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以军空袭黎真主党在首都据点 真主党火力猛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5:36 新华网

  

以军空袭黎真主党在首都据点真主党火力猛增

  图为真主党昨发射火箭弹的情景。

  以色列军队的战机3日凌晨开始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黎真主党武装据点。据目击者说,他们至少听到了4声巨大的爆炸声。但目前尚无人员伤亡的报告。自7月12日黎巴
嫩真主党和以色列的冲突爆发以来,贝鲁特南郊曾频繁遭到以军空袭。8月2日凌晨,以军恢复了对黎境内目标的大规模空袭。以国防军总参谋长哈卢茨当天表示,以方不可能单方面与黎真主党实现停火,以军正考虑进一步空袭包括贝鲁特在内的黎境内目标。来自黎方的消息说,以军战机2日晚曾飞临贝鲁特南郊的上空。

  以公布突袭录像

  以色列军方2日公开此前一天机降突击队袭击黎巴嫩一座医院的录像。以色列媒体报道说,那里就是黎巴嫩真主党总部所在的建筑,真主党武装掳走的2名以军士兵也曾在这座医院接受治疗。这段录像长约1分34秒,记录了以军1日夜袭巴勒贝克的过程。巴勒贝克距离以色列北部边境大约200公里,为真主党总部所在地。以军认为,这里居住着大部分真主党领导人,还有一个真主党后勤基地。以军准将约哈南·洛克尔说,这次军事行动由以色列空军牵头,参与者是空军突击队和以色列国防军的特种部队。

  从录像画面看,以军在直升机上先向地面车辆发起空袭,因为以军认为这些车辆都正在向真主党总部所在的医院运送物资。洛克尔说,在这段图像中,以色列国防军和空军展现出他们的“长臂”,他们有能力“触及被黎巴嫩真主党视为可以隐藏他们的每一处地方”。在接下来的图像中,以军士兵在医院一间办公室搜查档案柜。以军官员说,他们在那里找到弹药和包括火箭弹发射器在内的武器。

  随后,以军进入医院内的地下掩体。他们相信,7月12日被黎巴嫩真主党抓走的2名以军士兵曾在这里接受过治疗,但目前已经不知去向。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黎巴嫩真主党的医疗设施都有这种地下掩体。录像的最后一段显示,以军士兵在医院内一处发现天花板上布满密密麻麻的枪眼,还有一个破旧的风扇。以军总参谋长达恩·哈卢茨说:“这次秘密行动的目的就是,显示我们有能力在深入黎巴嫩的地方和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展开行动。”

  哈卢茨说,在此次行动中,以军打死10名真主党武装人员,抓走5名,并找到大量有关黎巴嫩真主党的情报信息,但以军没有任何伤亡。然而,黎巴嫩安全部队说,以军的巴勒贝克空袭造成16人死亡、13人受伤。

  真主党火力猛增

  尽管哈卢茨说,3星期战事过后,黎巴嫩真主党火力已经遭到消耗,但真主党武装2日以数量创历史纪录的火箭弹驳回这一说法。美联社援引以警方提供的数字说,截至2日晚间,真主党武装共向以色列发射至少210枚火箭弹,而此前火箭弹日发射量纪录为7月30日的157枚。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报道,真主党发射的36枚火箭弹落在以色列北部城镇塞费德、太巴列和谢莫纳等。阿富拉、贝特谢安、拿撒勒和海法也都响起空袭警笛。其中,打到贝特谢安的火箭弹是真主党迄今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的射程最远的火箭弹。此外,真主党武装发射的一枚导弹还落到巴勒斯坦城镇杰宁,造成一个深2米的弹坑,但是没有造成伤亡。美联社援引巴勒斯坦人的话说,这一误射不会改变他们对黎巴嫩真主党的支持。

  哈卢茨承认,真主党武装依然拥有实力向以色列发动更多袭击,但是他认为,真主党武装的行动只是游击队所为,而以军是真正军队,可以利用他们的空中优势。

  联合国救援送至战区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言人罗宾·洛奇说,联合国一批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在拖延数日后终于在2日送抵黎巴嫩港口城市西顿和提尔。他说,尽管运输车辆所经道路路况差,而且审批程序缓慢,但截至2日的一周内,联合国已经将90辆卡车的救援物资送入黎巴嫩。世界粮食计划署原计划从贝鲁特派出4支运输队,3支前往黎南部,一支前往北部。然而,由于以军和黎巴嫩真主党都不能提供安全保证,2支发往南部的运输队行程被拖延。

  黎巴嫩官方8月2日宣布,黎以冲突已经造成黎巴嫩603名平民和士兵死亡,超过2100人受伤,在以色列方面,截至2日,死亡人数达到55人,其中包括19名平民,受伤人数为580人。(综合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来源:扬子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