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激战专题 > 正文

世界新闻记者云集黎巴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0:28 环球时报

  

世界新闻记者云集黎巴嫩
本报记者程刚(中)和外国记者在贝鲁特街头。谷 棣 摄

  “实在抱歉,请你们原谅,战争来得太快,我们来不及准备。”黎巴嫩新闻部外国记者管理中心主任穆罕默德·马阿里连连向记者道歉。为了给记者一个有关黎旅游业受损情况材料,马阿里在新闻部和旅游部共同办公的楼里跑上跑下,结果还是两手空空地站在了记者面前。在黎巴嫩采访,可真是有难度的一件事。“两手空空”的还有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
·赖斯,黎巴嫩人更喜欢叫她康多莉扎,他们说:“康多莉扎24日下午来我们贝鲁特,本想一只手带走一个以色列的被俘士兵,可是,她空着手去了下一站以色列。”

  黎巴嫩活跃着一批“新闻战士”

  尽管赖斯与黎巴嫩总理、议长进行了接触,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美国的介入还是给黎巴嫩老百姓带来了一点尽早解决这场冲突的曙光。“也许战火还要持续一周,但一周之后,真主党和以色列军队就会坐下来谈了。”记者所住饭店旁的食品店老板对一周之后的情景似乎很乐观。确实,赖斯来贝鲁特斡旋后的第二天早上,25日,贝鲁特路上的车一下子比前几天多了许多,当地人告诉记者,很多人开始上班了,路上开始出现堵车的景象。这种情形,前几天一直没有过。

  但远道而来的记者却越来越感到举步维艰。目前在黎巴嫩采访以黎冲突的外国记者达数百人,来自50多个国家,光电视台就来了30多家。据黎英文日报《星报》24日报道,“好像全世界的记者都来贝鲁特了”。黎巴嫩一家名为“新闻时报制造中心”的新闻机构总经理达库布说:“上一次,记者云集这里,还是去年哈里里遇刺的时候。”不过,他说,原来在中东地区很活跃的日本记者这次却“失踪”了。“这是一群活跃在冲突地区的战士”,黎巴嫩《白天报》这样描述这些“无冕之王”。

  在记者入住的子午线酒店,主要活跃着大批文字记者,因为这里的上网速度据说是全贝鲁特最快的。电视记者则喜欢扎堆在总理府和联合国驻黎巴嫩机构附近的几家饭店,因为那里离电视新闻中心比较近,传输电视信号比较快捷。

  去采访碰了钉子

  25日中午,记者到黎新闻部所在的大楼办理采访证件,并想了解黎旅游业受到什么样的打击。没想到,记者却为了一点小小的临时采访要求被带着楼上楼下跑。记者来到一楼的旅游部长办公室,直截了当地说:“我是来自中国《环球时报》的记者,黎巴嫩是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国,我们想告诉中国读者,这场战争给黎旅游业带来了什么损失。”可没想到,就为这些材料,旅游部和新闻部却相互扯皮,半个多小时也没给记者提供想要的材料。

  真正让记者感到为难的是,黎新闻部居然没有为外国记者提供类似“新闻中心”的服务机构。各国记者像散兵游勇一样,除了到真主党总部被炸街区会碰到“不明身份”的人组织的拍照活动外,各国记者只好自己挖掘新闻线索,任由一些

黑车司机漫天要价。

  怎么去南部,让记者们很头痛

  让记者最头痛的是,主要的战事冲突正如火如荼地发生在黎巴嫩南部地区,而从贝鲁特“南下”的路却如此坎坷。

  从贝鲁特到黎南部城市赛达、苏尔的海滨公路被以军炸段了数处,整条公路完全被以军舰火力封锁。以军通过撒传单和广播等方式通告黎巴嫩人,不让他们走这条路。这不只是威胁,冲突发生以来,不断发生汽车被以军舰开火摧毁的事情,死伤了很多人。苏尔以南地区最危险,目前所有的激战都发生在那里,人道主义危机最严重的惨剧也都来自那里,第一位在冲突中牺牲的新闻记者也是在那里遇难的。云集在贝鲁特的各国记者中,到过黎南部的少之又少。发自那个地区的报道,大部分出自随以军进入黎南部的记者之手,少数是由经真主党同意,跟真主党武装在一起的阿拉伯媒体发出的。真主党开办的“灯塔”电视台每天都会爆料“击落以色列飞机”或“摧毁以军坦克”的独家报道,这些画面挑起了困守在贝鲁特的各国记者的职业兴趣。

  欧洲图片社驻贝鲁特记者奈比勒“痛快”地告诉记者:“去不了南边,以色列随时会炸那里。”在去新闻部的路上,记者还遇到在街头采访的两名伊朗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他们说,10天前他们去过南部,后来就一直在贝鲁特了。记者还听说,阿拉伯人电视台的几名记者前几天在去黎南部的时候,遇到以军飞机的11次轰炸,但幸运的是,无人受伤,后来是在联合国驻黎维和部队的协助下才重返贝鲁特的。事后,摄像记者古鲁什心有余悸地说:“以色列的炮火可以让我们在一秒钟内蒸发!”

  想找一个愿意去南部的司机就更难了,没有司机愿意冒生命危险。记者从一个大胆跑过一次黎南部城市赛达的

出租车司机那里了解到,去一趟,要大半天时间,车费一口价“400美元”,但再往南走,他说“没有路了”。据当地报纸说,已经有5万名难民从以黎边境地区拥入赛达,让这座饱受轰炸的城市不堪重负,物价上涨、人满为患……本报赴黎巴嫩特派记者 程 刚 谷 棣

  相关专题: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激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