮的兴起,则是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有人说,苏
现实主义回潮当然,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毕竟是强大的,即便是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文学蔚为壮观的当今俄罗斯,渐渐恢复了元气的现实主义文学重又占据了半壁江山。当今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可能要数索尔仁尼琴、拉斯普京和马卡宁等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主教”的索尔仁尼琴继续写作,在《红轮》等作品中试图史诗般地、真实地再现历史;依然活跃在文坛上的瓦连京·拉斯普京,曾被视为苏联文学中的“战争文学”、“乡村散文”和“道德文学”等多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在现实生活的巨变之后,拉斯普京并没有放弃对现实的关注,而且还在《谢尼亚的故事》和《伊万的母亲,伊万的女儿》等新作中加强了对现实的批判。有“当代果戈理”之称的弗拉基米尔·马卡宁,在《地下人》、《审讯桌》等作品中将现实主义的内容和后现代的手法合为一体,形成了所谓的“新现实主义”风格。 侨民文学的终结 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史中有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这就是大规模的侨民文学,大批俄罗斯作家在境外坚持创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布宁、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侨民文学还把俄罗斯文学的火种播撒到世界各地,极大地扩展了俄罗斯文学的世界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俄罗斯文学与世界许多国家文学之间的联系。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的强大存在,使得众多的文学史家们有理由指出,在20世纪的俄罗斯同时并存着两种文学,自始至终都有两部文学史在平行地发展着,这构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道奇观。苏联解体后,侨民作家纷纷“回归”,有些作家如索尔仁尼琴等,彻底返回了祖国,有些作家如弗拉基莫夫、沃伊诺维奇等,则游走在俄罗斯和欧美之间。如今,人们已经在谈论俄罗斯侨民文学的终结。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有许多作家出于婚姻、工作等生活方面的考虑移居国外,如身在法国的安德烈·马金、身在瑞士的米哈伊尔·希什金等,但人们似乎更愿意称他们为“境外俄语作家”。 女性文学的崛起 一贯以男性作家占据主导地位的俄语文学,在近十几年里出现了醒目的性别变化,一大批女性走上文坛,成为主流作家,而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塔吉雅娜·托尔斯泰娅和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则被并称为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三杰”。彼得鲁舍夫斯卡娅将戏剧、寓言等体裁因素糅合进小说,扩大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系出名门的托尔斯泰娅(她是著名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的孙女)游走在俄罗斯和美国各大高校的文学系,将文学教师的“职业写作”方式和风格带入了当代俄语文学。学生物出身的乌利茨卡娅,善于细腻地解读俄罗斯女性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处境,她的三部均被译成了中文的长篇小说《美狄亚和她的儿女》、《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和《忠实于您的舒里克》,在俄罗斯国内外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前些年,俄罗斯文学界曾数度爆发关于是否存在女性文学的争论,而如今,这样的议论已很少听到,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女性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整体的身份已得到普遍的认同,或许是由于,众多女性作家步入主流,因而消解了两性文学之间的传统界线。 刘文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