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黎以冲突:以色列为何讳言“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10:30 大华网-汕头日报

  直到目前,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在黎巴嫩发动的这场大规模军事行动仍无准确定位,各国媒体在报道这次军事行动时也说法不一,称“冲突”者有之,用“战争”者亦有之。

  也许有人对此不屑一顾:打都打了,还纠缠于“冲突”或“战争”的概念干什么?其实,“冲突”还是“战争”,区别大矣!7月29日,当有媒体记者问到黎巴嫩战争将如何发展时,以色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哈卢茨很不高兴地说:“没有什么黎巴嫩战争,我们在黎巴
嫩没有待18年,也没有待18个月,甚至连180天都没有……”

  按哈氏的逻辑,美国入侵伊拉克,待了3年多还不愿离开,谓之战争毫不冤屈;而以军“进入”黎巴嫩连3周都未到,怎么能叫“黎巴嫩战争”呢?目前黎以状态,充其量只能算是“冲突”、“战斗”。哈氏说得似乎也在理:国际法并未规定以武装力量入侵别国领土多长时间算是“战争”。

  以色列为何如此讳言“战争”呢?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只要被定义为“战争”,有两个关键问题就无法回避:战争的责任、战争的性质。

  首先,在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全球共识的今天,无论以色列,还是被以色列称之为“恐怖组织”的黎真主党,都不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被扣上发动战争、破坏和平的骂名。7月12日,黎真主党游击队绑走两名以军士兵当天,以总理奥尔默特便声称,这次袭击不是恐怖行为,而是来自一个主权国家的无理挑衅,是“挑起战争的行为”,并且发誓将采取让对手“非常、非常、非常痛苦”的应对措施。奥氏将真主党的“恐怖行为”升格为“战争挑衅”,用意不可谓不“险恶”:一是为以军接下来大打出手,彻底铲除真主党、以绝后患寻找借口:“人家已经把战书送到了家门口,我现在一切行为都是‘正当防卫’”;二是把挑起战争、破坏和平的屎盆子扣到真主党头上。正基于此,战火刚刚燃起之时,奥尔默特一再对记者强调:“这已经是一场战争”。

  然而,接下来事态发展出乎以方意料:一是真主党的斗志非常顽强,以军近20天的狂轰滥炸没能使真主党臣服,“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落空;二是国际社会很快看清了以色列的战争企图:以军抓住一个小小的借口,举着“打击恐怖势力”的旗号,陆海空三军齐头并进、大打出手,无论军人与平民,不管军事设施与基础设施,概不放过,直闹得整个黎巴嫩处处是断壁残垣,民不聊生。甚至连联合国的观察哨所也难以幸免。国际社会声讨以色列暴行的声音不断增强。

  这个时候,自知理亏的以色列开始讳言“战争”,只讲这是“有限的武装冲突”了。

  其次,不论以色列高兴与否,战争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总是要被提及。

  在美国明目张胆的纵容与支持下,以色列一边在黎巴嫩大开杀戒,一边在国际社会四处游说,巧舌如簧,抓住黎真主党首先挑起冲突的把柄,将以色列的军事报复行动描述为“自卫行为”。国际社会最多批评以军“反应过激”,要求双方以和平为计,早日停火,而对这场战争的性质少有提及。7月16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发表联合声明,要求极端分子立即停止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在以色列看来,这是其外交宣传战的一次胜利。其对黎“战争”,似乎也可并入美国全球反恐“圣战”之列而“名正言顺”。难怪哈卢茨自称以军的真实意图是“彻底落实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559号决议”,这简直就是“替天行道”了!

  即便是“反恐战争”,我们也可以来看看它的性质。真主党是黎巴嫩的一个民间武装组织,其绑架以军士兵的行为最多是一个“恐怖组织”的个体行为。而以色列借机大动干戈,发动陆海空三军,侵入黎巴嫩,搞得黎60余万人沦为难民,流离失所;以军两名被绑架士兵仍安然无恙,700多名黎无无辜百姓却已死于非命。这种穷兵黩武、置别国主权与领土安全于不顾的“自卫”行为,其实就是以强凌弱,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径,就是国家恐怖主义!两者相比,哪个危害更甚,不言自明。哲学家说:“战争就是当舌头无能为力的时候,用牙齿解开政治上的结。”以色列在和平谈判尚有希望之时,就卷起舌头,迫不及待地露出了武装齐全的牙齿。不论以色列如何能言善辩,这场战争的历史罪责恐怕难逃其咎。因为,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上还从未有任何一次侵入别国领土的行为被定义为“侵略冲突”而非“侵略战争”。(据新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