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激战专题 > 正文

记者眼中的杜兆宇:军人使命是制止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9日05:27 环球时报

  4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星期二在黎巴嫩南部被炸身亡的消息震动了世界,而其中一名牺牲者是中国籍观察员杜兆宇,尤其震惊了中国。那场远在中东的战争仿佛一夜之间离我们近了许多。星期三一整天,世界对以色列的口诛笔伐达到了最高潮。尽管以色列对其轰炸联合国观察站的行动进行辩解,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带头将这次轰炸定义为“明显的蓄意攻击”。

  悲痛的消息传到使馆

  星期三一大早,本报记者程刚、谷棣就赶到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行囊中装好了钢盔和防弹背心,询问跟随使馆工作人员同赴黎南处理杜兆宇后事的可能性。

  大使馆的迟武官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有关杜兆宇遇难的过程。当地时间星期二晚上7时30分左右,以色列发动空袭,轰塌了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维和部队在希亚姆的观察站,有4名观察员正在其中。维和部队的营救士兵赶到得并不晚,但以色列军队的空袭仍在持续。形势实在是太危险了,尽管中国大使馆发动了所有的关系在附近寻求帮助,但没有其他的人愿意冒险,在废墟中寻找观察员的行动只能靠维和士兵在以色列时不时的轰炸中,或徒手或用极简单的军用铲等工具进行。一直到午夜时分,才找到了2具尸体,凌晨时分,第3具尸体被抬出,悲痛的消息传到使馆:那是一名中国军官。第4具尸体还在寻找中。但可以确认,希亚姆观察站里的4名观察员分别来自中国、加拿大、奥地利和芬兰,很可能已经全部遇难。据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陈永龙介绍,要等查到最后一名观察员的下落后,由联合国出面把所有遗体送到以色列,然后再送回国,中国使馆已经要求有关方面妥善处理杜兆宇的尸体。

  迟武官告诉记者,希亚姆观察站正处在以色列和真主党武装交火最激烈的地方。他指着黎巴嫩地图向记者介绍,中国在这片地区一共有190名军人。其中有182人的工兵营,5名参谋军官,还有3名观察员。这里离蓝线很近,所谓蓝线,是2000年5月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南部后,联合国划定的停火线。迟武官强调,黎以冲突爆发后,中国的维和官兵在枪林弹雨中坚守工作岗位,杜兆宇就是在执行联合国观察任务的岗位上殉难的。

  自从冲突爆发以来,联合国驻黎部队已经发生了多起伤亡事件:1名尼日利亚的维和人员和他的妻子因为房子被以军炸塌而遇难,1名加拿大维和人员被流弹打伤,1名加纳维和人员被炮弹击伤,4名印度士兵被以军炸伤……此次,又发生了4名观察员被炸死的悲剧。中国使馆的地下二层25日整夜无人入睡,一直在忙着和各方联系,了解详情,及时向国内报告并接受指示。迟武官说,从半夜到早晨,使馆接了上千个电话。

  本报记者眼中的杜兆宇

  本报前驻印度特派记者钱峰6年前曾在印度与杜兆宇结下深厚友谊。据他回忆说,来自山东的杜兆宇,汲取了齐鲁大地的灵气和精华,高大挺拔,面庞白皙,颇具新时代中国军事外交官的儒雅之气。杜兆宇不仅是一位军事素质过硬的军官,更是一位工作认真、知识渊博、英语极好的外交官。他硕士研究生毕业,在校期间就品学兼优,在使馆工作期间,无论是文字翻译,还是口头翻译,都堪称专业水平,是年轻外交官的优秀代表。2005年12月,他毅然离开温柔的妻子和不到两岁的幼子,启程赴黎巴嫩担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就在临行前一天,记者还与他共进晚餐,为他饯行。席间记者问他,观察员风险太大,你有家有口,待在国内难道不更好吗?但他平静地回答说,去联合国工作,对自己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军人的使命不是战争,而是制止战争!维和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此。没想到那一刻,竟成了永别。

  中国向以方提出严正交涉

  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紧急约见以色列驻华大使,向以方提出严正交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要求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中国在黎巴嫩遇难人员善后工作,务必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中国在黎人员安全。正在吉隆坡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26日对联合国驻黎巴嫩观察员不幸遇难表示震惊和悲痛,他说,杜兆宇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杜兆宇和他的三名维和同事的鲜血不能白流。中东人民的鲜血不应再流。

  正在罗马准备主持关于解决当前黎巴嫩危机国际会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第一时间发表罕见的措辞严厉的声明,他说:“这显然是以色列军队蓄意对联合国观察站发起的攻击,我对此深感震惊和悲痛。”他要求以色列政府对“这一令人非常不安的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并立即停止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攻击。以色列方面尚未对惨剧原因作出解释,只是通过外交部对4名联合国观察员丧生“深表遗憾”。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吉利曼则对安南表示不满,说秘书长的声明“太匆忙,过早作出结论”。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则低调回应了这一事件。欧盟召开紧急会议对此事件表示“震惊”,芬兰政府称袭击联合国人员是“不可接受的”,呼吁各方制止这场战争。据以军方人士透露,该联合国军事观察站靠近黎以边境,且距以军重兵打击的真主党“南部总指挥部”很近。为避免打击,真主党常把火炮阵地设在联合国据点附近。所以以军队在打击真主党火炮阵地时,“误伤”联合国人员也是可能的。

  中国社科院的中东问题专家殷罡研究员也认为,这可能是一起误炸。他说,1996年4月也发生过一起以军炮弹击中联合国兵营食堂的事件。事后调查发现,在联合国设施附近有真主党武装人员发射火箭留下的痕迹。以色列炮火在5分钟内,根据弹道轨迹自动还击,才造成了击中联合国设施的情况。

  但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持相反意见。他认为,从军事角度讲,以色列对联合国设施的攻击很有可能是故意的,就像安南在讲话中判断的一样。有两点原因,其一,以色列进行的是精确制导的打击,而不是地毯式的袭击。也就是说,如果以军不是特意瞄准,是不可能打中目标的。其次,以色列政府曾经向联合国许诺,不对联合国设施进行打击。而现在造成了这样的结局,显然是蓄意进行的。不少阿拉伯的网站也发表评论认为,无论以色列怎样狡辩,都掩盖不了它蓄意轰炸的事实。据专家介绍,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所有建筑均有明显标志,墙面大都漆成白色或蓝色,顶部写有硕大的UN两个字。飞行员在能见度正常的情况下,在空中对这种建筑是不难识别的。而且据联合国官员透露,这个观察站在被炸毁之前已经14次遭到炮火袭击。迟武官曾经去过希亚姆观察站,他说,那所建筑是具有相当强的抗冲击能力的。

  贝鲁特又是万人空巷

  4名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的观察员遇难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贝鲁特。记者在市区一家小店购买手机充值卡时,一名手拿阿拉伯文《使节报》的黎巴嫩大叔,气愤地指着头版有关报道联合国观察员遇难的消息说:“以色列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连联合国的人员都要袭击,简直过分!”老人还说:“中国和黎巴嫩是两个友好国家,我们尊敬中国人,我们对这次有中国人牺牲在黎巴嫩感到痛心。”最后,老人和我们握了握手,叮嘱我们也要小心。

  这几天黎巴嫩民众心情经历了大起大落。赖斯24日突访贝鲁特,曾经给黎巴嫩百姓带来了一些希望。人们相互安慰说:“再打一个月,就会坐下来谈了。”很多多日不敢出门的人走了出来,享受地中海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街道上一时间还出现堵车的现象,晚上一些快餐店门口甚至出现了排队等候烤羊肉串和大饼卷肉的情景。

  但这样的日子仅仅维持了一天,当地时间25日下午4时开始的3轮轰炸,又把贝鲁特搞得万人空巷。很快,黎巴嫩南郊被以色列导弹轰炸的情景又被

电视直播,老百姓开始明白:赖斯来了也没有用。26日凌晨1时,真主党的“灯塔”台播放总书记纳斯鲁拉的最新讲话,他讲了半个小时,表示“冲突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宣称真主党将开始向以色列海法市以南地区发动火箭弹袭击。

  当地有一种议论认为,以色列之所以敢炸联合国设施,跟美国的纵容不无关系。记者24日下午来到贝鲁特的玛莉娜海岸,那里停泊着一艘美国航母,有个秃顶的基督教青年正在跑步。“这里很安全,”他指了指身后山坡上的一片房子对记者说,“那里就是美国使馆所在地。以色列人不会炸这里的。”然而,阎学通教授和殷罡研究员都认为,以色列只依靠美国是危险的,袭击联合国设施将使以色列在国际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本报赴黎巴嫩特派记者 程 刚 谷 棣 本报驻联合国、埃及特派记者 何洪泽 黄培昭 本报记者 钱 峰

  相关专题: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激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