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以冲突引爆媒体战 西方媒体阵容庞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23:48 环球时报 | |||||||||||
谷棣摄就在黎以冲突硝烟弥漫之际,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新闻大战也愈演愈烈。阿拉伯的电视画面中,一位阿拉伯少年面对被炸毁的家园泣不成声,画外音更是充满悲愤:“哭泣是他唯一的语言!”而以色列的电视里出现的则是另外一幅场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被真主党的“喀秋莎”吓得浑身战栗不止,不管他的亲人怎么安慰都无法让他镇静。
每天都看到穿着采访马甲的新面孔 在贝鲁特居住的酒店用早餐时,记者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穿着采访马甲来自世界各国的新面孔。据黎巴嫩新闻部外国记者管理中心主任穆罕默德8月1日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仅这两周正式办理采访证件的就有200多人,多以电视台的记者为主,但预计至少还有300名未办理证件的记者。由于记者人数不断增加,管理中心已经有两个周末没有休息了。 身为《环球时报》记者,我们曾多次到黎巴嫩电视新闻中心采访,感觉各国电视台的竞争十分激烈。为占据有利地形,做电视连线节目的各国记者排了长长的队伍。租用卫星线路的价格动辄数万美元,可不提前预定还不行。竞争中也有合作,在电视新闻中心,各国记者会商量好时间,组成一个车队到南部采访,这样可以减少路上风险。不管是电视台记者的车,还是平面媒体记者的车,都一概用各种颜色的胶布贴上斗大的“TV”或“PRESS”字样,有的还在车顶铺上国旗。 即便这样,记者被袭击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很多西方电视台除了派本国记者来黎巴嫩采访外,会聘用当地阿拉伯雇员。在几次遇袭事件中,多是阿拉伯记者负了轻伤。 我们经常被西方记者拍摄 在黎巴嫩的采访过程中,经常会有西方记者拍摄我们。一次街头采访时,两名伊朗国家电视台的记者还要求采访我们,谈一谈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在外国记者管理中心,来自俄罗斯的两个记者对我们说:“如果你们去南部,我们一起走。”黎巴嫩的《每日星报》24日还特意报道说:“全世界的记者都来贝鲁特了,甚至还有来自东方的面孔”。 记者每天一大早都要到饭店旁边的报摊购买10多份当天的报纸或杂志,卖报纸的海娜大妈夸我们说:“中国记者真是勤奋!”时间长了,她还成了记者的“通讯员”,会把她了解的最新情况告诉我们。两次听到记者要去南部危险地区采访,海娜大妈都要祝福我们平安回来,一路小心。记者两次“南下”请的黎巴嫩向导和司机,不仅带我们到最出新闻的地方实地采访,而且坚持请我们吃阿拉伯烤肉。采访途中,向导艾斯阿德几次在有可能遇到危险时说:“现在坐在车里的都是一家人!”他希望记者回国后,能把写有他故事的《环球时报》寄给他。 我们受到关注也和来自中国的记者数量不多有关系。除了《环球时报》的两名记者外,中央电视台从开罗派了两名记者分别在以色列和黎巴嫩采访。凤凰卫视派出了四五名记者到前线。此外,新华社有一对驻黎巴嫩的记者夫妇仍坚守在第一线。 西方媒体阵容庞大 8月1日,记者在黎南部加纳村采访时,碰到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记者,他们待在苏尔两个多星期了,那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南部城市。现在黎以冲突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热点,国际大媒体都在争取有自己的现场和独家报道。 CNN把中东地区最强的记者队伍调到了战区,还从国内派了著名主持人安德森·库珀到现场直接主持节目。最近,王牌主持人拉里·金每晚12时(美国西部时间)的现场报道几乎都与黎以冲突有关。美国三大报纸《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也派了记者去战场,还雇了许多当地人在比较危险的现场采访。记者认识的福克斯电视台的一位摄影记者说,被派往战区不仅是件很光荣的事情,而且补贴很高,还对以后升迁提薪很重要。 从表面上看,美国媒体对战争的报道比较客观,受众既能看到以色列狂轰滥炸给黎巴嫩造成的破坏和伤亡,也能看到真主党乱放火箭弹造成以色列平民四处躲藏的悲惨情景。但从主持人的点评和嘉宾的解读分析上看,报道还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大多都在说真主党是恐怖组织,以色列是在自卫。 BBC派出了包括常驻中东记者在内约100人的报道组,其中包括大量记者、编辑、摄影师和安全顾问,分别驻扎在贝鲁特、耶路撒冷、海法以及周边相关国家的城市,24小时跟踪报道。早在2001年,经过德国的斡旋,真主党曾与以色列达成和解。德媒体利用这种特殊关系,采取以采访各阶层人物为主的报道方式,黎巴嫩总统拉胡德、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等这些其他媒体很难采访到的人物都曾经在德国媒体上“露过面”。 阿拉伯女记者大出风头 在这场媒体战中,阿拉伯记者占据了地理、民族感情和心理上的优势。各大电视台、报刊等几乎都派出了强大的一线报道队伍。 阿拉伯卫星电视基本上都采取美女主持人策略来吸引眼球。这些电视台派往黎巴嫩的记者中,有一半是美女。她们原来并不出名,现在成了阿拉伯人追捧的对象。半岛电视台的卡蒂娅、阿拉伯电视台的娜格瓦等人天天都收到观众的大量信件。她们冒着战火现场报道的画面,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们的报道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观点以谴责以色列为主。冲突一开始,各大电视台都辟出了专题。如阿拉伯电视台以“炎热的夏天”为总题予以报道,半岛电视台的题目则是“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来甚至改成“第六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精心为记者安排采访 “这次我们报道的主要是以色列被恐怖分子攻击,被迫陷入战争,”以色列广播工作人员戴克尔说。同样的一场战争,不同的媒体描绘出来的场景却大相径庭。为了让其他国家的媒体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以色列政府想出了不少办法。 以色列媒体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每天上午都会打电话给一些记者,主动为他们安排采访,比如去采访遭到喀秋莎火箭弹袭击的人家,采访以色列难民等,还请专家为记者讲解,提供各种方便。 据法新社文章报道,外国记者被带去采访被绑架士兵的父母亲。那位父亲话还没说完,一位摄影记者就开始冲他喊:“转过来。”另一个摄影记者说:“表情严肃点。”还有记者要求他讲讲儿子童年的事,因为那是“能拨动观众心弦的话题”。 在组织各国记者报道黎以冲突方面,黎巴嫩显然是落后于以色列了。记者在黎巴嫩几乎没有遇到政府组织的采访,大多数时候,都是各国记者各自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采访报道。倒是听说,真主党曾经数次带领西方记者进入被轰炸的区域,希望把黎巴嫩受迫害的形象报道出来。 战争是最大的新闻 据BBC所做的收视率调查显示,在以黎冲突期间,收看晚间《十点钟新闻》的观众增加了40万,在7月17日达到530万。黎以冲突也为阿拉伯记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新闻技能的平台,报刊发行量大增,电视台收视率节节上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媒体来说,战争因为牵涉生命、领土主权和国家利益,因此是最耸人听闻的事件。收视率和发行量提高是自然的事情。但通常来讲,媒体报道战争并非完全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因为战争新闻的经营价值并不高,很少有厂商愿意让产品的广告在战争新闻之间插播。媒体对战争的报道还是出于对新闻本身的关心。 喻国明认为,战争胜败,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也取决于其软实力,媒体的传播就属于软实力。在战争中,交战方无疑需要把媒体的视线吸引到自己规定的范围中,尽管完全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但交战方仍会尽最大努力去做。以色列此次战争中轰炸了真主党的灯塔电视台,显然是希望把真主党的声音压低到最低限度。▲ 本报赴黎巴嫩特派记者 谷棣 本报记者 李宏伟 本报驻埃及、英国、美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寇维维 尚未迟 青木相关专题: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激战 |