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中国火速援助印尼灾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11:14 世界新闻报

  本报特约记者 于牧野

  

中国火速援助印尼灾区

  当地居民设法搬走压在汽车上面的混凝土碎石

  印尼爪哇岛日惹市27日凌晨发生大地震后,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紧急启动了对外救援机制,相关部门随即展开了各项工作。

  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

  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向印尼总统苏西洛发去慰问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他个人名义,向印尼政府和人民表达深切同情和诚挚慰问。据悉,胡主席是最早向印尼发出慰问的外国国家元首之一,当地媒体在报道国际社会反应时,都特别提到了这一份“来自中国的问候”。

  地震发生当天,中国政府当即决定,向印尼灾区紧急提供200万美元援助,而且全部是现汇。据悉,这笔经费是来自国家的援外经费,将通过银行国际汇兑业务,直接汇到印尼政府相关账号。外交部也已向印尼政府表示,愿意提供一切必要援助,中方将视灾情发展情况,考虑提供救援人员和物资。此外,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国地震局相关工作人员后得知,该局正与印尼相关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同时也与联合国救援部门保持着信息交换和沟通,一旦印尼方面发出国际求救信号,中国国际救援队随时可以飞赴印尼,参加救援活动。

  中国的地震专家也表示,愿意提供有关帮助,以减少余震可能带来的损失。据报道,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啸后,中国政府援助了印尼10套海啸预警系统。此次地震后,印尼至今还未发出海啸预警,这些预警系统相信已经发挥了作用。

  另据报道,中国驻印尼使领馆及一些民间机构,也已参与到当地的救援行动中,为灾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官员表示,大使馆已紧急部署工作,派遣小组前往灾区了解情况,“但不管是华人还是华侨,如果他们遇到困难,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这位官员承诺。

  中国海外救援日趋成熟

  据悉,这次印尼地震发生后,中国之所以能迅速反应,走到了国际救援行动前列,主要取决于相对成熟的海外救援机制。近年来,中国参加了不少海外救援行动,取得了令世界各国称赞的业绩。

  2003年,在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行动中,第一次参加国际救援行动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成功搜救1名幸存者,挖出4名遇难者。当时,参与救援的有38支队伍,总共才搜救出两名幸存者。联合国官员赞扬中国国际救援队:“已经成为国际搜索救援舞台上一支宝贵的力量”。

  当年年底,伊朗巴姆地区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50人救援队伍,在地震救援的三天三夜里,先后派出143人次参加现场搜救工作,挖出遇难人员遗体22具,为灾民提供了医疗救助。

  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啸中,中国派出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救援队伍。70名医疗人员每天到难民营巡诊,恢复当地医院医疗功能,医治1万多名伤病灾民,对灾民集中区进行消毒,发放防疫药品,宣传防疫知识。搜救人员与其他国际救援队联合清理废墟,搜寻遇难和失踪人员,先后清理出69具尸体。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里氏7.8级的大地震,中国救援队是第一支到达地震发生地的国际救援组织,成功营救出7名幸存者,医治了590多名伤员,同时进行了灾难评估,受到了巴基斯坦方面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好评。

  中国海外救援的成功,得益于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国外出现大的灾情,就会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预案启动以后,迅速通知国际救援队处于待命,各方面的人员同时开始行动,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出发。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素质也是世界一流的,该队虽然只有3年多的历史,却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救援能力。据悉,中国国际救援队有六大王牌设备。其中,光学声波探测仪,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进行生命探测;声波探测仪,能利用声音的震动搜救遇难者,即使是被埋在瓦砾中的遇险者已经不能说话,但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弱的声响,声波探测仪都能够及时捕捉到。

  另外,作为一个多灾害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丰富的抗灾和救灾经验,也熟悉发展中国家遭遇灾害时面临的问题,能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救援。

  海外救援达成“双赢”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越来越多地参加国际救援行动,体现了一种博大的人文关怀,反映出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愿意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这种对外救援,看起来是一种无偿付出,实际上,也是一种“双赢“的举动。

  其一,有利于提升国际形象。有专家指出,救援不应仅仅局限在人道主义这个层面,而应该上升到外交策略的高度。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参加海外援助,无疑是与受援国政府、人民增进友谊的一个机会。这种人道主义外交对中国而言,政治风险低,但对双边关系的好处是长期和深层的。

  2005年,一家著名的国际机构曾做过一次调查,在美、英、法、日、中世界五大国中,美国的声望在近两年之内一直在下降,而中国的声望即使是在美国的西方盟友国家中也都是在上升的。以这次中国援助的印度尼西亚为例,对中国持好感的人数比例要远远高于美国。

  其二,政府或民间发动的海外救灾,也可能是寻找就业机会的人员实现就业的一个机会。另外,还可培养国民乐善好施的习惯,培育公民对遭遇不幸的人的关怀与爱心,建立起民间救灾能力。

  其三,受灾国灾区的经济复苏,也是中国企业海外的经济契机。当然,应要求企业在利用机会和赢利时,充分体现人道关怀,有好的服务质量,真心实意帮助当地灾民,而不是纯粹牟利。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