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变革德国从足球开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09:57 南风窗 | |||||||||
足球在吸引商业赞助、促进足球移民、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甚至增进种族和解方面,都起到独特的作用 德国也和它的足球一样,处在改革的关键点 “我们需要质疑每一个陈规和习惯。我们需要持续地这样做,不仅在足球领域……改革需要成为一个持续过程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不因为世界杯的结束而结束。”“我们有机会重新定义德国,创造一个民族品牌。” ——德国队教练克林斯曼 □本刊记者 李北方 发自柏林
1945年4月。希特勒和他的几名核心助手蜷缩在防空洞里的一张桌子旁,显得疲惫、绝望,他们正在苦思冥想,希望找到一个挽救即将崩溃的第三帝国的良方。突然,希特勒站了起来,跌跌撞撞地走到秘书跟前,把打字机里的纸扯出来揉成一团,显然他对刚刚讨论过的方案感到不满。 他垂头丧气地在地上踱着步,慢慢地,一丝夸张的微笑浮现在他的脸上,他想出办法来了—— “德国应该成为足球世界冠军!”希特勒高喊。他的助手们闻言立刻跳了起来,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开始又唱又跳。 这当然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一出戏剧的情节。当世界杯在德国热火朝天地进行的同时,这出名为《我的球:德国梦》的话剧正在世界杯举办城市之一的汉堡上演,演出持续到6月底世界杯结束之前。这出戏不但首次将希特勒塑造成一个喜剧人物,也对德国的“足球政治”进行了嘲弄。 世界杯是什么?仅仅是足球这个世界第一大运动的盛宴吗?绝不是。这出话剧至少在提醒:政客、商人以及理想化的世界主义者们都在努力为足球赋予他们所理解的意义,并企图从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这个世界的某些改变到底是足球带来的,还是被人为夸大的,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 德国的“足球政治” 经过二战的硝烟,德国于20世纪中期的重生是从一片废墟上开始的,经济基础几乎全部被战争摧毁,上千万难民流离失所。在联军数年的占领和对纳粹极端民族主义的忏悔之下,德意志民族的认同感几乎土崩瓦解。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德国人创造了战后奇迹,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重新回归国际主流社会并赢得尊重。是什么在战后年代将德国人联系在一起?英国利兹大学德语系一门名为“现代德国的标志”的课程试图给出答案:德国宪法、货币(马克)和体育。原东德在参加过的历届奥运会上都有不错的成绩;西德则拥有20世纪后半期最杰出的足球队,从战后到德国重新统一45年间,3次夺得世界冠军。 吃惊吗?足球在德国竟然有近乎于神圣的地位。“德国社会,德国足球:你不要简单地低估这项运动对这个国家施加的制约力量。”《明镜》的文章这样说。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将全民族联结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如果要在现代德国寻找这样的故事,那么非足球莫属。被过度叙述的“伯尔尼奇迹”今天还一再被提起——1954年,西德足球队在世界杯决赛中战胜了几乎不可战胜的匈牙利队,夺得冠军,让死气沉沉的德意志民族瞬间陷入狂欢。 “人们不说我们的国家队队员是世界冠军,他们说,我们是世界冠军。那种德国人团结在一起的感觉一下子又回来了。”当年参与创造奇迹的右前锋霍斯特·埃科尔说。 夺得世界杯的次年,根据西方国家签署的《巴黎条约》,西德改变了与占领国之间的关系,被允许加入北约,重新拥有自己的军队,恢复了完全意义上的国家主权。西德的经济随即开始起飞,国民经济以年均5%左右的增长率持续增长了数十年。于是“伯尔尼奇迹”成了现代德国的转折点,德国人的解读是,足球的奇迹催生了政治和经济的奇迹。但是,世界杯和德国的现代化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恐怕连老天也不知道,只是人们喜欢这样解释历史。 也许是巧合,1990年西德在世界杯上夺冠的背景是柏林墙的倒塌,夺冠后几个月,两个德国正式完成了统一。大力神杯和民族统一一起带来了一场更大的狂欢,“足球皇帝”贝肯鲍尔,2006德国世界杯组委会主席,是当时的德国队主教练。在决赛中击败阿根廷后,贝肯鲍尔满怀豪情地宣称,德国时代开始了,西德已经是世界冠军,现在又有了来自东部的队员,未来的德国队将是不可战胜的。 世界冠军对德国的意义和对其他国家明显不同。因为刚刚过去的历史,德国人只有在足球场上表达爱国热情的时候才被认为是安全的,德国人也只有在足球场上才敢理直气壮地展示德国人的身份。德国的政治家精明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巧妙地运用足球为政治服务。前总理施罗德年轻的时候在一个名叫塔斯泰雷的业余俱乐部踢过前锋,算是个准专业的足球选手和专业的足球爱好者。如果你到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可以找到无数张施罗德踢球的照片,表情夸张而专注,这位善于跟媒体打交道的前政治家不放过任何一次在镜头前面表现球技的机会。施罗德的前任科尔,由于身材过于高大肥胖,不适合亲身到球场上体验,但他有另外一个跟足球挂上钩的本领,可以在一场足球比赛结束后对镜头做即时评论。 现任总理默克尔不是球迷,也不像她的两位前任那样善于利用足球,但她也不能无视这个机会。默克尔出现在每一场有德国队比赛的看台上,随着场上的形势变化而变换表情,这种情绪的外露在这位女总理身上是难得一见的。 在话剧《我的球:德国梦》的舞台上,第三帝国“实际上的第一夫人”梅格达·戈贝尔(因为希特勒没有结婚)就足球发表了一番见解,她说“足球激发出无数人具有榜样力量的信念”,“提升专业精神”,“深刻地影响社会”,这种运动的典范精神还能鼓舞德国人帮扶残幼,甚至可以帮助外国人更好地融入德国社会。这番高谈阔论直接来自于默克尔,作者借此嘲讽今日的德国期待另一个“伯尔尼奇迹”的荒唐。 这个国家在改变 德国人是什么样的?根据长久以来的定见,我们可能会说,他们严肃、刻板、墨守成规。但记者接触到的德国人并非如此,他们的做事风格比东方人更有计划性,但同时友善、开朗,甚至有时候还有点随意。 配合世界杯的准备工作,德国政界和商界联合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正名运动”,为德国贴上了一个新的标签:“创意之域”(Land of Ideas)。德国内政部长沃尔福冈·朔伊布勒写道:“‘德国,创意之域。’这是我们国家、我们德国人民希望给全世界的印象。”“我们希望展示给世界一个进取的、开放的、充满创意的德国。” 德国足球的风格是什么?了解足球的人都知道,防守反击、中规中矩但缺乏激情。可是德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表现与以往完全不同了,开幕战以4∶2的比分战胜哥斯达黎加。一场比赛失两个球,这不是德国足球的风格;一场比赛攻进4个球,这更不是德国足球的风格。 由于足球的特殊地位,球风的改变被描述成德国人在迎接变革方面的能力的一个缩影。为德国足球带来改变的是克林斯曼,德国的媒体将他定义为一个“改革者”。这位前德国国家队的主力射手、40岁出头的儒雅少帅颠覆了德国足球传统。退役之后,克林斯曼移居美国,在接触了完全不同的培养年轻运动员的体系后,他形成了新的足球理念。 《德国金融时报》的记者蒂姆·科雷杰诺4年前偶然采访过克林斯曼,后者对德国足球几乎进行了全盘否定,言辞苛刻。蒂姆说,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人想到克林斯曼会跟德国足球再发生任何联系。2004年,德国队在欧锦赛上小组未能出线,主教练沃勒尔随即辞职,德国足协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替,克林斯曼是一个无奈之选。 上任之后,克林斯曼大刀阔斧地改革训练方式,注重培养年轻队员,聘请专门人才进行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训练,这些内容是原来的德国足球根本没有的。他将德国足球传统的“352”阵型改变为“442”,从防守转入进攻。改革者克林斯曼遭到了专业人士的猛烈批评,因为他对德国足球的改变太多了。 “但是从昨天晚上开始,人们都开始喜欢他了。”蒂姆说,昨天指的是6月14日,德国队与波兰队进行了小组赛的第二场比赛,经过90多分钟的不懈进攻,德国队终于在补时阶段攻入一球取胜。当变革可以带来好处的时候,人们就会喜欢变革。胜利给德国球迷带去了欢乐,场上表现的进取精神也让他们满意。“接下来如果德国队输了比赛,人们只会说运气不好。” 德国也和它的足球一样,处在改革的关键点。德国被一系列社会问题所困扰,高失业与低增长同时存在,人口老龄化使高福利体系无法持续,外来移民不能与主流社会融合等等。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德国人现在迫切需要提高效率,为了长远利益而必须牺牲部分福利。 因为蒂姆并非专业的体育记者,所以在他眼中足球和政治联系得更紧密。克林斯曼和半年前离任的施罗德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后者曾多次邀请克林斯曼一同出国访问。二人投缘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在足球上有共同语言,二是都有强烈的改革愿望,克林斯曼曾公开表示他支持施罗德。同样因为带来太多的改变,两个人都被一些人不喜欢。去年,施罗德将原本应该于今年9月举行的大选提前,结果输掉了选举,蒂姆认为,如果大选没有提前,德国足球队的良好表现无疑将对施罗德政府产生正面影响。 作为国家队主教练的克林斯曼,显然并没有把眼光局限在足球上,从他的言谈之中可以看到他推动整个德国社会变革的野心,他的言语里经常出现更宏大的词汇。一年前,他在接受一家慕尼黑报纸采访时说:“我们需要质疑每一个陈规和习惯。我们需要持续地这样做,不仅在足球领域。这样做没有任何坏处。改革不是同时发生的,改革需要成为一个持续过程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不因为世界杯的结束而结束。”“赢得明年的比赛将给我们向世界展示我们是谁的机会。我们有机会重新定义德国,创造一个民族品牌。” 在与波兰队的小组赛之前,他又谈到了足球之外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创造多一点爱国主义,我觉得是很好的。人们甚至把国旗插在车上,我认为这会把我们团结在一起。” 改革者克林斯曼似乎不只满足于改变足球,如果有朝一日他成为德国政坛上的一颗新星,人们也不会觉得意外。 在这些国家,足球在吸引商业赞助、促进足球移民、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甚至增进种族和解方面,都起到独特的作用。 相关专题:南风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