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甲级战犯之孙反对靖国神社祭祀其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02:3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日本战后唯一被处以绞刑的文官甲级战犯、前内阁总理大臣广田弘毅的孙子广田弘太郎27日说,靖国神社在1978年开始供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前并没有征求广田家族的意见,他和他的家族反对靖国神社祭祀广田弘毅。

  “没人问过我们”

  “靖国神社没有事先(与我们)接触,”日本共同社援引现年67岁的广田弘太郎的话说,“如果(靖国神社)询问,(我)就会拒绝。”

  广田弘毅1933年9月出任日本外务大臣,1936年1月发表了企图吞并中国的“广田三原则”。1936年3月,他在日本右翼军人兵变后出任内阁总理大臣,1937年初下台,后又出任外相,参与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决策,是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的主谋之一。

  日本《朝日新闻》29日报道说,广田弘太郎在接受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整个广田家族都从未同意靖国神社供奉广田弘毅的牌位。

  靖国神社的一名发言人告诉《朝日新闻》记者,虽然靖国神社曾与一些被供奉者的家属接触,但并没有规定必须要事先征得家属同意才能供奉死者。

  “我不记得曾同意供奉,”广田弘太郎说,“即使是现在,我也不认为我祖父是被供奉在靖国神社。”

  家人拒收骨灰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在发生南京大屠杀暴行时,身为外相的广田弘毅明知每天都在发生成千上万的杀人、强奸及其他暴行,但“没有在内阁会议上主张立即采取措施以停止暴行,也未采取其他任何可能的措施来停止暴行,这是他对本身义务的怠忽……他的怠忽已构成犯罪”。因此,法庭判定广田弘毅犯有“破坏和平罪”和“违反战争法规惯例及违反人道罪”。

  1948年12月23日,广田弘毅在东京巢鸭监狱内被处以绞刑。广田弘毅是被处以绞刑的7名甲级战犯中唯一的文官。1955年4月,日本政府向这7名甲级战犯的家属移交骨灰,只有广田家族拒绝接收。

  广田弘毅共有6个子女,现在都已去世,其长子就是广田弘太郎的父亲。目前,广田家的家庙设在广田弘毅的出生地福冈县,而这个家族把广田弘毅的牌位放在了镰仓的一座庙宇内,那里没有广田弘毅的骨灰,只有他的一缕头发。

  广田弘太郎说,他们家族也没有加入由二战战犯遗属组成的团体。“我祖父既不是军人也不是战死者。我认为靖国神社和广田家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推动分祀争论

  日本媒体近日披露了已故日本天皇裕仁1988年一次讲话的笔录。这份笔录显示,裕仁曾对靖国神社从1978年开始祭祀甲级战犯一事非常不满,并明确表示,这就是他此后不去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

  共同社和《朝日新闻》等日本媒体认为,广田弘毅之孙和裕仁的表态,可能会在日本国内进一步引发对于是否应该把甲级战犯牌位移出靖国神社问题的讨论。

  日本历史学家羽田郁彦(音译)认为,广田家族明确反对靖国神社祭祀广田弘毅的表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二战结束前,靖国神社供奉的都是死于战场的军人,”他说,“这些甲级战犯可能自己都从未想过会被供奉在那里。对广田弘毅来说,这一点更加明确,他是一名外交人士,而非军人。”

  羽田认为,靖国神社时任宫司(负责人)松平永芳1978年把甲级战犯牌位移入靖国神社祭祀,可能是为了否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合法性。

  《朝日新闻》说,二战结束前,靖国神社由日本陆军部和海军部监管,这两个部门有权决定谁可以被供奉在靖国神社内。二战结束后,靖国神社转变为一个公共宗教场所,靖国神社的官员掌握了决定供奉对象的权力。靖国神社在供奉死者前一向不征询其家属意见。一些非日本国籍的死者也被供奉在靖国神社内,其家属为此提出过抗议,但靖国神社对此置之不理。

  人物

  广田弘毅——日本甲级战犯中被绞死的唯一文官

  广田1878年生于九州福冈,早年结识有“右翼运动大祖师”之称的头山满和前外相副岛种臣等人,深受其扩张主义思想的影响。1901年,广田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

  参与起草“二十一条”

  在校期间,广田于1903年夏到中国东北与朝鲜考察俄国动向,提出了日俄战争不可避免、日本应先发制人的调查报告,崭露头角。1906年,进入外交界。1913年,任外务省通商局第一课课长。1915年,日本向北京政府提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广田便是这一侵略性文件的起草人之一。此后,广田历任外务省情报部第二课课长、情报部次长、欧美局局长、驻荷兰公使、驻苏联大使等职,青云直上。

  1933年,广田出任外务大臣,虽然高唱“和平外交”,却支持日本政府和军方对中国的侵略,加紧从外交上挤压中国。这一时期,日方先后迫使中方订立“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并积极推动“华北自治运动”,图谋将华北从中国中央政府的统治下分离出去。

  1935年10月,广田提出了关于中日关系的三原则:1、中国应彻底取缔排日活动,抛弃依赖欧美政策,采取亲日政策;2、中国应正式承认“满洲国”,实现中日满在华北的经济合作;3、中日满应在防共问题上合作。“广田三原则”实际上是要将中国置于日本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控制之下。

  在日本建立法西斯体制

  日本右翼军人于1936年2月26日举行暴动。暴动平息后,首相冈田启介辞职,内阁其他所有大臣一道下台,唯有广田出任新一届内阁的总理大臣。

  不久,日本内阁便恢复了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这一将陆海军大臣的任职资格限定于现役将领的制度,使军部能在政府与军部意见不合时,以陆海军大臣辞职等办法使政府无法组成,只有下台。这样,政府只好听命于军部。以广田上台组阁为标志,以天皇和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体制在日本建立起来。

  广田新内阁不久便制定了确立扩张方向的《国策基准》,日本全面扩军备战。

  参与对华战争扩大化决策

  广田内阁于1937年1月总辞职。同年6月,广田出任第一次近卫文麿内阁的外相。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广田参与了所有对华战争扩大化的决策,是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战争的主谋之一。

  1940年,广田出任米内光政内阁的参议,担当起顾问的角色。同年,参加了决定第二次近卫文麿组阁的重臣会议,广田由此进入国家“重臣”之列。重臣拥有挑选首相组阁的大权。直到日本战败为止,广田一直参与日本历届内阁的组阁工作,为日本国家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分子之一。对于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挑选东条英机担任首相和发动太平洋战争,广田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45年12月,广田弘毅被驻日盟军逮捕。

  1946年3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确定广田弘毅为甲级战犯。法庭认为,广田弘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持日本外交或参与日本外交决策,他对于日本侵略中国、日本与德国和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同盟及挑起太平洋战争负有直接的重大责任。

  判决书还指出,在发生南京大屠杀暴行时,身为外相的广田明知每天都发生成千上万的杀人、强奸及其他暴行,但“没有在内阁会议上主张立即采取措施以停止暴行,也未采取其他任何可能的措施来停止暴行,这是他对本身义务的怠忽……他的怠忽已构成犯罪”。因此,法庭判定广田犯有“破坏和平罪”和“违反战争法规惯例及违反人道罪”,并判处其绞刑。1948年12月23日,广田弘毅在巢鸭监狱内被处以绞刑。

  相关链接

  日民众反对首相拜鬼者增加

  据日本《读卖新闻》29日报道,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济同友会以及日本商工会议所日前相继结束的夏季研讨会上,各经济团体负责人及著名经济界人士纷纷希望小泉纯一郎之后的日本首相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并尽快改善同中国之间的政治关系。

  《东京新闻》29日发表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人上升到了52.3%,29.8%的人认为是否参拜可由首相自行决定,只有5.5%的人支持小泉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另外三家全国大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最近相继发表的舆论调查结果也显示,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国民大幅增加,分别上升到了60%、54%和53%。

  自民党总裁候选人展开舌战

  日本自民党28日在东京举行总裁选举政策讨论会,有意在今年9月角逐总裁的3名热门候选人就“日本的将来”、“外交”、“教育”等5个议题展开政策论战。

  已于26日正式宣布出马竞选的日本财务大臣谷垣祯一批判小泉纯一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认为参拜造成日中关系恶化。另一热门候选人、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则对此提出异议。在外交问题上,安倍提倡重视日美同盟关系,谷垣则强调重视亚洲外交。

  此外,安倍提出今后政策的关键词是“创新”和“开放”,并表示要认真讨论修改宪法问题。谷垣则把矛头对准小泉改革造成的“弱肉强食”问题,表示一旦上台要推行政策减少贫富分化。

  正在马来西亚访问的日本外相麻生太郎通过录像参与了这场讨论。麻生提出要重视老龄人口,实行教育改革,把义务教育推广到幼儿时期。

  日本一邪教老底被揭穿

  一名遭国际刑警通缉的嫌疑人在日本建立了分支广泛的邪教组织,信徒人数达到约2000人。脱离邪教的前信徒说,这名“教祖”曾肆无忌惮地性侵犯女信徒。

  日本《朝日新闻》29日揭出了这个号称“摄理会”的邪教的老底。报纸援引宗教组织、律师和信徒家人的话说,这个邪教由韩国人郑明析在1980年前后建立,已在日本活动约15年。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